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孩子

培养好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晶 祝宇清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1-5-30 平装 9787576000153

具体描述

许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人类学系附属助理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斯宾塞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学士和硕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并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完成发展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儿童发展、道德伦理、教育与家庭、社会认知、跨文化比较。研究成果发表于人类学、心理学、中国研究、东亚研究等领域的中英文期刊,包括American Anthropologist, Etho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LoS One,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社会学评论》《清华社会学评论》《广西民族研究》等,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认知机制如何共同形塑人类道德发展。

《好孩子》对上海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考察,描绘了中国社会化的信念和方法是如何对道德世界建设形成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该书稿把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创新相融合,揭示了对话和辩论的相互作用,阐明了幼儿的道德倾向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对广大家长和教师都有重要的帮助。

用户评价

评分

##华东师大出版社之于社会学人类学前沿原创研究论著的品牌丛书——“薄荷实验”系列今年推出的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著,采取心理学里的实验控制方法跟社会学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访谈与田野调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国城市的学龄前儿童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在具体研究与论述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以社会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同理心”展开研究,由“同理心”的培育细致展现儿童的道德社会化;二是细致考察儿童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教师、家长、其他照料者和同为孩子的同伴,之于儿童的不同影响,以及影响者的不同身份特点,之于影响的差异化方式与作用;三是在儿童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注重发现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其对于组织、环境与社会的反向作用。

评分

做书时想到鲁洁老师写过的一段,“人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关系、生活活动中才能真实地遭遇道德。道德不是生活的一块镶嵌物,它融入、渗透于整个生活之中”。

评分

评分

##我们往往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强加”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认为这些规范主要经由奖惩而被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应对。许晶从对一所中产社区幼儿园的田野调查中,看到了孩子在理解那些充满矛盾的外部道德规范时所展现的主体性,为我们展现了儿童不易被察觉的却既多样又共通的道德能力。

评分

##喜欢张小军老师序言里面写的:他们(儿童)作为社会道德建构的能动者(agent),不仅要践行社会之“道”,还要承受种种社会困境,为身边的生活操心。

评分

##我们往往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强加”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认为这些规范主要经由奖惩而被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和应对。许晶从对一所中产社区幼儿园的田野调查中,看到了孩子在理解那些充满矛盾的外部道德规范时所展现的主体性,为我们展现了儿童不易被察觉的却既多样又共通的道德能力。

评分

##读在六一前夜,三孩之后。儿童的心灵塑造是一个工程。之所说是工程,是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充斥着多种矛盾和平衡。要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用以妥善处理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同时又要保证成长过程中的稳健(robustness)。先别搞文件了,思考一下传递什么,怎么传递,然后持证上岗吧//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确实很有意思,探索特定文化下的心态和动机//有的省份真的要持证上岗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