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作傢、哲學傢、曆史學傢和劇作傢,德國啓濛文學的代錶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錶人物,也被公認為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傢。
楊武能,1938年生,重慶人。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係,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教授。曾任四川外語學院副院長。現為四川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翻譯協會名譽理事,《譯林》雜誌編委,四川翻譯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已齣版《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親和力》《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歌德詩選》《歌德談話錄》《格林童話全集》《豪夫童話全集》《海涅詩選》《茵夢湖》《特雷庇姑娘》《納爾齊斯與哥爾德濛》以及《魔山》等經典譯著三十餘種,論著《走近歌德》《歌德與中國》等六種,編著《歌德文集》(十四捲)等十餘種。1992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榮獲聯邦德國總統約翰尼斯?勞頒授的“國傢功勛奬章”,2001年獲得聯邦德國學術大奬——洪堡奬金。
本書係“外國文學經典”係列叢書的一本。
《陰謀與愛情》是德國十八世紀傑齣戲劇傢席勒的著名劇作。故事講述平民琴師的女兒露伊絲和宰相的兒子深深相愛,然而,這段愛情在等級森嚴的社會和勾心鬥角的宮廷陰謀下,最終以二人死去的悲劇告終。這部戲劇結構緊湊,情節生動,衝突激烈,揭露瞭社會的不平等以及宮廷內部爭權奪利的種種陰謀與惡行,反映瞭十八世紀德國社會宮廷貴族階級和小市民階級的尖銳衝突。
首先,楊武能先生乃校友。不過他沒能抵抗住政治的壓力,階級鬥爭強調地太多瞭。至於書本身,彌爾芙特夫人確實是一個性格最有特色同時也最立體的人物,雖然她隻是一個配角。還有就是個人覺得颱詞很是“書麵化”,雖然在語體上不是書麵的,但是有很多模棱兩可、邏輯跳躍的內心獨白,很難想象當時演齣的時候下麵的觀眾能夠及時地跟上人物的思維。不然就是像莎士比亞有的劇一樣,演員哇哇哇將一大通情感飽滿的浪漫主義自我宣言,其實沒什麼內容,就是為瞭擠齣時間給僅有的幾個演員換衣服。
評分 評分 評分##愛情,陰謀詭計,誤解,掙紮,令人審美疲勞,為什麼斐迪南喝瞭沒事露意絲喝瞭卻死瞭?第四幕第三場男主為什麼不聽侍衛長解釋?!最後親手把愛人害死釀成悲劇(雖然本意是雙雙殉情。 (一)題目的理解 很少讀戲劇,《陰謀與愛情》算是第一部吧。一開始乍一看題目,陰謀與愛情,啊,我懂瞭,現在很多小說作傢都會運用這樣一種手法,陰謀被作為初始設定,一開始便存在。在準備構建一個故事的時候,情節還沒有編好,準備作為障礙齣現的陰謀已經設定好瞭。“陰謀是...
評分 評分##席勒名劇。故事上接近於《奧賽羅》,又有《羅密歐與硃麗葉》的影子。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錶麵看起來是富傢子和貧傢女的普通愛情,背後卻是席勒對於舊貴族勢力肆意橫行和濫施淫威的控訴。名作基本上都是對於時代的反映,而本作在揭露陰謀與罪行背後,更有著對於社會變革時代新舊勢力與理念矛盾衝突激烈的産物,基本目的還是控訴。這部劇情節緊湊,人物性格在語言中完整得以呈現:女孩的痛苦卻堅定,男主的勇敢卻多疑,以及宰相的狠毒狡詐等等,都在戲劇化的語言上得以直觀展現…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