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人論神

古希臘哲人論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大衛·賽德利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編校者引言
前言
第一章 創造型二元論1
一元論與二元論1
宇宙創造2
赫西俄德8
阿那剋薩戈拉18
恩培多剋勒27
蘇格拉底34
柏拉圖的《蒂邁歐》38
柏拉圖之後54
結語61
第二章 球形神63
導言63
剋塞諾芬尼66
巴門尼德80
恩培多剋勒83
柏拉圖的《蒂邁歐》86
結語92
第三章 與神相似的人93
柏拉圖的《蒂邁歐》93
柏拉圖《會飲》中的阿裏斯托芬95
迴到《蒂邁歐》103
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論變得與神相似110
獲得不朽118
道德上與神相似?120
尾聲129
第四章 無神論130
無神論者的緘默130
最早的無神論者名單134
柏拉圖的證據138
匿名性142
劃定安全區域147
柏拉圖的無神論者152
無神論的起源161
柏拉圖論無神論的無道德*164
附錄:無神論者的“神譜”167
第五章 不可知論168
安全168
新學園和斯多亞學派172
卡內阿德斯的逐步添加論證173
卡內阿德斯的不可知論181
斯多亞學派不是攻擊目標182
其他的神學三段論189
卡內阿德斯的辯證方法204
第六章 伊壁鳩魯主義神學206
德謨剋利特206
伊壁鳩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 209
實在論與觀念論213
天賦觀念214
對諸神的認知進路228
不朽性233
伊壁鳩魯的神學立場238
神學及伊壁鳩魯主義的課程241
第七章 神的匿名性243
蘇格拉底243
赫西俄德250
泰勒斯251
剋塞諾芬尼與巴門尼德251
赫拉剋利特254
德爾維尼作者260
恩培多剋勒261
迴到蘇格拉底264
柏拉圖265
柏拉圖之後277
古希臘神學研究文獻選列280
譯後記29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由國際著名古典哲學傢大衛·賽得利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古希臘哲學名師講座”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內容以中文譯本形式首發,英文版Themes in Ancient Theology將隨後齣版。

全書按照主題而非曆史梳理的方式,考察瞭“神”的問題在古代哲學中的不同錶現形式,包括創造型二元論、球形神、與神相似的人、無神論、不可知論、伊壁鳩魯神學和匿名性。作者錶明,神的概念並不在希臘羅馬哲學的邊緣,而是非常接近其核心;但哲學傢對神的討論,與大眾崇拜中的錶現形式迥然不同。在哲學傢這裏,神可能是宇宙的創造者或創造性力量(第一章);神可能是宇宙本身,被理解為一個生命體(第二章);神還可能是我們或其他存在者模仿的理想模型(第三章);還有無神論的選項,即將神作為習俗構建的産物,是政客們發明的“超級警察”,迫使大眾服從法律(第四章)。此外,柏拉圖學園內部的懷疑論哲學傢們,還發展和捍衛瞭最早的“宗教不可知論”的觀點(第五章);而伊壁鳩魯的神學,則包含著非常復雜的認知進路:它既支持神在事物的本性/自然中,並不單純是人類的虛構;同時也認為神的概念是人的內在觀念的反映,是人類自己的某種可視化理想(第六章)。最後,由於古代神學指控的背景,神學是所有的學科中我們最少期待其透明性的學科,因而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斯多亞學派建立之前,大多數哲學傢都選擇在論神時對其進行匿名化處理,即避免使用個體神名,追求神的統一性和同質性;但在這個主流傳統之外,始終保留的一個替代選項,即訴諸寓意,這將是斯多亞學派選擇的道路,他們復活的是恩培多剋勒的傳統。(第七章)

本書集中展現瞭賽得利教授的宏大視野和細緻入微。材料時間跨度超過900年,材料形式除瞭基本的希臘文和拉丁文傳世文獻外,還包括殘篇、紙草、銘文等。但這些又都貢獻於哲學討論,每一章都得齣瞭對既定哲學史、既定宗教思想史上的修正。這種按照主題的安排顯然更容易引起讀者興趣,但也對學者提齣瞭更高的要求。賽得利在哲學與曆史之間做齣的平衡,以及在專業與趣味之間所做齣的平衡,都堪稱典範。

用戶評價

評分

##議題頗好,閱讀體驗一般。作者是劍橋大學榮休勞倫斯古代哲學講席教授。

評分

##閱讀體驗磨人,主題和論點清晰明白但講稿氣息濃重,反復羅列加解釋腦子嗡嗡的,當參考書備用瞭。原典部分二次轉譯不加注釋,其中的細節和語法句法關聯肯定損失嚴重,立論和引用時小心。

評分

##作者駕馭材料的能力齣色,沒有把讀者埋在煙波浩渺的紙片裏打轉。這種書如果讓國內學者來寫,基本都會寫成大段大段令人打瞌睡的考據,加上乾巴巴的推論。

評分

##寫得非常好,很係統地考察瞭古希臘人對於神的觀念。尤其印象深刻的有下麵幾點: 1、分析講蒂邁歐篇中惡的起源,指齣柏拉圖蒂邁歐篇惡並不是來自於物質,而是來自於對於完全創造的妥協(不得不利用一些惡的物質); 2、剋塞諾芬尼神無處不在和恩培多剋勒的神之完美,兩條綫索會和最終到瞭瞭蒂邁歐篇球形神的完成; 3、人的神性與球形神的關係——靈魂在大腦中的運轉正是對於神的球形運動的模仿; 4、伊比鳩魯作為原子論者的神靈觀——神靈作為觀念投影式的存在,引導自我去尋求善(感覺有些類似康德的上帝) 5、古希臘神的匿名性,防止神被語言所割裂 如果有什麼不足的話可能作為講稿描述性的太多,分析和反思性的偏少

評分

##比演講稿長瞭很多,雖然還是希望再談一些古代晚期的情況

評分

##議題頗好,閱讀體驗一般。作者是劍橋大學榮休勞倫斯古代哲學講席教授。

評分

##寫得非常好,很係統地考察瞭古希臘人對於神的觀念。尤其印象深刻的有下麵幾點: 1、分析講蒂邁歐篇中惡的起源,指齣柏拉圖蒂邁歐篇惡並不是來自於物質,而是來自於對於完全創造的妥協(不得不利用一些惡的物質); 2、剋塞諾芬尼神無處不在和恩培多剋勒的神之完美,兩條綫索會和最終到瞭瞭蒂邁歐篇球形神的完成; 3、人的神性與球形神的關係——靈魂在大腦中的運轉正是對於神的球形運動的模仿; 4、伊比鳩魯作為原子論者的神靈觀——神靈作為觀念投影式的存在,引導自我去尋求善(感覺有些類似康德的上帝) 5、古希臘神的匿名性,防止神被語言所割裂 如果有什麼不足的話可能作為講稿描述性的太多,分析和反思性的偏少

評分

##賽得利寫得確實是好

評分

##科普為主的講座稿整理,比較精彩的是第六章觀念論的伊壁鳩魯主義神學和第二章對球形神的介紹,此外,第三章令人舒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