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宗教经验种种》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用常识和心理科学的事实讨论各种宗教经验,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了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书中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具有很强的阅读性。美国宗教哲学家约翰·斯密评价说:“詹姆士的《宗教经验种种》关涉一个全球论题——东西方宗教经验的多维层面,他的生动实例加上他的精彩描述,激发了国内外好几代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
##粗略浏览,读了最后结论。作者把宗教生活归结为5个特征,前3个是超验信念,后2个是心理特征。作者对宗教经验的定义,反映出强烈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认识论倾向。从“个人宗教”实在性与“客观科学”抽象性之间的张力出发,作者讨论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批判了宗教遗俗观背后的科学本质主义。用化约论的方法,试图抛开宗教思想部分,而就情感和行为给宗教经验下一个最小公约数的定义,这个研究只关心宗教经验对个体的影响,不关心宗教范畴里的神秘部分。但是在讨论到经验真实性时,又不得不触碰到超验领域,对此作者的态度还是化约论地“求证”最小公约数。其实,实用主义也好经验主义也罢,这又何尝不是詹姆斯自己的宗教。最后一段表白,真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二分,以及作为超越的额外信仰尤为淋漓尽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宗教信仰植根于潜意识的情感需求。 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詹氏《宗教经验种种》在西方已经成为经典,中国学术界还缺少重视。虽然上世纪唐钺先生已经译出,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研究者寥寥。现今,新建君发大志愿重译之,以为当下语境读者之需,还写出长篇学术导言,难得也。詹氏不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