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著作全集(第3捲):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

康德著作全集(第3捲):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鞦零 著
圖書標籤:
  • 康德
  • 哲學
  • 純粹理性批判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啓濛運動
  • 形而上學
  • 認識論
  • 批判哲學
  • 經典著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052748
版次:2
商品編碼:10477124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4-11-01
頁數:54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康德著作全集(第3捲):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的內容是《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於1781年問世,因被人誤解為“貝剋萊主義”而使康德異常苦惱。於是康德於六年後對這部書作齣瞭修訂,尤其是增加瞭“對唯心論的駁斥”一節,並大大地壓縮瞭有關再生的想象力的派生作用的部分。《康德全集》科學院版的編者把第二版單獨編為第三捲,而把第一版中修訂較多的部分與其他著作編為第四捲。這裏完全按照科學院版譯齣。
   《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重要的學術著作,也是西方哲學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因而早就引起瞭漢語譯界的注意。目前已有多個中譯本和不同的節譯本。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瞭這些譯本,並對這些先行者的開創性工作錶示敬意。

目錄

1787年
純粹理性批判(第2版)
題詞
獻詞
第2版前言
導論
一、論純粹知識與經驗性知識的區彆
二、我們擁有某些先天知識,甚至普通的知性也從不缺少它們
三、哲學需要一門規定一切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則和範圍的科學
四、論分析判斷與綜閤判斷的區彆
五、在理性的所有理論科學中都包含著作為原則的先天綜閤判斷
六、純粹理性的普遍課題
七、一門名為純粹理性批判的特殊科學的觀念和劃分

第一部 先驗要素論
第一部分 先驗感性論
第1節

第一章 論空間
第2節 空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
第3節 空間概念的先驗闡明
由上述概念得齣的結論

第二章 論時間
第4節 時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
第5節 時間概念的先驗闡明
第6節 從這些概念得齣的結論
第7節 解說
第8節 對先驗感性論的總說明
先驗感性論的結論

第二部分 先驗邏輯論
導言:先驗邏輯的理念
一、論一般的邏輯
二、論先驗邏輯
三、論普遍的邏輯劃分為分析論和辯證論
四、論先驗邏輯劃分為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

第二部 先驗方法論
中德人名對照錶
後記

精彩書摘

但至於僅就形式而言(除去一切內容)的知識,則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一種陳述知性的普遍必然規則的邏輯,也必須在這些規則中闡述真理的標準。與這些規則相矛盾的東西,就是錯誤的,因為知性在這裏與自己普遍的思維規則相矛盾,從而也就與自己本身相矛盾。但這些標準僅僅涉及真理的形式,即一般思維的形式,就此而言是完全正確的,但並不是充分的。因為盡管一種知識可能完全符閤邏輯形式,也就是說,不與自己本身相矛盾,但它畢竟始終可能與對象相矛盾。因此,真理的純邏輯標準,即一種知識與知性和理性的普遍的、形式的規律相一緻,雖然是一切真理的conditio sine qua non[必要條件],從而是消極的條件,但邏輯卻不能走得更遠,邏輯不能憑藉任何試金石來揭示不涉及形式、而是涉及內容的錯誤。
如今,普遍的邏輯把知性和理性的全部形式工作分解成它的各種要素,並將它們描述成為對我們的知識作齣邏輯評判的原則。因此,邏輯的這一部分可以叫做分析論,並正因為此是真理的至少消極的試金石,因為人們在根據其內容研究一切知識,以便弄清楚它們就對象而言是否包含著積極的真理之前,首先必須根據其形式按照這些規則來檢驗和估價它們。但是,由於知識的純然形式無論怎樣與邏輯規律一緻,也遠遠不足於因此就使知識具有質料性的(客觀的)真理,所以沒有人僅僅憑藉邏輯就敢於對對象作齣判斷,並主張某種東西,而不是事先在邏輯之外對它們作齣持之有據的調查,以便此後隻是力圖按照邏輯規則利用這種調查,並把它聯結在一個有關聯的整體中,但更好是隻按照邏輯規律檢驗它。盡管如此,在對一種賦予我們一切知識以知性形式的如此明顯的藝術的擁有中,雖然人們在這些知識的內容方麵還可能非常空洞貧乏,卻還是蘊涵著某種誘人的東西,使得那種僅僅是評判之法規的普遍邏輯仿佛是一種現實創造的工具論,至少被用來導緻有關客觀主張的假象,從而事實上由此被誤用。如今,被當做工具論的普遍邏輯就叫做辯證論。
古人在對一門科學或者藝術使用這一稱謂時,無論其意義如何不同,人們畢竟還是可以從它的現實應用中可靠地得齣,它在古人那裏無非就是幻相的邏輯。它是一種給自己的無知、乃至蓄意的假象塗上真理的色彩的詭辯藝術,即人們模仿一般邏輯所規定的縝密方法,並利用它的用詞技巧來美化每一種空洞的行為。如今,人們可以作為一個可靠的、可用的警告來說明的是:普遍的邏輯,作為工具論來看,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幻相的邏輯,也就是說,是辯證的。因為既然它根本不告訴我們有關知識內容的任何東西,而是僅僅告訴我們與知性一緻的形式條件,這些條件除此之外在對象方麵是完全無所謂的,那麼,把它當做一種工具(工具論)來使用,以便至少按照那種假定來傳播和擴展自己的知識,這種無理要求的結果隻能是廢話連篇,隻要願意就用一些幻相來維護一切,或者隨意地攻擊它們。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黃總開始開一個捷達。總覺得自己的車不夠個性,加上自己做頭發多年的經驗,總把車想象成彆人的腦袋,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完全不把警察和國傢的法律放在眼裏,包括私改車標,在車上裝傷及行人的事物等等。這些都需要鋪開說

評分

好好好,物美價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占有分為感性的占有和理性的占有。前者是對物體的經驗的占有,是主體對客體在可以感覺到的、外錶方麵的、現象的持有,即事實上可見的占有,例如某人現實地掌握著一支筆。而理性的占有是指,即使沒有可以用感官的方式觀察到的占有(現象),而仍然可以確認的占有——這種占有是不能用理論理性和知識論來解釋,不是科學的對象,而是“物自體”,是實踐理性的先驗假設。說理性地占有一件東西,並不是說我現實地掌握它纔構成占有,而是即使它從我的手中放開(不管把它放在任何地方)我仍然占有它。[34]因此,理性的占有是撇開一切經驗性、物質性占有的概念,不依賴任何時間和空間的條件而仍然可以被人理解的占有。這樣的占有不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而是實踐理性想象的法則。

評分

好好好,物美價廉。

評分

國人研究康德,按賀麟先生的說法:“張銘鼎是我國20-30年代“最初搞康德哲學的人物”。張先生1924年在《學藝》雜誌上發錶瞭《康德學說的淵源與影響》,第二年又在《民鐸》“康德專號”上發錶瞭《康德批判哲學之形式說》,對康德哲學作瞭一個比較係統的介紹,他認為康德三大批判的中心思想,“就是康氏所拳拳緻意的理性主義。他要根據理性主義,將從前一切學說加以評價,以便從科學道德藝術三大文化領域中,得建設齣一個確實的基礎而完成其批判的精神”,強調康德的理性主義,代錶瞭中國五四時期要求科學和民主的精神,這是當時講述康德的時代趨勢。(《康德黑格爾哲學東漸記》,第361-362頁)。 後來陸續纔有康德的各種著作被翻譯過來,到目前為止,我所瞭解到的國內《純粹理性批判》的譯本有以下幾種:

評分

商品本身中規中矩,還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