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福柯找出西方社会中三类不正常的人:自古罗马时代即有的畸形人,17-18世纪的需要改造的人以及18世纪末的手淫的儿童。到了19世纪,这三类人一同被建构为“不正常的人”,成为社会的危险,也成为法律、教育、医学、精神病学的知识和权力的对象。
福柯向我们展示了规范化权力如何出现、它的形成以及它得以安置的方式。它从不只依靠一种制度,通而是过各种方式,在不同的制度中建立起来,最终在西方社会中扩展了它的统治权。
##读了本书我突然有些明白,福柯审视的对象是政府、主权者,他站在群众那边试图对抗一整个国家机器。在这方面他确实是反中心与后现代性的。但如果尝试区分主流话语和官方话语的话,那么我觉得他是不太关心文化范畴的中心的,换言之,只要那个中心文化不是涉及到权力运作。他在意的只是那些具有排他目的的官方话语,他针对的是天龙人,他站在的始终是处于(权力)弱势的那边、被排挤到边缘的那边。
评分 评分##福柯從19世纪初,精神病理学滲透司法制度,作針對個人的知识和权力技术对象: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和手淫儿童起筆,以规训化为目的的纪律來控制、分析、干预“不正常的人”。但畸形(如双性人)违背自然法律常规,讓生理变成对行为的关注,蔓生至疯癫、乱伦、同性恋。 就像在萨德看来,放荡总是与一种权力的转变联系着,畸形不仅是一种强化的暴力本性,也通过这种权力的滥用,本性得以反对自身,最终消灭人自然的理性。即疯癫导致主体资格的丧失,被编码为社会危险,其核心是顽固、反抗、不服从。 毋宁是与本能结合的想象,便有从儿童自我色情走向谋杀,从隐蔽乱伦发展至畸形吃人的谱系构建,而正是将童年作分析目标,精神病学才得以普遍化,并聚焦于身体控制和道德规训,试图使身体变得既驯服又有用,成为法律、教育、医学机构保卫社会的责任。
评分##读这本书的日子里我正好收到“利用大数据限制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乘坐高铁”的新闻,我整个人就...... 还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适合读福柯呢?
评分 评分##精神病学的权力谱系,前期她是个招摇撞骗、与别人合谋侵犯他人的婊子,后来他是个冷着脸、可以究查到你祖宗辈、拥有无限归因能力的法官。以及单细胞式家庭的乱伦合理化和欲望禁闭结合资本主义与官僚体系勾结垄断土地、生存恐慌的大背景,可以充分解释我国家庭的过份亲密、病态占有、婚姻恐惧、青年低龄化、彩礼质押等等现象 同性恋的红旗,或彩虹旗 张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坚决的贯彻着当下社会的道德行为模式,并使得这种道德规范在社会——心理——身体三者的互动中形成一整套科学评价标准,以维护司法——社会——家庭间现有权力机制的正常运转。 福柯的这本《不正常的人》可以看作上述理论的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