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
定价:39.80元
作者:戴亚楠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153464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者用深刻的思考从父母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中国社会急需正视的深层次家庭关系命题:孩子是我们的生命合伙人。融合了一个留美外企高管的视野、研究者的严谨和妈感性,作者用独特的角度把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真谛一一道破。书中呈现给我们一个丰盛的家庭美育盛宴,拓宽了我们对于美育的感知。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美的启蒙者。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基于热爱的研究成果,作者深入浅出地全面解读美和艺术在生命及成长中更高层面的意义,更介绍一系列身体力行的家庭美育“实验方案”,在玩乐中探究,创立私密家庭语境,和孩子一起完成和丰富彼此的生命。艺术、自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家庭教育的主场。作者用娓娓道来讲述什么是教育中*重要的功课,化解中国妈妈事业家庭难以平衡的焦虑和迷茫,把握家庭教育*核心的命门——美的教育。用美和艺术的教育,提升孩子在创感时代的感受力、创造力、幸福力…… 突破舒适圈,父母也有无限潜能 除了生存,更要让孩子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提升孩子创造力的五大策略 轻松区分什么是好的、不好的艺术教育 尊重孩子艺术能力发展的时间表 创造家庭共有的情感记忆
目录
序:我们的爱时间 / 001
导读:写一本看完不焦虑的教育书 / 005
1/ 你尊贵,妈妈舒服是教育要务 / 007
一切从尊重自己的感觉重新开始 / 008
突破舒适圈,父母也有无限潜能 / 014
从集体出走,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 020
你也能像孩子一样感知和爱世界 / 025
2/美的教育,从享受生活开始 / 033
审美水准就是“妈味道” / 034
除了生存,更要让孩子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 041
用艺术教育塑造完整的孩子 / 047
没有批判思维,人与咸鱼无异 / 052
3/妈妈,你要守护住孩子的创造力 / 059
扼杀了创造力 / 060
有创造力孩子的十个特征 / 066
从小培养创造性思维,才能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 072
提升孩子创造力的五大策略 / 076
4/家庭美育能做的比想象更多 / 081
轻松区分好的、不好的艺术教育 / 082
中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在干啥 / 088
艺术启蒙就是一起玩儿和聊 / 094
其实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 / 101
5/尊重孩子艺术能力发展的时间表 / 109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的绘画水平停留在10岁 / 110
关于儿童涂鸦,父母了解这些就够了 / 116
引导孩子的艺术兴趣要顺势而为 / 122
12岁是儿童艺术学习的分水岭 / 130
6/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之“美” / 135
为孩子设计一间“画室” / 136
逛美术馆是和去超市一样的必需活动 / 141
闭上眼睛看见自然的美 / 147
带着幽默感和孩子解构都市 / 154
7/创造家庭共有的情感记忆 / 161
艺术是和孩子心灵交融的纽带 / 162
和孩子一起创作是种什么体验 / 168
零基础爸妈也能让孩子爱上艺术 / 174
建立秘密的艺术家庭语境 / 182
8/让孩子带我们回归本真 / 189
鼓励就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 190
无条件的爱不打分 / 197
全身心倾听,心怀孩子般的热情 / 203
感谢孩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210
外/五个家庭艺术“实验” / 217
随时随地的线条游戏(2~7岁) / 219
我们都是当代艺术家(3~10岁) / 221
尝尝你的作品(4~10岁) / 226
符号猎人(3~10岁) / 228
小小收藏家(3~10岁) / 230
代后记:你们的世界和我的不一样 / 232
——假装N年后给娃的一封信
跋:用心抱抱,你生命中的合伙人 / 235
附件1/1~18岁艺术能力发展时间表 / 238
附件2/家庭艺术教育工具的使用参考 / 241
附件3/用卢浮宫秘籍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
美育出行计划 / 248
附件4/主要参考文献暨推荐阅读 / 253
作者介绍
戴亚楠是两个男孩的妈妈,艺术爱好者以及家庭美育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她认为美和艺术的教育可以开启和孩子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创办家庭美育社群蝌蚪同学之前,她有多年海内外企业及教育行业咨询经验,她还是自然体验师和国际认证情商培训师,伊利诺伊大学MBA。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又不失内涵,色彩搭配让人眼前一亮,透露出一种温暖而又坚定的力量感。光是拿到手上翻阅,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气味,都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出的呼吸空间,让阅读过程变得格外舒适,不会有那种被密密麻麻文字压迫的感觉。而且,装帧工艺看起来非常扎实耐用,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点对于我这种喜欢反复阅读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从这些细节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所倾注的心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珍藏。
评分阅读体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叙事风格,它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感染力。叙述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娓娓道来,像老友间的私语,时而又像醍醐灌顶的洞见,让人在不经意间就被拉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发现自己常常读完一个段落后会停下来,抬头望向窗外,细细品味那些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这种“慢下来”的阅读状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是多么难得啊!它没有那种空洞的口号式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侧面展现,引导我们自己去领悟,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运用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既有文学作品的韵味和张力,又具备科普读物的精确性和易懂性。它避开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充满画面感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理念层层剥开,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清晰而富有诗意的表达,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思考变得触手可及。读完之后,我的脑海中留下的是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温暖的感受,而非一堆冰冷的知识点,这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精妙,逻辑脉络清晰可见,但又绝不生硬。它像一条蜿蜒的小溪,虽然路径曲折,但最终都能汇入同一片辽阔的海洋。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得天衣无缝,前后的呼应和铺垫做得极为自然,使得整个阅读体验一气呵成,流畅无比。我很少能在非虚构类书籍中体验到如此流畅的阅读体验,感觉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提炼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对下一部分的期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
评分从内容选择上来看,作者显然是做过大量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笃定和真诚,是无法通过简单搜集资料拼凑出来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论述背后所付出的心力,那些细微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远超出了我对同类主题书籍的预期。特别是那些案例的选取,既有普适性,又充满了地域性和人情味,让人觉得亲切可信。这让我觉得,作者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同行者,愿意坦诚分享自己的摸索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