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对“共同体”和“社会”这对概念作了详细的论述,深入地探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全面地阐述社会学的各种概念范畴。本书也针对1887年《共同体与社会》出版以来德国社会学界在有关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的争论,对一些与社会学有关,特别是与他本人的论述有关的争论课题进一步加以拓展和深入分析。严格地说,想了解滕尼斯关于社会学的构想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界有关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辩论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一本书。
作者简介
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与马克斯.韦伯和盖奥尔格.齐美尔一起,是现代德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也是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滕尼斯是德国**位主张并且致力于让社会学独立于哲学和把社会学建设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的德国社会学学者。他的两部著作《共同体与社会》和《社会学引论》在国际社会学界极具影响。
目录
第一卷 基本概念
主 题
第二卷 社会的各种本质实体或形态
第一章 普遍的特征
第二章 社会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社会的整体
第四章 社会的联合体
第三卷 各种社会价值
第一章 经济价值
第二章 各种政治价值
第三章 各种伦理的社会价值
第四卷 社会的各种准则
第一章 普遍的象征
第二章 秩序
第三章 法
第四章 道德观念
第五卷 社会关系的形态
第一章 特性—概念对子
第二章 各种因素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 经济因素
第四章 政治因素
第五章 精神思想因素
第六卷 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
精彩书摘
社会学按其字义是探讨各种社会事实的学说。社会的各种事实可以作多种多样的解释;如果把社会的事实解释为在一起生活,并赋予它某种与人的特殊关系,也就是说,把社会学界定为有关人类一起生活的学说,那么,我们将会最简单地再现它的意义。局限在人的事物上,初看起来必然会显得是十分随心所欲的;其他有机物也有生活在一起的,各种动物相互生活在一起,而且植物也与动物生活在一起,动物也与植物生活在一起,共生、生活,互相依存,它们不会因此而成问题。
人的一起生活,可以理解为一种完全外在的一起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同时活着的人的个体都一起生活。然而,人们将会有所区别,可以把这更好地理解为某种一起存在。与这种遍布整个地球的人一起存在相类似,也有人类的某些部分在空间上的一起存在,比如,欧洲人在空间上的一起存在,欧洲很多个民族的人在空间上的一起存在,在各国人民之内,又有一些部族在空间上的一起存在,以及某一个区域、某一个地方的居民在空间上的一起存在,最后,还有出于某种原因而站在一起、步行或驾车出行、坐在一起或偶然跑到一起的人群。
如果说与这种一起存在的某些方式也往往处于直接的相互关联之中,真正的一起生活则是某种别的东西。作为生活,它基本是个统一体,是各种个人的某种共同的存在;这些人相互作用,即处于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任何一个活着的或者有机的统一体,都有这样的特征:在它各个局部的变换里,它坚持不变。仅仅是并非所有的局部同时产生和消亡,而是有几个局部消亡,另外几个局部产生,这种情况才有可能;这方面占优势或那方面占优势,生长占 优势,或者死亡占优势。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各种有生命的统一体,不仅能够与各种有机物相互比较、相提并论,而且有理由设想和理解为超有机的生物。在这个意义上,整个人类可以理解为一种生物,在整个人类之内,它的各个局部,尤其是那些可以设想其由于出身而有亲缘关系的局部,比起整个人类来,更加贴近地相互关联;在自然历史的意义上,只要人类被理解为唯一的一个种类,大致就要理解为整个的人类。
因此在这里必须作出区分:谱系学上一起存在的、相互归属的人的生机勃勃的统一体,有别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比如,亚洲或者中国,欧洲或者德国——的相互并存生活着的人在空间上的统一体。同时作为经验的事实,还必须注意到,这两种统一体在很大范围内是相互叠合的。这里所观察的一起生活——刚刚指出共同的出身——意味着不仅仅是单纯的一起存在,因为产生一些新的局部以弥补正在消逝的局部,取决于再生产,而后者只有通过性行为才有可能。人和其他有机物一样,都会感到有性欲冲动,渴望进行性行为——然而,感觉是一些心理方面的事实,即这类事实肯定在人当中,而且至少在一些发育比较高级的动物身上,直接与生命的各种事实结合在一起:一个“群体”——恰如我们可能把生活在一起的人称为一种这样的统一体一样——的生命的各种事实,恰如被感觉到的心理上的事实一样,这就是饥饿和口渴的需求、交媾和防止灭种的需求,它们与个体的生命不可分解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人的群体的心理方面的生命,除了各个个体的生命制约着纯粹的生命外,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共同的生命,亦即一方面,只要有若干人以相同的方式和在相同的时间里,感觉到、感受到、想象到、思考到共同的生活,另一方面,只要他们相互感觉到、感受到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着生活,等等,就可以视为一种共同的生命,从中就会形成相互支持和相互交融的愿望。然而,这些现象直接唤起其对立的意义,是的,它们甚至只有通过它们的对立,才能被理解,而这种对立,也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即整个相互肯定,通过相互否定才能被理解。倾慕、善意、爱的感觉,通过厌恶、恶意和恨的对抗,它们才能被理解;同样,对各种共同的价值、事物、利益的思考,只有通过对各种对立的价值、事物、利益的思考,才能被理解。
只有从共同的意愿即从相互的肯定中,才能引申出在比较狭义的和比较严格的意义上的所谓的社会的生活。这种意义意味着,通过这种共同的意愿,在那些想要有本质实体的人的意识里,就存在着这类特殊的本质实体;也就是说,这种本质实体是那些在意愿上不谋而合的人首先和直接确立的。纯粹社会学的各种基本概念与此有关系。然而,纯粹社会学构成特殊社会学的首要的和主要的部分。普通社会学在特殊社会学之外,面对特殊社会学,普通社会学包括纯粹的一起生活的学说。人们也可以说,这种学说,本身包括有关社会的努力追求的学说和社会的精神灵魂的学说。在社会的精神灵魂之内,我已经强调过对立,人们可以把这种对立解释为各种正面的动机或要素和负面的动机或要素法对立。我把特殊社会学分为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也就是说,后面这两种社会学仅仅在特殊社会学之内存在,而且是以纯粹社会学为前提的。
作为社会学引论,我在这里理解为纯粹社会学的引论。
……
前言/序言
社会学引论/社会学译丛·学术经典系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社会学引论/社会学译丛·学术经典系列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