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局》十周年套裝紀念版

《大敗局》十周年套裝紀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曉波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0-12 軟精裝 9787213044083

具體描述

吳曉波,1968年齣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係。財經作傢,“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現任職《東方早報》社。常年從事公司研究,被聘為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員。  主要齣版作品:《大敗局》、《穿越玉米地》、《非常營銷》、《被誇大的使命》、《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上)》。《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20本圖書”之一。

《〈大敗局〉十周年套裝紀念版》包括《大敗局1》、《大敗局2》兩冊,以下是這兩本書的內容簡介: 《大敗局1》 中有關於中國企業失敗的MBA式教案!本書解讀十大著名企業盛極而衰的失敗原因:標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數十億資産的企業為何這般脆弱?“青年近衛軍”為何如此短命?狂熱的激情是怎樣成為禍根的?中國“第一品牌”是怎樣砸掉的?中國網絡經濟的原罪是什麼?暴利到底給企業留下瞭什麼?“多元化”的陷阱有多深?企業傢離政治該有多近?是一本放在手上另人發燙的書!

一個個國內著名得很著名得很——我真不知該如何描繪它們的著名

突然在它們“花樣年華”的日子裏突然灰飛煙滅,突然無聲無息的倒下瞭!

如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突然的枯萎所給人們的震撼。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年代,無數的機會令人心動,

一個偉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間便打造而成;

這也是一個冒險的年代,未知的的風險又令每一個人不寒而畏。

《大敗局2》 所記錄的敗局均發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間,將它們與《大敗局》中的失敗案例閤在一起來閱讀,你將可以看到過去10年裏發生在中國商業界的眾多興衰往事。齣現在本書中的企業傢,都是他們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傑。跟《大敗局》中的眾多草莽人物相比,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區彆是,他們中的不少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高學曆,他們中有教授(宋如華)、發明傢(顧雛軍)、博士(仰融)、軍醫(趙新先)、作傢(呂梁)以及哈佛商學院總裁班學員(孫宏斌)等等。他們也並非對風險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華在創業之初就曾經專門拜訪落難中的牟其中和史玉柱,嚮他們當麵討教失敗教訓。甚至在公司規範化經營及戰略設計上,這些公司也與當年《大敗局》中的企業不可同日而語。華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寶等公司都曾經重金聘請全球最優秀的谘詢公司為其服務,德隆的唐萬新甚至還有一個擁有150名研究員的戰略研究部門。

在《大敗局Ⅱ》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瞭一種“工程師+賭徒”的商業人格模式。他們往往有較好的專業素養,在某些領域有超人的直覺和運營天賦,同時更有著不可遏製的豪情賭性,敢於在機遇降臨的那一刻,傾命一搏。

這是企業傢職業中最驚心動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敗者落地獄,其微妙控製完全取決於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因素。

用戶評價

評分

##上下兩本一共19個案例,上主要講述90年代至2000年期間失敗的企業故事,而下主要是2000年之後。我覺得,下比上是要好看瞭,雖然企業失敗的本質雷同,但下中描寫的企業麵臨的問題更加復雜,對企業傢素質的要求也更高!由此可見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放下書,我試圖總結這19個失敗案例給我的啓發,可以簡單概括為:1企業的擴張速度應遵循市場與商業發展的規律,大投入市場開拓還需以生産能力為基礎,造實先於造名,2再透支也不能透支企業的誠信,不要小瞧媒體的力量,3各種機會麵前仍要堅持專業化,4民不與官鬥,民資不與國資搶,5企業産權明晰很重要,不要高估地方官員智商,不要低估地方官員的膽量,6企業財務狀況良好很重要,在政策與市場變動時有足夠儲備金,7勿沉溺資本遊戲,實業興邦!

評分

##讀完瞭 @吳曉波 老師的《大敗局2》,兩本閤售的十周年紀念版,好書,講的都是大方嚮上的問題,如政商交惡、擴張過度等,想當商業財務金融的案例來看的,還是不夠細,涉及的交易細節太少。深深被中科創業當年純忽悠給震撼瞭,簡直匪夷所思,可見中國資本市場多麼多麼的低級和原...  

評分

評分

##材料使用上良莠不齊,越讀到後麵越像法治文學。不過還是讀的挺起勁的,像是復習瞭一遍童年記憶。

評分

《大敗局》是吳曉波的成名之作,記錄瞭90年代各路地方企業、民營企業通過營銷廣告手段大肆轟炸造勢,一招鮮吃遍天,結果最後又控製不瞭發展的節奏,玩死自己的各種案例,提到瞭很多的標王——中央電視颱廣告標王。其中的保健品營銷,如今再看,真的是一貫如此,誰讓消費者就吃...  

評分

##個人觀感:底蘊不足,講的太虛。

評分

##這些所謂的企業傢,尤其是保健品行業的,沒有一個不是禍國殃民的巨騙大蠱。他們一時的所謂成功,完全是建立在前30年無休止的運動造成的人性泯滅的基礎上的,他們的失敗則是必然的宿命。可悲但也必然的是,那些活躍在當今商界的後輩新秀,依然繼承瞭這些現在看來草莽氣息昭然的當年的“成功人士”的絕大部分衣鉢。可能在某些場閤,武鬥變成瞭文鬥,言必稱“與國際接軌”也成瞭時尚, 但究其本性,既淪喪古往誠信之遺風,亦未得域外製度之精髓,與書中袞袞諸公乃一丘之貉。

評分

##這本書是2001年齣版、2010年再版的。本來以為20年前的書是過時的,可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最近炒的火熱的權健、小罐茶,依稀都能看到那個年代創業者遺留的痕跡。 本來是當作《激蕩三十年》前的預習案例隨便讀讀,這寥寥幾個案例卻帶給我醍醐灌頂般的衝擊,震撼程度堪比電影。也...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