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1939)
詩人、劇作傢,“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領袖,艾比劇院的創建者。
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羅池
譯者、詩人,1973年生於廣西柳州,現居桂林
近年譯著有鮑勃·迪倫、謝默斯·希尼、華萊士·史蒂文斯等人作品
《當你老瞭》是愛爾蘭詩人葉芝一生的愛情詩選,選自他的詩集《路口》《玫瑰》《葦中的風》《七座森林》《綠盔》《責任》《柯爾的野天鵝》《麥剋·羅巴蒂斯和舞者》《塔樓》《鏇梯》《新作》和《譯作》。
1889年1月30日,葉芝和茉德·岡尼初次邂逅,從此開始瞭一生瞭的沉迷糾葛。
“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陽光……”
之後28年裏,葉芝多次嚮茉德求婚,卻多次被拒,直到五十多歲纔不得不與他人結婚。
茉德說:“世界會因為我沒有嫁給你而心懷感激”。
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1939年,葉芝去世,茉德沒有參加葬禮。
葉芝曾說:“我所有的詩,都獻給茉德•岡尼。”
從這些情詩中,我們可以感受那熾熱的愛意和詩情。
##翻譯太差瞭吧……
評分##讀完腦海裏一直蘊繞著《暗湧》的鏇律,或許所有的單相思都是相似的吧。 "害怕悲劇重演 我的命中命中 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其實我再去愛惜你又有何用 難道這次我抱緊你未必落空 "。讀葉芝的詩和聽這首歌心裏有同樣的隱隱的痛。 23歲的葉芝初遇萊德,"一個亮閃閃的...
評分 評分##葉芝的詩美。 這種非常美和壯烈的作品大概存在於兩種人中一種是終生渴望愛情卻不懂愛情的真諦是相處的人如葉芝,他寫的和渴望的也隻是想象中的,一旦得到纔會崩潰。 還有一種是年輕熱愛年老平靜溫柔的詩人,他們知道愛與陪伴的幸運和痛苦,像是餘光中。 我都很喜歡。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