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人人平等,在知識麵前人人平等。不因傢庭背景、地區差異而歧視,不因成績落後、學習睏難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數人的意誌而行事,教學民主的核心就是發展、提高多數人。可是總有人把眼睛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有意無意地忽視多數學生的存在。“抓兩頭帶中間”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抓“兩頭”變成抓“一頭”,“帶中間”變成“丟中間”。教學民主最好的體現是以能者為師,教學相長。信息時代的特徵,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師,未必一定是“好”學生。在特定領域,特定環節上,有興趣占有知識高地的學生可以為同學“師”,甚至為教師“師”。在教學中發現不足,補充知識、改善教法、
評分送貨快,包裝完好!大凡學者窮畢生之力治專門之學,學之纍積,情之獨鍾,往往生齣著“史”的宏願,即寫作本學科專門史的想法,可稱之為學人的“撰史情結”。這並不奇怪,20世紀中國學人中,撰寫專門學科史的不乏其人,如梁啓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鬍適的《中國哲學大綱》,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柳詒徴的《中國文化史》,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硃光潛的《西方美學史》等等,這些著作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都已成為經典。但是,另有一些學者,如聞一多、魯迅等,也曾有想寫一部縱橫上下幾韆年的“中國大文學史”的夙願。然由於諸多變故和外力的乾擾,他們的這個願望未能最終實現,而成為一種“遺願”。敘史願望的破滅,於學者本人,於中國學術史,都將是一種永遠的遺恨。學者熱衷於著史,其本意無非是通過學科專門史的著述來彰顯其學術見地和學術實力,通過著史來體現對研究領域的整體把握,從而在這個學科研究上占據一個製高點。現代學術史中的著史潮流,也刺激瞭我們的好奇心,有意來探求宗白華和“中國美學史”編寫失之交臂的遺憾往事。宗先生曾在20世紀60年代美學熱潮中有心想寫一部“中國美學史”,然而由於當時編寫中國美學史的班子成員意見齣現分歧,導緻宗白華不能按照自己意願去完成這個功在韆鞦的學術事業,“著史”願望終成夢幻泡影。這個當時流産的美學史計劃一拖就是幾十年,雖然於今各類中國美學史的著作大量湧現,但它們的學術價值還有待時間去檢驗。就如今所能見到的幾種來看,大多不盡如人意,畢竟如宗白華似的學術功底又精通中西各類藝術的美學傢還沒齣現。宗先生當然不是不可超越的學術高峰,但就中國來說,産生如宗白華一樣的大師的基礎條件還不具備。如此看來,宗先生未完成的這部“中國美學史”,將是學術界永久的缺失,這個缺憾令人深思。根據宗先生的弟子林同華的迴憶文章,可以看齣:宗白華在20世60年代編寫中國美學史的主客觀方麵的條件都相當成熟。主觀條件可以很明顯地知道:宗先生從小打下古典文學的深厚基礎,後留學德國,深受德國古典哲學精神和現代藝術思潮的滋養;他本人對各門藝術都感興趣,尤其重視對中國書法,繪畫,詩歌,園林建築等藝術的鑒賞,在學養上是不容置疑的。宗先生還是一位詩人,他的行雲流水似的詩化語言,直覺感悟的智慧思想,在《流雲》小詩中,在《美學散步》中,都給我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所有這些,都說明宗先生足以勝任“中國美學史”的編寫工作。
評分題質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組討論、閤作學習、疑難解析、觀點驗證、問題綜述。
評分打摺的時候買的,很劃得來.
評分希望孩子能從中受益,不過看樣子,孩子並不太喜歡。
評分送過來沒有一點而損壞
評分大師太多,著作太多,擇其精品而讀之
評分不錯。裝幀好,聞一多先生作品
評分中學圖書館文庫:新齣4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