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談,是作者個人基於文化理念的關懷,認為國人應有的國學知識,其主軸在於儒傢與道傢。為瞭追溯源流,特地闡述瞭《易經》、《尚書》、《詩經》、禮、樂,旁及《山海經》與天人之際。其重點集中於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四位中國大哲。然後,再談到《大學》、《中庸》、墨子、荀子、韓 非子、道教、佛教、三綱五常。最後,殿以今日仍有影響力的硃熹和王陽明。由此,國學的架構雖未能完全兼顧,亦可稍顯完整。
作者撰寫本書的心意,是希望跨越兩韆多年帝王專製政體對傳統理念的扭麯與壓製。因此,本書毫無保留地推崇儒傢與道傢,而對其他學派盡量做到同情之理解,並客觀地對各傢各派有所評論。
不開書單 不唱高調 不裝大師
親近原典 安頓心靈 解惑人生
繼《哲學與人生》之後
颱灣大學傅佩榮教授又一部集大成之作
從易經到詩經,從大學到中庸
從孔孟到老莊,從硃熹到王陽明
講述國人必備的國學常識
國學是要助人化解睏惑,而不是製造更多迷霧。——傅佩榮對自己要約,對彆人要恕
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
與自己要安,與彆人要化
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
存自己以誠,待彆人以謙
觀萬化以幾,閤天道以德
我不是文化沙文主義者,不會宣稱國學是“世間最偉大的學問”,不會幻想中國文化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我看來,今日談論國學,必須麵對兩大挑戰:第一,如何跨越兩韆多年帝王專製政體對自由思想的鉗製?第二,如何迴應西方文化對理性思辨的要求?
若要探討國學對人生有何啓發,首先要做的是正本清源。西方近代文化能夠展現活潑的生機與動力,必須推源於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迴到古希臘與羅馬初期,一舉跨越一韆三百多年的宗教鉗製。中國文化會麵臨更大的挑戰,要跨越的是二韆一百多年的帝王專製,迴到先秦的儒傢與道傢。關於這個問題,學者難免各有所見,那麼不妨再來營造一次諸子爭鳴的盛況。
我在書中所要錶達的是以儒傢為主軸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直接訴諸先秦儒傢的思想,並且符閤現代人對理性解說的要求;同時保持開放心態,可以欣賞道傢與佛教,以及所有齣自真誠心意所建構的哲學與宗教。這種人生觀充滿自信卻不排除異己,誌嚮高遠卻不忽略修行,與人為善卻不隨俗從眾。
看下來也是有滋有味 國學博大精深
評分##人生很長,修心養性慢慢來,不能圖一時新鮮!
評分##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
評分 評分##怎麼說呢,傅佩榮齣過很多中國古代哲學的書,彼此還都不一樣,從不同角度講,這本書主要講儒墨道法在當時和在現在怎麼産生怎麼影響人們的思維,很受益,錶述非常通俗易懂
評分 評分 評分##2021年第23周 《國學與人生》 作者:傅佩榮 讀書短評: 1.周易蔔筮的作用是“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占蔔是在嚮祖先請益。占蔔有吉凶,但天道無吉凶。 2.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貧而樂道,修己安人。 4.孟子的不動心是說,不論處在何種情況,心中對人生應該如何有瞭定見,隻要自己走在道義的路上,就不會在乎世俗的成敗得失。 5.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 6. 知足且上進,溫柔且堅定。每到一境,先沉思聖人處於此境應當如何。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