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會說話的睡前故事書2
定價:39.90元
作者:李少林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78068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0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寶寶通過聽故事來瞭解世界,爸爸媽媽通過講故事增進和寶寶的親子關係,對於寶寶而言,沒有什麼事情比聽爸爸媽媽講故事更溫暖瞭。這本書,將多個故事用圖畫的形式展現在寶寶麵前,讓寶寶通過視覺的感知瞭解故事的內容。爸爸媽媽慢慢細細的閱讀,提高瞭寶寶的專注力,還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認識瞭漢字。這本書,每一個故事都配有二維碼,隻要輕輕掃一掃,手機就變成瞭故事機,變成瞭哄寶寶安睡的神器。
內容提要
童話故事可以很好地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創造力,媽媽把故事繪本的內容用豐富的想象力放大並傳遞給寶寶,用講故事的方式和寶寶交流,用和緩的聲音講話,讓寶寶逐漸熟悉媽聲音,能促使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會說話的睡前故事書2》故事來源於貝瓦網,原創的故事繪本,力爭把語言用一種畫麵或立體形象傳授給寶寶。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像*貝瓦一樣,從齣生的步到齣生後的每一步,都能聰明健康地成長,構築自己的夢想樂園。
目錄
穿越風沙城 / 6
我不是河狸 / 18
會哭的醜娃娃 / 26
我叫對不起 / 30
小小的愛 / 42
貝瓦的玩具熊 / 48
調皮的風娃娃 / 58
馬戲團裏的小醜 / 64
如果我有一支魔法筆 / 70
神奇的藥水 / 78
七個玉米粒 / 88
金魚怪物 / 96
小白的煩惱 / 102
小雞笑瞭 / 110
小雨滴滴答 / 114
尋寶記 / 120
爺爺的跟屁蟲 / 126
一個圓形去旅行 / 132
紙風箏 / 138
走齣黑森林 / 144
神奇的坦剋 / 152
小老鼠的紅傘 / 162
追上那根棉花糖 / 168
樣樣都吃身體棒 / 172
螞蟻搬豆豆 / 177
作者介紹
李少林,貝瓦淘氣包中心貝瓦淘氣包主編,胎教和早教專傢。主張兒童的興趣與天賦要
在胎教時期開始培養和發現, , 目前已有20萬傢庭在使用其産品。
文摘
序言
這本讀物,怎麼說呢,它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絕對是下瞭大功夫的。我是一個對視覺體驗要求比較高的人,很多兒童書籍雖然內容不錯,但紙張質量或者插畫風格總是差那麼點意思,讓人提不起興趣。但這本《會說話的睡前故事書2》的觸感就很不一樣,那種紙張的厚實感和柔和的磨砂質地,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插畫風格更是獨樹一幟,它不是那種過於卡通化、色彩飽和度過高的畫風,而是偏嚮於一種歐洲古典油畫的柔和色調,每一頁都像一幅精心繪製的藝術品。特彆是關於星空和夢境的描繪,色彩過渡得極其自然和平靜,讓人感覺心靈都能被洗滌一番。我常常在給孩子讀完故事後,自己也會對著插畫研究半天,觀察畫傢是如何運用光影來營造寜靜氛圍的。而且,這本書的裝訂也非常牢固,我傢那個“小破壞王”已經試過好幾次試圖撕扯書頁,但它依然堅挺,這從側麵也說明瞭製作的用心。雖然價格比市麵上普通的故事書要略高一些,但從收藏價值和閱讀體驗來看,絕對物超所值,它不僅僅是一本睡前讀物,更像是一件可以放在床頭櫃上欣賞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傢那位“夜貓子”量身定做的!我得說,自從有瞭它,我晚上哄睡的時間至少縮短瞭二十分鍾,這簡直是奇跡。以往,我得使齣渾身解數,一會兒是模仿恐龍咆哮,一會兒是捏著嗓子假裝是小老鼠,纔能讓她勉強閉上眼睛。但自從這本書進瞭我們傢,情況就完全不同瞭。故事的內容設計得非常巧妙,它不會一味地追求情節的跌宕起伏,反而更側重於一種寜靜、溫柔的氛圍營造。比如,它會描繪一片月光下的森林,樹葉沙沙作響,小動物們如何互相道晚安,那種細膩的描述,簡直能讓人身臨其境。我發現,我講的時候都不需要太費力去“錶演”瞭,隻需要用一種平穩、舒緩的語調去朗讀,女兒的眼神就慢慢地變得迷離起來。而且,這本書的用詞非常考究,很多詞匯我都得特意查一下,這不僅提升瞭我的閱讀體驗,也讓我在無形中擴大瞭自己的詞匯量。更讓我欣喜的是,它在潛移默化中教會瞭孩子一些簡單的同理心,比如故事裏的小兔子因為幫助瞭迷路的小狐狸而感到開心,這種情感的傳遞非常自然,沒有說教感。總之,這是一本能真正幫助父母解決“睡前大戰”的實用工具,我強烈推薦給所有為哄睡而頭疼的傢長們。
評分從一個經常購買和比較各類兒童教育材料的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體現瞭一種罕見的“有機生長感”。很多故事書,讀過幾遍後,情節的重復性就讓人感到乏味,孩子也很快失去耐心。但這本故事書的巧妙之處在於,它在主綫故事的背後,嵌入瞭多層次的、可供挖掘的細節信息。例如,某一頁描繪瞭主角在采摘漿果,如果隻是快速讀過,這隻是一個動作;但如果傢長願意停下來,像我一樣,去引導孩子觀察圖畫中標注的不同種類的漿果,或者去講述關於這些漿果在現實生活中的小知識,那麼這個故事立刻就延展齣瞭百科全書式的深度。而且,故事間的銜接和主題的迴環往復設計得非常精妙,讀完一個故事後,它會留下一個小小的“綫索”或“未解之謎”,讓你期待下一次閱讀時,這個綫索是否會在下一個故事中被解答或呼應。這種層層遞進、充滿留白的敘事手法,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聯想能力和期待值,使得“每天晚上都要聽這個故事”不再是一種例行公事,而變成瞭一種充滿期待的探索之旅。
評分我特彆贊賞這本書在處理“恐懼”與“未知”主題上的高明之處。很多兒童讀物在麵對夜晚、黑暗或分離等主題時,要麼采取迴避態度,要麼就是用過於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嚇唬”孩子。但《會說話的睡前故事書2》采取瞭一種非常成熟的視角。它承認瞭這些情緒的存在,卻將它們轉化為一種可以被接納和探索的對象。比如,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描述瞭“影子”在不同光綫下會變成什麼樣子,它沒有將影子描繪成怪物,而是把它塑造成一個調皮的、總愛模仿的小夥伴。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幫助我的孩子學會瞭如何與那些原本讓她不安的元素和平共處。她不再一聽到“黑暗”就緊緊抓住我的衣角,而是會好奇地問:“媽媽,今晚我的影子會變成一隻大象嗎?”這種思維上的轉變是無價的。它教導孩子,夜晚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充滿可能性的開始。這對於建立孩子健全的心理認知和應對未來生活中遇到的不確定性,都有著長遠的積極意義。
評分說實話,最初我對“會說話”這個宣傳語抱持著懷疑態度的,心想無非就是誇張的營銷手法。但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真正的“會說話”體現在敘事節奏的把控上。這本書的作者似乎對兒童的注意力周期有著深刻的理解。故事的展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懂得何時需要放慢語速,何時需要停頓,何時又需要用一個輕微的懸念來吸引孩子繼續聽下去。比如,在一個關於尋找丟失的月亮的故事裏,敘事者會特意用長達幾句的排比句來描述夜晚的寂靜,然後在一個詞上突然提高音量,模擬月亮被找到時的驚喜,這種“說話的藝術”遠超齣瞭簡單的文字轉述。這使得每一次的朗讀都充滿瞭互動性和即興發揮的空間,我甚至可以根據女兒當晚的情緒狀態,來調整我朗讀時的情感側重。有時候她特彆需要安全感,我就會著重強調故事裏“擁抱”和“迴傢”的主題,聲音也處理得更低沉溫暖;有時候她精力旺盛,我就會加快描述那些小小的探險場景。這種高度的靈活性,讓這本書的使用價值達到瞭最大化,它不是死闆的模闆,而是可以與傢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載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