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评分台湾的杰出研究,非常好。
评分都是经典,值得收藏!
评分不知今人公羊著作会如何。。。慢慢看吧!
评分第二,汉代儒生受阴阳五行观的思想支配,一般都既讲“五德终始”,又谈论“三统”。今文学家与古文学家在这一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差别。不能笼统地说“通三统是今文说,终始五德说是古文说”。古文学家的情况这里姑且不论,今文学家又何尝只谈“通三统”,而不谈“五德终始”?如董仲舒固然是“三统说”的积极论证者,但是同时又以很大的精力阐发“五德”理论。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就有许多讨论“五行”的篇章,计有《五行相胜》、《五行相生》、《五行顺逆》、《五行变救》、《治水五行》、《治乱五行》、《五行五事》、《五行对》、《五行之义》等九篇,既讲五行相生,又讲五行相胜。可见“五德终始说”与“三统说”一样,也是董氏历史哲学的组成部分。又如何休,“张三世”“通三统”固然是他历史哲学的主体,可是他也谈“五德终始”问题,以作自己历史哲学体系的补充:“绝笔于春,不书下三时者,起木绝火,王制作道备,当授汉也。又春者,岁之始。能常法其始,则无不终竟。”(注:《春秋公羊传解诂》哀公十四年。)这些情况表明,“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作为阐发历史循环进化运动的不同理论形态,性质没有区别,不能以今古文经学的范畴来划分其归属。
评分尽管汉代“五德终始说”观点很多,其政治倾向性也存在着进取或保守的差异,但是从性质上来讲,它与“三统说”并无根本的区别,即都是按照历史循环进化的观点,说明朝代更替的现象及其动因,也就是“对于帝王兴废的解释”。因为“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等五德为运次,终而复始,循环往复。“三统说”的基本特征也是以“黑、白、赤”三统为运次,“逆数三而复”,“各法而正色”。据统者制定礼乐、法度,“各以其法象其宜”(《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提法虽有不同,但循环进化为主导的历史哲学观却一致。说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是不能成立的。
评分实在有点鸡肋。
评分实在有点鸡肋。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