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有一篇關於制度史的。
评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之后,中国就必然走德治、礼治、法治的道路,这个事本质是人治,因为中国人跟着孔子变相杀死了上帝,做了弑神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建立一个靠神维系人心治理的国家。自然就要靠道德礼义来约束人、组织人、治理人。
评分##美籍理论来华旅行的梳理的阅读感很舒服。关于缠足没太理解,洋洋洒洒万字核心观点就是认为缠足也有女性的自主性在其中(虽然理解框架和讨论层次不同)。
评分##读起来比较有意思的有三篇:〈“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谈1930年代北平的丧葬程序,可见阴阳师与警察这两种新旧职业的分工;〈民国初年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的构造〉谈当时的巫医之混同。
评分##杨念群此书中申言中国历史学研究中社会史和文化史转向的重要性,尤其通过文化史,对民间自治的文化符号和社会心态的重建,突出了与现代化和革命两种以政治史为核心的历史叙事相对的民间话语的自治性叙事。作者受文化史影响较深,尤其是杜赞奇的研究,其中层理论也是对社会史中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西式划分比附中国史的反思。
评分##读了其中三篇,果然自己很多近代史所谓范式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还是要注意理论学习,不过我们现在连所谓中层理论都知道得可怜。真不是应星所说,到处是中层理论,而恰恰是中层理论都太少了。大量近代史博论沦为资料集。
评分##读了其中三篇,果然自己很多近代史所谓范式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还是要注意理论学习,不过我们现在连所谓中层理论都知道得可怜。真不是应星所说,到处是中层理论,而恰恰是中层理论都太少了。大量近代史博论沦为资料集。
评分##有一篇關於制度史的。
评分##或许是受九十年代中叶留美的影响,作为亲眼见证并且亲身参与了那个年代思想大转向的人,作者对于上世纪思潮的把握之敏锐令人叹服,以至于我在读到一半时才注意到这是十数年前论文集的再版。杨念群先生对于理论旅行的执着与探索也颇有教益。 印象最深的是他论述近代医学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及其如何制造并规训了一个医疗公共空间,其中对“四大门”信仰、顶香人行为与底层百姓信仰的研究甚至让我联想到了《奶酪与蛆虫》(指的是这种探究普通人的信仰世界与信仰行为,以及其与官方规训之间的冲突)——即使我写下这段话时还未能读到这本书。 感谢壹卷的赠书,让我有机会向追赶者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