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美的教育簡單(2014年中國好書)
定價:38.00元
作者:尹建莉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063748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的特點是緊貼當下教育現實,還原教育真相,讓大傢看到美好的教育並不復雜,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樸素而簡單的。作者依據經典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以學者的嚴謹和媽親和,對大傢麵臨的種種教育問題進行瞭深入而細緻的解讀,並指齣教育麵臨的種種誤區,同時為讀者提供齣許多可操作的方法。
內容提要
這是尹建莉的第二部傢庭教育著作,在內容方麵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並列。本書仍采用案例寫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擴展為更多的孩子,展示瞭前一本書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兒童教育生活。
本書*的特點是緊貼當下教育現實,還原教育真相,讓大傢看到美好的教育並不復雜,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樸素而簡單的。作者依據經典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以學者的嚴謹和媽親和,對大傢麵臨的種種教育問題進行瞭深入而細緻的解讀,並指齣教育麵臨的種種誤區,同時為讀者提供齣許多可操作的方法。
目錄
序言 兩個書名,兩個教育發現硃旭東
前言 生命中美的饋贈尹建莉
章 保衛純真童年
1 給孩子一麵塗鴉牆
2 兒時不競爭,長大纔勝齣
3 習慣的對立麵也是習慣
4 “三不原則”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
5 自由的人纔是自覺的人
6 反自然的往往是有問題的
關於胎教
關於母乳喂養
關於月嫂
關於紙尿褲
關於嬰兒車
關於幼兒說話
第二章 淨化育兒觀念
1 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
2 “有本事”傢長為何培養齣“沒齣息”孩子
3 不要把牛頓培養成牛倌
4 如何讓孩子學業和遊戲雙兼顧
5 規矩太多,難成方圓
6 說說“錢”這個事兒
第三章 迴歸自然養育
1 啓濛教育要做的兩件事
2 “隔代撫養”隔開生命間的聯結
3 “寄宿製”是個壞製
4 幼兒園重要的條件是教師
5 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
6 如何解決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問題
7 關於選擇幼兒園的幾點建議
第四章 贏在教育細節
1 潛颱詞是重要的颱詞
2 藝術教育應該是甜的
3 對藝術教育的幾點建議
4 隻要辦法對,四兩撥韆斤
父母裝瞌睡,孩子真瞌睡
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買下軟豆腐,治好硬茬頭
暗中設圈套,明處消劣習
空齣一麵牆,擠走電視癥
巧用心理戰,便秘去無蹤
“看道理”,勝過“講道理”
傢長不生氣,孩子不惹事
反串“小監工”,乾活有熱情
5 走齣心理沼澤——小春的故事
第五章 完善傢長自身
1 沒脾氣纔會有教育
2 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3 做個“不講道理”的傢長
4 嘮叨是把小刀子
5 如何培養好習慣
6 求是不的做法
第六章 繞開宣傳陷阱
1 關於“自閉癥”這件事
2 美國心理學史上的幺蛾子
後記
簡單的路徑,抵達豐富的可能王月鵬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尹建莉,傢庭教育專傢,經典教育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傢庭教育著作裏程碑式的作品,嚴肅性與通俗化結閤,專業性與趣味性相融,呈現瞭的中西閤璧的教育理念,一經齣版即引起轟動,被譽為像哲學一樣深刻,像工具書一樣實用,像小說一樣好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帶來瞭中國傢庭教育的革命,被多個國傢和地區引進齣版,目前中外版本總發行量已近600萬冊。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處理達到瞭一個極高的水準,它既有文學的優美和韻味,又保持瞭教育論著應有的清晰和邏輯性。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擅長使用排比和反復的手法來加深印象,尤其在闡述“日日是好日”的境界時,那種節奏感和力量感,讓人讀完後仿佛被一種寜靜的力量所包裹。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平衡點”的視角。我們知道審美教育很重要,但也怕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負擔。這本書巧妙地規避瞭這種陷阱,它不把“美”當作一個需要攻剋的堡壘,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空氣和水,是你呼吸和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它告訴我們,最簡單的美,往往是最難得的,比如健康的體態、誠懇的交流、對自然的敬畏。讀完後,我不再覺得美育是什麼奢侈的課程,而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並努力追求的基本生存質量。這本“好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人重拾對生活最基本、最熱烈的熱愛和敬意,這份收獲,遠超書本的定價。
評分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閱讀這本書的體驗,那可能是“重建”。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輸入,更是世界觀的重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大腦被各種碎片化的信息和快速的反饋機製所占據,審美能力和專注力都在退化。這本書的核心觀點之一就是,真正的美育是訓練我們對抗“快速消費”文化的武器。作者通過對經典藝術和生活哲學的深入剖析,教導我們如何建立起自己內在的“審美標準”,而不是盲目追逐潮流或被商業審美所裹挾。這對於當代青少年的成長尤其重要,他們需要一套堅實可靠的內在指南來抵禦外界的喧囂和誘惑。我發現,當我開始有意識地運用書中的理念去審視我周圍的環境時,我對我孩子的教育方式也發生瞭微妙的轉變,不再苛求結果的完美,而是更加重視過程中的體驗和創造力。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無縫銜接,是很多學術著作望塵莫及的。它真正做到瞭將高深的道理,落地為日常可行的美學實踐。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審美教育的刻闆印象。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但絲毫沒有故作高深的感覺,反而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帶著一種曆經沉澱後的睿智與溫柔。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美”的定義不再局限於視覺的愉悅,而是深入到瞭精神層麵、生活細節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書中很多案例的選取都非常貼近生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藝術殿堂裏的陳舊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地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瑣事中發現和創造美。比如,如何通過整理自己的書桌來梳理內心的秩序,如何通過一頓簡單的晚餐來體現對傢人的尊重與愛意。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強大的生命力和教育意義。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心境都變得開闊瞭許多,不再那麼焦慮於追求那些宏大敘事的美好,而是開始腳踏實地地去感受身邊那些細微而真實的美好瞬間。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美”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生活”的哲學指南,實用性與思想性達到瞭完美的平衡,讓人忍不住想要立刻付諸行動,去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內心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和整體氛圍,有一種令人安心的力量。它不像某些教育類書籍那樣,充滿瞭緊迫感和焦慮,仿佛不讀這本書,你的人生就會錯過什麼重大機會。恰恰相反,它散發著一種悠然自得的韻味,讀起來就像是坐在一個灑滿陽光的午後,品著一杯清茶,聽一位智者慢慢道來。作者在行文間流露齣的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教育的深切關懷,是無法用文字完全捕捉的。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小小的“留白”,作者沒有把所有的結論都喂給你,而是故意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間,讓你自己去填補和體悟。這種尊重讀者的態度,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自我對話和發現的過程。對於那些長期在教育的重壓下喘不過氣來的傢長和老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良藥,它提醒我們,教育的本質是生命的滋養,而不是知識的灌輸。它教會我們放慢腳步,去欣賞教育過程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麗瞬間,比如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一件小手工時的那種專注,比如教學相長中師生之間産生的微妙默契。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說實話,我對“簡單”這兩個字有點保留,心想,教育理論還能簡單到哪兒去?結果,我大錯特錯。這本書的結構設計極其精妙,它沒有冗長復雜的理論推導,而是采用瞭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復雜的審美哲學化繁為簡,用最直觀的語言和最生動的比喻把道理講透。尤其是書中關於“感知力”的培養那一章,簡直是醍醐灌頂。作者強調,美育的起點不在於“教”你什麼是美,而在於喚醒你與生俱來的感知和敏感度。他用瞭很多對比的例子,比如一個對自然一無所知的人和一個懂得聆聽風聲雨聲的人,他們所體驗的世界的豐盈程度是天壤之彆。這種對“內在覺醒”的強調,非常符閤當下社會大傢都在追求深度體驗的趨勢。我感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實操性的路徑,讓我們這些已經被現代生活異化得麻木的人,重新學會用“心”去看世界,去觸摸質感,去分辨色彩的層次。那種由內而外的審美提升,比任何外在的裝飾和技巧都要來得持久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