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爸爸被书砸晕了 所有所有的事情,都起源于周六的一场小地震——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正满头大汗地跟一道“鸡兔同笼”的应 用题作战。这道题出得很奇怪——“有若干只鸡和若干只兔子,它们共有 88个头,244只脚,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切!为什么非要把兔子和鸡关在一个笼子里面呢?还有,鸡脑袋和兔 子头长得根本就不一样嘛,三岁小孩也不会混淆,数数鸡脑袋和兔子头各 有几个不就好了吗?这道数学题简直就跟那道往游泳池里面一边注水一边 放水的应用题一样不可理喻!难道出题的老师不知道这个世界水资源紧缺 吗? 我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儿解题思路,耳边却传来了 爸爸相当夸张的赞叹声: “哇噻,太牛了,实在是太牛了,跟我有一拼啊!” 我扭头一看,只见爸爸抱着一支对他来说像树干一样粗的钢笔,在一 本硬皮,像《辞海》一样又大又厚的书上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地走着…… 打住打住,你爸爸怎么可能比钢笔还小呢?他怎么会在书上来回走呢 ?难道他是个拇指小人儿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呢? 你一定会问我上面这些问题。好,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
没错,我爸爸的确是个拇指小人儿,他的身高只有一寸,平时待在我 的口袋里当我的“教育部长”,**到晚监视我上学有没有迟到、上课有 没有专心听讲、课后有没有按时回家、到家了有没有马上做作业……爸爸 没变小前我觉得生活中有个拇指小人儿挺好玩,但他变小后,我真的觉得 烦死了! 什么。你爸爸原来并不小? 你一定会继续追问我。
是啊,他原来也是个五大三粗的大高个。他**次变小,是因为挨我 妈妈的骂,妈妈骂他一次,他就缩小一点,骂了一百八十次之后,他就成 了拇指小人儿了;第二次变小,是因为下海经商,被一个“海龟派”(海归 派)骗得赔了老本,在被送往医院的救护车上,气得重新变成拇指大的小人 儿。如果你想了解我爸爸*多好玩的故事,你可以去看作家杨鹏写的《装 在口袋里的爸爸》的其他图书。
因为我爸爸只有拇指那么大,所以他看书时只能一行一行、一字一字 地走着看。时不时地,他还用钢笔在那些妙语格言下面画线。等看完两页 后,他还要我帮着翻书,真是麻烦死了! *讨厌的是,我这边在专心做作业,他却时不时地爆发出一两句赞叹 声,打断我的思路—— “天哪,他竟然准确预言了世界大战,太了不起了!” “他的文笔也很漂亮嘛!” “十六世纪的人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事,牛!” 他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不时地发出阵阵让我心惊肉跳的赞叹声。
爸爸正在看的那本书,名字又长又难记,并且很大、很重,跟《辞海 》差不多;出版的时间有年头了,书页泛黄,并且还都是竖版繁体字。我 连多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而爸爸却看得津津有味、赞叹连连。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大声喊道:“爸爸,你能不能看书的时候不出声 ?你这样子我的**作业休想完成!” 爸爸停下脚步,从书本上抬起头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杨歌,我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总是做不下去作业就怪我。人在小的时候要学会 培养…自己的‘定力’。什么是‘定力’你懂吗?一个有‘定力’的人,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被周围的环境轻易打动。想当年,开国**毛泽 东,为了培养‘定力’,还特地坐在闹市里去看书,这就告诉我们……” “停!”我大喊一声——我必须让他打住,爸爸说起大道理来就像滔 滔江水,没完没了。
爸爸被我吓了一跳,马上不说话了。
我继续奋战我的应用题。但没过一会儿,爸爸又忍不住称赞起他的书 来。
我真的受不了了,说实话,爸爸已经很久没有对图书这么感兴趣了。
我将作业本推到一边,好奇地问道:“爸爸,你看的是什么书?” 爸爸飞快地说:“《诺查丹玛斯大预言》。” “诺什么?说什么的?是武侠小说吗?” “《诺查丹玛斯大预言》。是十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占星家写的,不 是武侠小说,是预言……” “寓言?我怎么没听过?它有《伊索寓言》有名吗?” “不是寓言,是预言,也就是预测未来的书!” “预测未来?” “对,这位占星家准确预言了未来世界上要发生的种种大事,并一一 应验。比如说林肯遇刺,苏联的十月革命,希特勒出生,**次、第二次 、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纽约九一一事件……”爸爸侃侃而谈。P1-6
本书是《小布老虎丛书》之一,是一本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长篇小说。
书中讲述了“我”和能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所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小故事。
如果你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那就到本书里来吧,祝你和你的爸一切顺利 。
一 爸爸被书砸晕了
二 不幸遭殃的猪
三 鸟*换*的女生
四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五 预测考试题
六 请将不如激将
七 妈妈的**桶金
八 社会精英
九 活了一百五十岁的半仙
十 被遗忘的金子
十一 智斗半仙
十二 即将发生大地震
十三 撤离城市
这本书的名字就带着一种奇妙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那种略带复古又不失童趣的设计,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立刻感受到一种温馨又充满想象力的氛围。故事的开头,主人公与他那位“口袋里”的爸爸之间的互动,简直是充满了惊喜和笑料。那种小心翼翼地隐藏着一个“小人儿”的刺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非常到位,无论是小人儿爸爸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微小”的行动,还是主人公在学校、在家里需要应对那些因为“秘密”而产生的困境,都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当他需要向朋友解释一些无法言说的状况时,那种既想分享又害怕暴露的复杂心理,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设定,融入到了最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让读者在捧腹大笑之余,又能感受到那种纯粹的、关于亲情和成长的细腻情感。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奇幻小世界的大门,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漫长而又短暂的夏日冒险。作者构建的世界观非常独特,那个“装在口袋里”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设定,更像是一种隐喻,象征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某些特殊珍宝的守护欲。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高潮迭起的转折。你会为主人公担心,害怕那个小小的秘密被无意中揭穿;同时又会为“口袋爸爸”的聪明才智而拍手叫绝,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巧妙的方式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我尤其喜欢书中描写的那种“共生”状态,爸爸的出现,让原本平淡的主人公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和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并非负担,而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它促使主人公快速成长,去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付出。书中的幽默感也是非常高级的,它不是刻意制造的笑点,而是源自于情境的错位和人物性格的碰撞,让人会心一笑,回味无穷。
评分从文学技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像一个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都紧密咬合,推动着剧情向前发展。作者的遣词造句,时而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烂漫,时而又透露出一种成熟老练的幽默感。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关于“观察”的主题,主人公因为有了这位特殊的“同居者”,被迫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细致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世界——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窗台角落、墙壁缝隙,都成了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这种对细节的放大,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感知边界。此外,这本书中传递出的关于接纳差异和学会珍惜的理念,是通过最自然的方式植入故事的,没有丝毫的刻意为之。每次读到父子俩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秘密协作的片段,我都深感震撼,那份超越常规的信任和爱,是任何宏大叙事都无法比拟的深刻力量。它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旧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和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这是一部让人在午后阳光下,捧着一杯热茶也能读得津津有味的佳作。它成功地避开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说教腔调,而是通过纯粹的故事魅力去感染读者。我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略显沉重的主题时所展现出的轻盈感。比如,关于家庭变故或某种缺失感,这些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到了“爸爸”的出现背景之中,使得“口袋爸爸”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他不仅仅是一个神奇的帮手,更是一个情感的寄托。这本书在情节设计上的精巧之处在于,它总能在故事快要陷入平淡的时候,抛出一个新的谜团或者一次新的冒险,让你不得不紧盯着下一页。这种节奏的掌控,让阅读体验始终保持着一种新鲜感和探索欲。读完后,我甚至会忍不住四处张望,幻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里,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口袋小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令人赞叹,它有一种魔力,能让你瞬间“代入”到故事的场景之中。我仿佛能闻到那个小小的口袋里散发出来的,属于爸爸特有的、混合着阳光和旧书味道的气息。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剖析相当深刻,不仅仅是主人公,连周围的配角,比如那位略显固执的老师,或是那个好奇心旺盛的邻家女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各有各的脾气和可爱之处。这些配角的存在,巧妙地构成了对主人公“秘密”的一种潜在威胁,也让故事的张力持续保持在高位。书中对于“尺度”的拿捏堪称教科书级别,它让你在想象那个不可思议的生物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它存在的合理性。特别是关于父子之间那种无声的交流和理解,那种仅仅一个眼神就能传递万语千言的默契,读来让人心中一暖。这本书不只是给孩子看的,成年人读起来,也会对“小人物也有大能量”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