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怀孕这么吃,长胎不长肉
作者:戴永梅著,汉竹编
ISBN :9787553754048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版
印刷时间:2016年1月次印刷
字数:千字
页数:204页
开本:12开本
包装:平装
重量:KG
定价:39.8元
“我要做妈妈啦!”一听到身边的闺蜜喜滋滋宣布自己进阶成“孕女王”,小编也跟着开心无比。“孕女王”享受的“华丽待遇”真是羡煞旁人:老公宠着、公婆爱着,还有爸妈时常电话关心着,甚至隔三差五买个土鸡送到家里来。可我们的“孕女王”又开始抱怨起来,“这汤再喝下去,我真成水桶啦”“他们老说不吃东西宝宝就长不好,我其实真的已经吃不下了”……“孕女王”直线飙升的体重和日益发福的身材成了孕期那“淡淡的忧愁”。
有没有吃好喝好还不长胖的“靓孕秘诀”呢?有位怀孕5个月的孕妈妈却因为怀孕后老是孕吐,体重反降,害怕胎宝宝营养不良,在婆婆的陪伴下拿找戴医生咨询,戴医生仔细看了这位孕妈妈的体检报告,按照孕妈妈的描述告诉她饮食调理方案。戴老师还对孕妈妈的婆婆嘱咐了一些食物营养搭配的小技巧,暖心的话语让那位孕妈妈和她的家人无比踏实、感动。
戴医生跟小编反复强调:其实健康的孕期,就是准妈妈怀孕不同时期增长得当的体重和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有效的孕期体重管理办法,就是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准妈妈应根据胎宝宝每周发育的重点合理摄取营养,并保持有效安全的孕期运动,建立科学的孕期体重管理不仅能更加健康地怀孕,利于母婴健康,也利于准妈妈在产后更好地,恢复曼妙身材。
小编已经开始想象各位“孕女王”翻开这本书时的幸福表情!
章做好体重管理,怀孕长胎不长肉
孕妈妈增长的体重≠胎宝宝体重/12
孕期该长胖多少/14
孕期控制体重,饮食均衡是重点/18
孕期一日三餐如何搭配/20
胖妈妈也可能营养不良/24
营养过剩怎么办/26
身材偏瘦不一定会影响到胎宝宝/28
素食孕妈妈着重调整饮食结构/29
偏食孕妈妈如何补充营养/30
职场妈妈如何均衡饮食/32
……
第二章孕10月养胎营养方案
孕1月(1~4周)还是一粒小芝麻/44
孕2月(5~8周)晶莹的“葡萄”在腹中闪亮/48
孕3月(9~12周)子宫像一个温暖的橙子/52
孕4月(13~16周)有2个鸡蛋那么重/56
……
第三章孕妈妈宜常吃的营养食材
白萝卜:保障孕妈妈健康的“小人参”/86
丝瓜:健脑、安胎的佳品/87
香菇: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蘑菇皇后”/88
西红柿:“吃掉”妊娠斑的高手/89
柠檬:止吐开胃的“益母果”/90
香蕉:保护肠胃的“开心果”/91
红枣:孕妈妈的“天然维生素丸”/92
……
第四章孕期必需的20种关键营养素
蛋白质:人体结构的“主角”/114
脂肪:胎宝宝大脑发育的必需营养/115
α-亚麻酸:提高胎宝宝智力/116
DHA:不可缺少的“脑黄金”/117
卵磷脂:记忆力的好帮手/118
叶酸:预防胎宝宝神经管畸形和唇裂/119
维生素A:视力和皮肤的“保护神”/120
……
第五章孕期常见不适饮食调养
孕期呕吐/136
孕期便秘/138
……
第六章产后饮食与体重管理
……
第七周赶走产后不适的营养方案
产后出血/178
产后虚弱/180
产后恶露不尽/182
产后水肿/184
产后腹痛/186
产后便秘/188
产后痛风/190
怀孕后担心身体发胖,身材走形;又怕控制体重,宝宝反而吸收不到营养,影响了他的发育。可以说怀孕后体重的变化,牵动着每位准妈妈的心。其实,建立科学的孕期体重管理概念,妈妈不发胖,宝宝也能长得壮。
做好体重管理,怀孕长胎不长肉。跟着孕妇膳食宝塔吃,准确掌握食物数量,正确指导一日三餐,准妈妈吃对就不胖。
10月怀胎,找准体重增长规律。每周胎宝宝和准妈妈增长的体重用水果趣味图呈现,根据体重增长规律,通过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帮助准妈妈合理管理体重增长。
产后管理体重,妈妈健康。不管是顺产妈妈、剖宫产妈妈,哺乳妈妈、非哺乳妈妈,甚至处于断奶期的妈妈,科学的饮食和健康的运动,妈妈产后既能快速,也不耽误哺喂宝宝。
戴永梅,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南京医学会临床与膳食营养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江苏省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副主委。作为专业营养师,她从事孕产妇营养指导工作近20年,对每一个因为孕期体重问题前来咨询的准妈妈,她都柔声细语地进行专业指导,不仅带给准妈妈全的营养指导,也帮助准妈妈消除焦虑,树立健康怀孕的信心,以达到母婴都健康的目标。希望准妈妈们在她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健康的孕期体重管理理念,漂亮自己,健康宝宝。
第二段评价: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原本的设想是,它会像一个贴心的闺蜜,分享一些过来人的“防坑”经验。我特别想知道,那些看起来孕期体重增加很合理,但生出来的宝宝依然健康强壮的妈妈,她们私底下到底是如何平衡外卖和健康餐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偏向于官方的、教科书式的指导,语言非常严谨,读起来有点枯燥。里面关于胎教故事的那部分内容,篇幅倒是不少,但这些故事的选材和叙述方式,我觉得对于一个现代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宝宝来说,可能吸引力不够大。我期待的是那种能激发宝宝潜能,或者在故事中巧妙植入科学概念的“高阶”胎教故事,而不是那种传统的、略显老套的寓言故事。说实话,我更愿意花时间听一些专业的心理学音频课程,来学习如何与未出生的宝宝进行有效沟通,而不是沉浸在这种略显“老派”的文字叙述中。这本书在胎教这块,明显用力不够,更像是为了凑齐“孕期书籍大全”这个名头而不得不放上去的附加项,缺乏深度和创新性。
评分第三段评价: 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准妈妈,我时间非常宝贵,所以买书时首要考虑的是效率和实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直接告诉我,哪些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是“绝对禁区”,哪些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又减少油腻感。我翻阅了好几章,发现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孕期不同阶段身体发生的生理变化,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已经密切关注自己身体变化的孕妇来说,信息密度太低了。我真正需要的,比如如何应对孕晚期严重的烧心,如何通过饮食快速缓解抽筋,这本书里提供的建议都显得非常笼统和保守。举个例子,关于补铁,它只是建议多吃红肉和菠菜,但没有提到如何搭配维生素C来提高吸收率,也没有提及如果出现便秘症状时该如何调整。这种“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办”的感觉,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更像是给初次怀孕、对一切都一无所知的新手准备的入门读物,对于已经开始做功课的准妈妈来说,提供的增量信息非常有限。
评分第四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说实话,也让我有点出戏。作为一本主打“科学孕期管理”的书籍,我期望看到的是清晰的图表、彩色的营养成分对比图,以及一些直观的食物份量示意图。但实际拿到手,感觉更像是九十年代的科普杂志,大片的文字占据了版面,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没有经过特别优化,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非常容易疲劳。特别是在需要快速查找某个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时,我不得不一页一页地翻找,完全没有现代工具书应有的那种检索友好性。而且,关于“十月怀胎”这个主题,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怀胎”的过程,对于孕妇在心理层面和情绪管理上的探讨则显得非常薄弱。孕期情绪波动是巨大的,我期待有更专业的心理调适章节,教我们如何应对焦虑、恐惧和夫妻关系的变化,但这些内容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这让我觉得它在塑造一个“全面健康”的孕妇形象上,有所欠缺。
评分第五段评价: 我购买这本书的另一个期待点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科学地与医生沟通”的指南。比如,在产检时应该重点询问哪些问题?如何解读B超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这本书虽然提到了产检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最大化利用每一次产检时间、如何避免被过度医疗等实操层面的建议,却寥寥无几。它更多的是陈述事实,而非提供策略。我感觉这本书的编写团队可能更偏向于传统医学理论的阐述,对于当代孕妇越来越追求的“主动式孕期管理”理念把握得不够到位。如果它能加入一些关于孕期运动的入门指导,比如哪些伸展运动对缓解腰背疼痛最有效,或者如何安全地进行孕期瑜伽,那它的价值会提升不少。现在的版本,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于“吃”的问题依然感到迷茫,需要回去继续搜索更多的、更具操作性的食谱和技巧。总而言之,这本书像是一份详尽的、但缺乏亮点的孕期知识摘要,很难在众多优秀的孕期读物中脱颖而出。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坦白说,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小小的期待,毕竟“长胎不长肉”这个标题太戳我这个孕期妈妈的心了!我本来希望它能像一本私人的营养师指导手册,详细到每一餐的搭配,精确到克数,告诉我哪些食物是既能保证宝宝营养,又能让我保持身材的秘密武器。然而,阅读体验更像是在翻阅一本广撒网式的孕期健康科普读物。它涵盖了非常多基础的孕期知识,比如孕早期孕中期的体重增加范围啦,叶酸啊铁啊这些宏量营养素的重要性啦,这些信息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大把。我特别想看到的是那种“魔鬼食谱”,比如“周一午餐:清蒸鲈鱼配藜麦半碗,菠菜焯水后用少量橄榄油拌匀”,或者对那些孕期容易水肿的妈妈有什么特殊的饮品推荐。可惜,这本书更多的是在告诉你“要吃得好”,而不是具体“怎么吃”。它讲了很多“为什么”要吃某种东西,但“怎么做”的部分,尤其是针对不同口味和生活习惯的个体化建议,简直少得可怜。如果只是想找一本概览性的孕期营养书,它或许能应付一下,但指望它能帮你精准管理体重,让你的孕期曲线完美得像杂志封面上的模特,那恐怕要大失所望了。我感觉作者的重点似乎更放在了“怀孕期”这个大背景上,而不是“这么吃”这个精细操作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