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考察瞭羅馬帝國興盛至衰亡的曆史,深入探討瞭基督教與古典文明的關係,在羅馬帝國的文化環境中深刻地理解基督教的創造性起源,將基督教對古典世界的影響視為古典世界對一種更大的文化危機的迴應。
要尋找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不能不研究基督教;要研究古典文明的消亡,亦不能不研究基督教思想。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章)運用大量史料再現羅馬帝國秩序的確立過程,並深入探討奧古斯都政治思想的來源與形成。第二部分(第五至第九章)追溯羅馬文明的命運如何在四百年的變遷中逐漸衰亡。第三部分(第十至十二章)解讀基督教如何在羅馬帝國衰亡過程中拯救古典文明。
本書堪稱一部視角獨特的羅馬史,科剋倫在書中展示的跨學科研究成果,為漢語學界研究基督教與古典文明的關係樹立瞭榜樣。
##翻譯得有點怪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04/13/%e4%bf%a1%e4%bb%b0%e4%b8%8e%e6%96%87%e6%98%8e/
評分 評分作者認為,羅馬的失敗是觀念的失敗,或更準確的說,是建立在古典主義上的失敗。因此,在羅馬帝國的文化環境中理解基督教的起源,理齣基督教思想史中與古典背景有關的突齣觀點,辨彆齣這場曆史性變革的核心特徵就變得尤為重要。前2/3更重事件本身,後1/3更重觀念與教義,12章從希羅多德的“原因探尋”開始,途徑修昔底德對希羅多德結論(神話、起落---邏各斯、行動)之逃離,最後到奧古斯丁對循環論的抨擊(基督齣現/復活,輪迴---綫性)和他為人類勾勒的“即將到來的世界”(“這一時刻的到來,之所以可能被延遲,不是由於神聖的教導者齣瞭任何問題,而隻是由於人類的盲目和頑固抗拒”),叫人大呼過癮。以及,雖然這麼說很奇怪----古典主義和基督教開齣的“藥方”,倒是有股儒道之爭的味道瞭。
評分##對古典文明的深刻診斷,許多論斷引起奇異的當代迴響。原書五星,翻譯三星,有抱負的齣版社應該重譯此書。
評分##當我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時,大概是大二時知道這本書是對Morgenthau影響最大的十本書之一。與帕利坎同名著作不同的是Cochrane的著作並不隻是關注神學觀念,而是將基督教放在整個羅馬帝國興亡史中加以考察,如同希羅多德對原因的詢問,使觀念史、教會史和政治史之間産生瞭奇妙的互動。讀完之後倒是也有疑問,是否能把基督教視為揚棄古典文明,又使古典文明以更高級的程度顯現的化身?越發懷疑奧古斯丁終結古典文明這種說法,毫無疑問的是基督教的神學傢,尤其是東方世界的教父對希臘文明的繼承和瞭解要遠遠高於那些世俗的古典學者。古代文明並沒有終結,而是以更高地程度在中世紀得到瞭發揮,甚至使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那裏摻雜許多雜質的理論得到瞭淨化。之後可二刷。
評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04/13/%e4%bf%a1%e4%bb%b0%e4%b8%8e%e6%96%87%e6%98%8e/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