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中文版上册的封面为上海美专学生外景写生照片,表现的是将西方科学、现代的写实方法引入美术教育中;下册封面则是大跃进时期著名画家们到河北农村创作壁画,即以写实性的描绘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乌托邦式景观。这种图像的叙事正好寓意了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的转变过程,即从近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决之“道”的追寻探索,到新中国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器”用原则的确立,体现了当时历史语境下对“现代化”所能接受的程度――经过选择后的写实准则。
评分作为西方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早期成果,苏立文这本书的开创意义远大于其本身所涉及的问题,但他展开的议题则启发了很多这一时期美术史的研究方向,有些仍为后来学界一直关注甚至争论不休,它展开的问题、思路并不是休止符。作者以较多的章节对中国美术如何接受西方美术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正处于世纪之交,社会生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各个层面都在发生前所未有巨大变化环境当中的中国读者,一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极少数在二战前就在中国有亲身经历的,而且是尚健在的第一代西方艺术史家,苏立文一直持续关注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他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著述和艺术家的交往,并未因漫长的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中断而隔绝,或者因西方学界较长时期忽略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研究而放弃,他恒久的努力通过本书体现出其独特的意义。这种视野和跨度与同领域的西方学者,比如安雅兰,是很不同的,因为安雅兰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从未踏足中国的研究者。
评分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书籍
评分这书还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装帧古朴而典雅,留待静静品味
评分质量不错 物流超快 有活动购买更实惠 内容还是很有意思的
评分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
评分性价比不高,纹饰总结也不好,很一般。
评分作为极少数在二战前就在中国有亲身经历的,而且是尚健在的第一代西方艺术史家,苏立文一直持续关注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他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著述和艺术家的交往,并未因漫长的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中断而隔绝,或者因西方学界较长时期忽略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研究而放弃,他恒久的努力通过本书体现出其独特的意义。这种视野和跨度与同领域的西方学者,比如安雅兰,是很不同的,因为安雅兰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从未踏足中国的研究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