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焚毀、僞造,幾近失傳,這部代錶周代文明價值的經典,真的包含著最永恒的天命?
楊照,華文世界獨一無二的經典領讀者,帶你重迴朝氣蓬勃的先民時代,走進經典裏的中國,自由探索無涯無際的古代思想世界,直接領略來自原典的親切活潑的智慧哲思。附有楊照精心挑選的原典選摘,獨闢蹊徑麵對經典。
《尚書》可能是留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資料,收錄瞭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係列政府文書,包括如周公、周王這樣的重要人物的講話。在商周時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載體。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很大程度上是當時人必須銘記於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誥》為例,在楊照的解讀下,我們感受到瞭焦慮打敗瞭“大邑商”的周人的焦慮,他們反復確認上帝(天)傳遞給他們的信息,戰戰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誡子孫韆萬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轍。
##從背麵看好似是基督教傳福音的小冊子,薄薄一本。翻完後有兩點印象深刻:1、商人發明文字,銘刻於青銅器上,都是要用來對抗時間的消磨。2、金文中許多文字並不錶意,隻是用來勾連前後,大概可視之為現代的網絡錶情。
評分##顧頡剛提示崇古,中國曆史中有太多僞古。
評分##2022.04.03 7.5分。對商朝和周朝的認知領域區分得清清爽爽。
評分##顧頡剛提示崇古,中國曆史中有太多僞古。
評分##寫作資料用。天命竟然是惶然
評分##金文真是讀不懂,隻能看翻譯
評分 評分##最早知道尚書是來源於方東美在從哲學角度分析儒傢思想起源的書籍中。他認為中國思想很大一部分源自於《尚書》的“皇極”或“大中”這一人類永恒嚮往的意象。而楊照則是從曆史角度來介紹的。特彆是他分析瞭因為古人崇古而帶來的“古史大創造”,因而尚書很可能都是由後世層層添增齣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