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经典赏析(东方剑桥英语专业系列教材)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东方剑桥英语专业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辉 著
图书标签:
  • 英美文学
  • 文学赏析
  • 经典文学
  • 英语专业
  • 教材
  • 高等教育
  • 文学史
  • 文化
  • 东方剑桥
  • 英语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148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055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10[183])经费资助成果。本书在参考了国内外英美文学读本的基础上,精选了英美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片段,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英语专业学生和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文学精粹的读本。因此,本书把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糅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文学体裁把全书分为三个篇章:诗歌篇、小说篇、戏剧篇。每个篇章分为两部分:理论篇和赏析篇。理论篇介绍了相关的文学术语,便于学生查阅解惑。赏析篇选编了英美文学中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品选段,并附有作家简介、作品简介、注释、思考题和推荐书目等。

目录

Part I Poetry

Chapter One Glossary of Poetic Terms

1. Terms Concerning Poetry

2.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Poetry

Chapter Two Poetry Appreciation

1. William Shakespeare ( 1564-1616): "Sonnet 18"

2. John Milton (1608-1674): "Paradise Lost"

3.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4. Percy Bysshe Shelley (l 792-1822): "Ode to the West Wind"

5. John Keats (1795-1821): "Ode to a Nightingale

6. Robert Browning (1812-1889): "My Last Duchess

7. T. S. Eliot (1888-1965):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nfrock"

8. 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The Raven

9.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A Psalm of Life"

10. Walt Whitman (l 819-1892): "Song of Myself

11. Emily Dickinson (1830-1886):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

12. Ezra Pound (1885-1972):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13. Robert Frost (1874-1963): "Mending Wall";"The Road Not Taken"-

14. Langston Hughes (1902-1967): "Negro";"Mother to Son

Part II Fiction

Chapter Three Terms Concerning Fiction

1. Fiction

2. The Elements of Fiction

Chapter Four Fiction Appreciation

1. Daniel Defoe (1660-1731): Robinson Crusoe

2.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Gulliver "s Travels

3.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Great Expectations

4. Emily Bronte (1818-1848): Wuthering Heights

5. Thomas Hardy (1840-1928):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6.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Mrs Dalloway

7. D. H. Lawrence (1885-1930): Sons and Lovers

8. William Golding (1911-1993): Lord of the Flies

9. 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Rip Van Winkle".

10. Nathaniel Hawthorne (1806-1846): The Scarlet Letter.

11. Mark Twain (1835-1910):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2. 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Sister Carrie

13. 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The Great Gatsby

14. 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 "A Clean,Well-lighted Place

15.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A Rose for Emily"

16. Joseph Heller (1923-1999): Catch-22

Part III Drama

Chapter Five Terms Concerning Drama

Chapter Six Drama Appreciation

1.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The Merchant of Venice; Hamlet

2. Oscar Wilde (1854-1900):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3.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Major Barbara'"

4. Samuel Beckett (1906-1989): Waiting for Godot

5. Eugene Gladstone O'Neill (1888-1953):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6. 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 The Glass Menagerie'

7. Arthur Miller (1915-2005): Death of a Salesman

Bibliography

前言/序言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穿越时空的文学瑰宝,领略人类精神的深度回响 这是一部旨在引导读者深入探索英美文学璀璨星河的读本。它并非简单罗列名家名作,而是以一种细致入微、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邀您一同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学之旅。在这里,文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思想、澎湃的情感、以及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刻洞察。我们将共同揭开那些不朽作品的面纱,理解它们为何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对后世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本书的编纂,秉持着“赏析”的核心理念。我们深知,真正的文学欣赏,不仅在于识别作品的艺术技巧,更在于理解其蕴含的精神内核,感受其触及心灵的共鸣。《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正是为此而生。它精心挑选了英美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里程碑意义的作家及其杰出作品,涵盖了从古至今的各个重要时期和文学流派。无论是弥尔顿史诗般的宏伟叙事,莎士比亚笔下人性的复杂幽微,简·奥斯汀对社会风貌的精准描摹,还是狄更斯对工业时代底层人民的深情呼唤,亦或是现代主义作家对语言和意识的颠覆性探索,甚至到后殖民文学对多元视角的呈现,本书都将为您一一呈现。 一、 审视时代精神的熔炉:文学与历史的交织 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深深根植于其所处的时代土壤。它既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也是对时代的回响。《英美文学经典赏析》在对作品进行赏析时,尤其注重梳理其与时代背景的联系。我们将一同探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如何塑造了莎士比亚戏剧中对人性的热情赞美与深刻拷问;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如何影响了蒲柏的讽刺诗歌;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如何催生了狄更斯小说中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道德与阶级观念如何成为布朗特三姐妹笔下的重要母题;而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又如何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通过对文学作品与其历史语境的深入关联,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征,更能洞察人类社会变迁的脉络,理解思想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演进与碰撞。我们将看到,文学是如何成为记录、反思和塑造时代精神的重要力量。 二、 解读艺术匠心的奥秘:技巧与风格的深邃分析 文学的魅力,离不开其精湛的艺术技法。《英美文学经典赏析》将带领读者走进文学创作的“工坊”,细致剖析作家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魔力,构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营造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及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叙事策略来传达其思想情感。 我们将学习如何辨析十四行诗的严谨结构与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如何欣赏散文叙事的跌宕起伏与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入微,如何体会诗歌意象的精巧运用与象征意义的深邃内涵。例如,我们会解析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人物语言的生动鲜活,如何借由不同人物的叙述展现当时的社会百态;我们会审视弥尔顿《失乐园》中史诗般的语言风格及其宗教哲学意蕴;我们会品味简·奥斯汀对话的机智幽默,如何在看似日常的交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与社会关系;我们会分析福克纳意识流的叙事技巧,如何呈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混乱。 本书将引导读者不仅“读到”文字,更能“读懂”文字背后的艺术匠心。我们将聚焦于作家的语言风格、叙事模式、人物塑造、意象运用、象征意义等多个维度,帮助读者提升鉴赏能力,领略文学的独特美学。 三、 触摸人类情感的脉搏:主题与思想的深刻挖掘 文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它对人类普遍情感和生存境遇的深刻关照。《英美文学经典赏析》的核心,在于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主题和深刻思想的挖掘与阐释。我们将一同探讨那些永恒的命题:爱与失落,生与死,自由与束缚,善与恶,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我们会审视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困境,理解他面对选择时的挣扎与思考;我们会跟随简·爱,感受一位独立女性在逆境中对尊严与爱情的追求;我们会体会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卡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之间那既狂野又毁灭性的爱恋,以及它背后对社会阶级与人性压抑的控诉;我们会深入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理解霍尔顿对虚伪世界的反感和对纯真童年的眷恋;我们会反思《1984》中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对自由思想的捍卫。 本书鼓励读者在阅读中进行自我反思,将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与自身的人生经验相结合,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精神启迪。我们相信,好的文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 四、 走进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作家生平与创作历程的梳理 “知人论世”,是理解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英美文学经典赏析》在赏析作品的同时,也会适当介绍各位文学巨匠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将了解,是怎样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他们独特的世界观,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又是怎样的艺术追求引领他们走向不朽。 例如,我们会回顾莎士比亚在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黄金时期所处的环境,了解他戏剧创作的普遍主题;我们会关注简·奥斯汀的家庭生活和她的观察视角,理解她小说中的女性视角和对社会交往的精辟洞察;我们会探究狄更斯在贫困童年经历与社会活动对他的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会了解T.S.艾略特作为现代主义诗人,其作品中融入的西方文明衰落的忧思。 通过对作家生平与创作历程的梳理,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独特性,以及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从而更加立体地认识这位文学巨匠。 五、 引导批判性思考的阅读: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不仅仅是内容的呈现,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导。我们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不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到对作品的理解和阐释中来。本书将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读者去探究作品的言外之意,去质疑作品中的观点,去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洞见运用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中,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素养。 这是一场智慧与情感的盛宴 《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文学、渴望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读者的书。无论您是文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英美文学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它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不朽经典的大门,让您在字里行间,感受人类思想的璀璨,触摸情感的深度,领略艺术的永恒魅力。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穿越时空的阻隔,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在经典的浸润中,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这是一次关于智慧、情感与美的深刻探索,一次对人类文明不朽遗产的深情礼赞。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英美文学经典赏析》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英美文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总感觉无从下手,即便读了,也常常觉得似懂非懂。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而是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文学巨匠和他们的代表作,用一种非常亲切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尤其喜欢它在赏析中对时代背景的深入挖掘,这一点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至关重要。例如,当我们阅读狄更斯的小说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情节的展开,而是详细阐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包括贫富差距、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这使得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和场景瞬间鲜活起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再比如,对于十四行诗的讲解,作者不仅梳理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律结构和常见主题,还巧妙地联系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文思潮,让我对诗歌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文字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感悟。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考究,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文学导师进行深入的对话。它真的帮助我打开了通往英美文学殿堂的一扇大门,让我看到了文学作品背后更广阔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真正激发读者的主动思考能力!《英美文学经典赏析》并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倾向于引导读者去独立地分析和判断。它在介绍文学作品时,常常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读者去思考人物的动机、情节的意义,以及作品可能存在的多种解读方式。我记得在读到某篇关于美国南方文学的赏析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列举了多种对特定情节的可能解释,并鼓励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去形成自己的理解。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我参与文学分析的积极性,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本书的案例选择也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每一种作品的讲解都充满了深度和广度,能够帮助我们触类旁通。它让我明白,文学赏析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深入挖掘作品的内在含义。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个人成长都将受益匪浅。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设计和编排简直是为读者量身定做的!《英美文学经典赏析》在细节之处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首先,它的排版非常清晰,重点内容会用加粗、斜体等方式突出,便于读者快速抓住关键信息。其次,书中配备了大量的注释和背景资料,当我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者历史事件时,可以随时查阅,极大地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更让我惊喜的是,许多文学作品的节选都选得非常精妙,既展示了作品的精华,又不会让篇幅过长,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领略到作品的魅力。例如,在赏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作者选取的诗句都是最能代表诗人风格和思想的片段,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而且,书中还常常会在分析某个作品后,给出相关的拓展阅读建议,这对于有进一步学习意愿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时刻都在为我们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学习途径。这本书的整体体验,可以用“贴心”、“实用”和“高效”来形容,它真正做到了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学习收获。

评分

我简直是被这本书的编排深深吸引住了!《英美文学经典赏析》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章节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或者几位代表性的作家展开,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英美文学发展的脉络。我之前总觉得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阅读起来像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但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将这些“碎片”巧妙地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文学画卷。例如,它在介绍浪漫主义文学时,不仅详细分析了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的诗歌,还对比了他们与前代启蒙主义文学的区别,以及浪漫主义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崛起原因,让我深刻理解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是如何被重新审视的。而且,书中对不同流派的界定也非常到位,比如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的过渡,作者的分析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案例剖析,使得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是,它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引导读者去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所处的社会语境以及它们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由点到面”、“由内向外”的分析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文学的认知深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引路人,指引我更系统、更深入地去探索英美文学的宝藏。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让我感到最惊艳的部分!《英美文学经典赏析》的文字功底真的不是盖的,它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还融入了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学术著作的枯燥感。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复杂的文学理论、深奥的哲学思想,用最朴实、最直观的语言讲解清楚。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解释“象征主义”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接引用晦涩的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例子,比如“玫瑰象征爱情”、“鸽子象征和平”等,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象征主义的核心要义。而且,书中还会穿插一些充满智慧的文学典故和作者独到的见解,读起来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语言本身就可以算作是一种文学欣赏了!它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将各种珍贵的食材(文学作品和理论)烹饪成一道道美味佳肴,让读者在品尝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口腹之欲(求知欲),又领略了厨师的匠心独运(作者的才华)。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聆听一场高水平的文学讲座,又像是与一位睿智的长者漫步在文学花园,处处充满惊喜和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