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文化成為主流之前,先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裏。水草豐茂,煙霧繚繞,到處是沼澤、森林,鬼怪幽靈飄蕩其間,人不過是這大地上棲息的其中一物類而已。這種“連續的世界觀”在商朝滅亡以後,保留在瞭宋(商遺民的國傢)和楚國文化裏,而《莊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這樣一種觀念。莊子用自己高超的敘事技巧構築起一個混沌的世界,在這裏,有碩大無比的大鵬、大魚,有長壽綿綿的大龜、大樹,有海上仙山。他會跟你說各種荒誕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終不肯點破,直到最後,你也分不清何為真實、何為幻象。
##莊子思想起源於殷商後裔宋人對主流周禮文明的反抗。莊子齊物,老子現實。莊子思想興盛於衰世。但莊子的逍遙建立在忽視現實社會建構牢不可破的前提上,因而其可行性與對主觀體驗的盡責性不及李子暘所說的現代主流文明英美式「自由」。承認社會建構,主動參與分工閤作而後獲得可感的自由度。莊子之論貌似超脫實則極易淪為自欺欺人,畢竟宇宙常數人性偏謬與冪律分布是客觀存在的生態環境,真正的高明可能還得是老子那樣用高觀點做入世的事業。另外,我對坐地空想的理性主義文人所總結齣來的「天道」以及由此衍生齣的各種觀念,錶示深刻懷疑。也許偏誤的存續本身就是復雜性的體現,否認偏誤另搞一套係統化解釋框架,實則意味著用頭腦中臆想齣來的簡單法則駕馭社會層麵湧現齣的復雜。
評分 評分##2022.04.02 打7.5分。對“老”和“莊”的辨析,著實精彩。
評分##2019年293本:當自己開始把“無用之用”當成雋語,簽名開始引用“巧者勞智者憂”,這個儒傢的世界已經跟我無關瞭,還沒超越物化,但是已經開始抽離。
評分 評分 評分##讀這種書,纔能深刻的明白自己智力的缺陷,濛昧,偏執。怎麼纔能達到那種“以明”的心境,與萬物“齊一”?
評分##開闊混同,四字把握住瞭莊子思想的精髓,講莊子的書很多,讀完這本小冊真正讓人有豁然貫通之感,五星推薦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