##作为最注重感性现实实践的哲学家之一,马克思势必要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放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加以演绎,这一事件便是路易·波拿巴对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政权的巧取豪夺。在马克思的史论中,这一段历史处处充满了滑稽与荒诞,丑角唯有当丑角的时候才最有力,假使他想严肃对待自己的掌权局面时,他便成为了先前自己所反对的对立面。本书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对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法等理论原理的现实使用,还揭示出自由主义的内在虚弱性。议会制共和国作为自由主义范式的一种,不仅在事实上被军事官僚的物质性力量所左右,而且在价值层面不断对自由主义的根本追求予以符号性自反。最终呈现为自由主义范式的失效与反噬,是自由主义背叛了自由主义本身,参照今日的Trump,这一点是马克思在本书中呈现出的巨大洞见。至于价值判断过多,这大概就是革命家的立场。
评分##“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老黑
评分 评分##马克思先是引用了黑格尔的话“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还补充到“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路易·波拿巴带着“拿破仑观念”对拿破仑进行拙劣的模仿。 但是马克思没有像雨果和蒲鲁东那样仅仅对波拿巴本身进行批判,而是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成因进行分析。他将1848年到1852年分为三个阶段,发现波拿巴通过几次小政变分裂资产阶级内部派别,而他能成果的地方首先在于“愚蠢、无知和卑鄙的一群不是别人,正是资产阶级本身。”,其次在于波拿巴代表了当时法国数量最多的保守派小农阶级,而又因为当时工农没能联盟,导致一切阶级都反对无产阶级,六月起义失败。 所以波拿巴是在多重因素下取得了胜利,而“拿破仑的铜像就将在旺多姆柱顶上倒塌下来。” 马克思的历史分析不仅深刻到位,而且文笔也很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不了解背景还是很难读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