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些活动的许多部分是为了挣钱维持生计,但罗素仍然是各种政治活动孜孜不倦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由于厌倦这种生活和需要支撑两个家庭(他于1936年再次结婚,次年得子),他希望重归大学生活。这并不容易,因为大学职位稀缺,而罗素又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1938年,他在牛津大学演讲,而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和洛杉矶州大学获得访问职位,最后纽约市立学院给他提供了一个永久职位。此时,二战爆发,而他被困在了美国。
评分尽管这些活动的许多部分是为了挣钱维持生计,但罗素仍然是各种政治活动孜孜不倦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由于厌倦这种生活和需要支撑两个家庭(他于1936年再次结婚,次年得子),他希望重归大学生活。这并不容易,因为大学职位稀缺,而罗素又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1938年,他在牛津大学演讲,而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和洛杉矶州大学获得访问职位,最后纽约市立学院给他提供了一个永久职位。此时,二战爆发,而他被困在了美国。
评分他于1905年在《心灵》杂志上发表了《论指谓》这一名文,该文确实出自他对逻辑学的研究并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他于1911年发表的《亲知的知识和摹状的知识》首次阐明了这两种知识间的重要区别。1912年,他在“家庭大学丛书”中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他对这部篇幅不大的著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伯克莱、大卫·休谟和约翰·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
评分物美价廉,物流迅速,值得购买。
评分好书,期待已久,希望能尽快将该文集悉数收全。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内容看后再来评价~
评分小16开布面精装
评分 评分罗素文集·第13卷:罗素自传(第1卷) 经典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