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剋思·捨勒認為,就認識的全部發展史而言,人們都是先對認識對象産生愛或者恨,之後纔通過知性來對它們進行認知、分析和判斷的。因此,無論對於所有各種理論認識和思維來說,還是就所有各種實踐立場而言,愛和恨在情感行為的集體範圍內都是*原初的行為方式,它們還使理論生活和實踐生活統一起來,並且能夠使這兩者永遠保持統一的狀態。這一話題在歐美學術界曾引起強烈爭鳴,相信也會引起中國讀者濃厚的興趣。
作者簡介
馬剋思·捨勒(1874-1928),德國哲學傢、社會學傢,價值倫理學、哲學人類學與知識社會學的奠基人,被視為現代德語學界傳奇人物。在哲學、社會理論、倫理學、神學、心理學、教育學、思想史等領域卓有建樹。海德格爾視其為“全部現代哲學*重要的力量”。早年執教耶拿大學、慕尼黑大學,參與現象學運動。1919-1927年,任科隆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28年,執教法蘭剋福大學不久,因中風猝然辭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質》、《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論人類的永恒性》、《價值的顛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今人編有《捨勒全集》,美國芝加哥大學設有捨勒研究所,德國成立瞭國際捨勒研究協會。
目錄
編者前言
道德建構中的怨恨
引言
一、論怨恨的社會學和現象學
二、怨恨與道德的價值判斷
三、基督教道德與怨恨
四、怨恨與現代的仁愛
五、現代道德中的怨恨及其價值位移
論害羞與羞感
引言:羞感之“所在”一與人的生存方式
一、身體羞感齣現的先決條件
二、害羞與相近的感覺
三、羞感的基本形式:關於羞感起源的學說
四、性羞感及其功能
五、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心靈羞澀和身體羞感關於羞感的殘篇
精彩書摘
《捨勒作品係列:道德意識中的怨恨與羞感》:
然而,最根本的是,“普遍仁愛”的價值評價所具有的根基與基督教倫理中愛的價值評價之根基完全不同。現代仁愛的價值根基並不在於作為上帝國之一員的愛者獲得心靈之賜福,並不在於愛者獲得對他人之賜福的促進,而在於對所謂“總體福利”的促進。現代仁愛隻顯現為情感生活中導緻公益行為的X,說得確切些,顯現為産生這類情感的“情狀”。隻有當愛具有這種可能的功效價值之時,愛纔會被賦予一種積極價值。然而,按照基督教的觀點,一個世界倘若蘊有盡可能多的愛,則為最好的世界,即使還缺乏公益的、能由愛激發齣來的行為,或者缺乏體察他人性情狀態的必要明達,就是說,即使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缺乏洞悉自然因果關係和社會因果關係所必需的明智,以及公害行為因這種缺乏而可能産生。現代仁愛本身隻被看作能夠增加公共福利的諸因果因素之一。可事實是:從因果立場看,其他情感和欲望,如自我求生欲、性欲、嫉妒心、支配欲、虛榮心等等,都比愛更能促進“福利”、推動“福利”;麵對這樣的事實,現代仁愛的代錶們不得不承認:仁愛之價值尺度不僅是這種愛所帶來的、然而又正在消失的效益(麻醉劑和李斯特②綳帶在“止痛和擦乾眼淚”方麵按類似的高見比愛遠為有效!),而且也是以下列情況為尺度:與那些欲望的膨脹相比,愛簡直是一件稀奇事,所以,愛也需要增加,這種增加又是通過社會的價值判斷對此設立的奬勵而得以實現。據說如果與“愛”相吻閤的“利他主義”刺激即使偶爾在量上超過自私自利情感,後者也仍會獲得更高的評價。這一“理論”與基督教的愛之評價的明證的意義完全相悖,無須贅言。
……
前言/序言
按較為通俗的理解,所謂現象學方法指的是這樣一種思考方式:進行哲學思考時不應糾纏於某種既有的哲學觀點或主張,而是直接把握並思考原初的實際現象。自啓濛運動讓形而上學走嚮普及以來,搞哲學的人士越來越多,各種哲學觀點和辯難也日漸增多。可以設想,在這樣的時代處境中,一個愛好哲學思考的人很容易從一開始陷入種種既有哲學論說中去沉思,翻來覆去地思考,就好像如今我們在現象學觀念、語言哲學觀念或解構哲學觀念中樂而忘返。現象學方法教導愛好哲思的人要“懸置”種種既有的哲學觀念,可謂一掃陳腐的哲學係專業思考,讓不少被種種哲學的“主義”觀念糾纏不清的年輕學子的腦子為之一爽。由此可以理解,現象學方法論一齣,很快吸引瞭不少哲學愛好者。
然而,“懸置”種種既有哲學觀念,不再去動腦筋想比如洛剋或康德或黑格爾所思考的東西,愛好哲思的人又該思考什麼呢?我怎麼知道,什麼樣的原初現象纔值得去費思呢?看來,搞現象學直觀還需要個體天賦,或者說現象學方法並非是誰都能用的,畢竟,真正的哲學直觀來自天賦。伽達默爾在《精神的揮霍者》中曾說:現象學圈子的人大講現象學方法,方法來,方法去,在“本質直觀”的天賦上,捨勒獨占魁首——即便鬍塞爾大師善於哲思技藝和設計思考規則,也未見得有什麼讓人難忘的原初現象直觀。捨勒的現象學直觀逮住“情性”現象,直破當時在學界占據支配地位的康德哲學,彰顯實質情感倫理的敗壞這一現代性的根本問題,捨勒纔的確堪稱偉大的直觀者。
從對“情性”這一意嚮性情感的現象學分析齣發,捨勒嚮人的種種基本道德情感現象推進,直觀同情、怨恨、害羞、懊悔、受苦感、恭順感等具有實質道德的人間情感。在捨勒的現象學直觀目光下,種種哲人們視而不見的現代性道德疾病逐一顯齣瞭其內在肌理。現代性問題可以簡括為人心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失序,人心秩序的失序是社會秩序失序的根源。要解決社會秩序的失序,首先需要整頓人心秩序。
捨勒作品係列:道德意識中的怨恨與羞感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捨勒作品係列:道德意識中的怨恨與羞感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