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為什麼會破産

國傢為什麼會破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瑞·達利歐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引言
第一部分 大債務周期概述
1 大債務周期概述
2 用文字和概念闡釋其機製
3 用數字和方程闡釋其機製
第二部分 導緻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破産的典型演進路徑
4 典型演進路徑
5 私人部門與中央政府債務危機(第1~4階段)
6 危機蔓延至中央銀行(第5~6階段)
7 上一場大債務危機消退,新均衡達成,新周期開啓(第 7~9階段)
8 整體大周期
第三部分 迴望過去
9 1865—1945 年概述
10 1945 年至今的大債務周期簡要迴顧
11 1945—1971 年的掛鈎貨幣體係(硬通貨體係)
121971—2008 年的法定貨幣與由利率驅動的貨幣政策
132008—2020 年的法定貨幣與債務貨幣化
14自 2020 年起的疫情與大規模財政赤字的貨幣化
15 1945 年至今的中國大周期概述
16日本案例及其啓示
第四部分 展望未來
17 我的指標揭示瞭什麼
18 我的“3%三部分”解決方案
19 我眼中的未來
緻 謝
譯後記
審校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這本書是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站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的重要節點,針對迫在眉睫的債務問題與貨幣體係崩潰危機,對世界提齣的關鍵警示。通過對過去100年間35個貨幣市場的研究,他創造性地總結瞭人類曆史反復上演的“大債務周期”及其發展必經的五大階段,並進一步指齣,正是債務/貨幣體係、國傢內部政治、地緣政治、重大自然事件、重大技術突破這五大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動瞭世界和平與繁榮、衝突與蕭條的整體秩序變化。

從《原則》《債務危機》《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到《國傢為什麼會破産》,瑞·達利歐始終緻力於探索事物變化背後那些永恒而普遍的力量。在他看來,無論是個體的生活與工作、組織機構的運行,還是國傢與社會的興衰,都隻有理解其運行規律,纔能更好地發展與進化。在這本書中,達利歐探究的是信貸、債務對經濟、政治乃至國際秩序的周期性影響,他不僅直觀地展現瞭債務是如何導緻國傢陷入破産乃至政體崩潰等危機的,更給齣瞭“和諧地去杠杆化”的重要財政策略。更關鍵的是,達利歐在通過本書告誡世人,我們必須重視經驗與規律,不能因曆史上的重大危機從在未有生之年齣現過就輕視瞭其深層力量,因為它們很有可能即將發生。

結閤50多年的全球投資實踐,達利歐以宏大的曆史視角、嚴謹的數據分析在本書中搭建瞭一套應對債務危機與大周期的框架,並提供瞭客觀且具體的解決方法,以幫助政策製定者、企業傢、投資者,以及每個深處時代洪流的個體,掌握不變的原則,以應對永恒的變化。

用戶評價

評分

##跟著陳鳳馨的節目找來讀的。 讀文史書籍那麼多年以後,逐漸開始以簡馭繁,總以“誰乾誰拿誰付賬”的眼光檢視各種書籍,以此來捕捉作者的真意。 用這個眼光看達利歐,會發現他是個聰明人,也是個好人。因為他有話直說,實話實說。 “資源錯配”、“效率低下”之類的經濟學術語都是對掠奪的遮掩,“國傢理性”“閤法性”都是對暴力的粉飾,“信用貨幣”“央行”都是轉移財富(勞動成果)的工具。 魯迅從仁義道德裏看齣吃人也就是這個意思。 馬剋思喜歡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因為他是個盜火者,恩格斯喜歡馬基雅維利,因為他也是盜火者,達利歐大概是這個時代金融集團的盜火者。

評分

##建立認知模型永遠會麵臨內涵與廣延如何平衡的矛盾。Dalio打造普適性原則的執著,或使其模型愈發趨於精密,在若乾場景中錶現齣較強的解釋力,但基於目的的差異,達式理論更偏嚮於一種投資策略的底層邏輯的自我建構而非整體性的突破:1.“五力”模型中側重“貨幣/債務/經濟”,政治性因素挖掘不足;兩者間在驅動、存續、施力及邊界等方麵有著更為復雜的關係需要厘清;2.模型建立的角度和初始立場,決定瞭其有限性與特定性;然特定必有限,場景必特定。但場景無窮變化,無時不變,其變速永遠不與認知同步,故緻建模者起步即置於“不可說、言必錯”的境地。若仍堅持既定的原則及其堆疊起來的模型,注定是條不歸路!為此,與其闡述國傢為何破産,不如探討認知如何在注定的周期性“破産”中如何得以重生……

評分

##核心還是生産力。新的秩序能不能續上。

評分

##建立認知模型永遠會麵臨內涵與廣延如何平衡的矛盾。Dalio打造普適性原則的執著,或使其模型愈發趨於精密,在若乾場景中錶現齣較強的解釋力,但基於目的的差異,達式理論更偏嚮於一種投資策略的底層邏輯的自我建構而非整體性的突破:1.“五力”模型中側重“貨幣/債務/經濟”,政治性因素挖掘不足;兩者間在驅動、存續、施力及邊界等方麵有著更為復雜的關係需要厘清;2.模型建立的角度和初始立場,決定瞭其有限性與特定性;然特定必有限,場景必特定。但場景無窮變化,無時不變,其變速永遠不與認知同步,故緻建模者起步即置於“不可說、言必錯”的境地。若仍堅持既定的原則及其堆疊起來的模型,注定是條不歸路!為此,與其闡述國傢為何破産,不如探討認知如何在注定的周期性“破産”中如何得以重生……

評分

##忠言逆耳啊,終有一天美國人民會明白的。

評分

##花瞭一整天時間看完英譯中版本,想必中文版15/16章節應該刪減不少,不過也足以看齣老外對中國認知的思想鋼印有多重。整本書看個大概即可,很多內容感覺有點囉嗦,核心都在第二部分。展望部分不要太認真

評分

##花瞭一整天時間看完英譯中版本,想必中文版15/16章節應該刪減不少,不過也足以看齣老外對中國認知的思想鋼印有多重。整本書看個大概即可,很多內容感覺有點囉嗦,核心都在第二部分。展望部分不要太認真

評分

##瑞·達利歐分析大債務周期框架: 1、大債務周期:(1)穩健貨幣階段;(2)債務泡沫階段(債務驅動經濟擴張、債務增長超過收入的償還能力、債權人失去信心、拋售壓力加劇、推高利率、進一步增加債務負擔);(3)危機頂峰(央行被迫乾預-印鈔擴錶/買債/量化寬鬆、死亡螺鏇、貨幣貶值加速、信心喪失、被迫進行債務違約/重組/貨幣化);(4)去杠杆化階段(痛苦降低債務負擔、調整到與收入相符水平、重啓下一周期) 2、決定世界的五大力量/危機:(1)債務/信貸/貨幣/經濟周期;(2)內部政治社會秩序;(3)外部地緣政治衝突與秩序重塑;(4)自然災害;(5)技術變革;(6)五大力量相互影響構成整體大周期 3、案例分析:美國、中國、日本;美債危機解藥(赤字率3%、減支、增稅、降息);主要國傢均處於大周期後期+無序周期

評分

##公司高管薦書,下午粗讀瞭一遍,有收獲的。 第8/15/16章節可精讀: 8總結整個大周期,宏觀視角很重要,有時不能過於關注細枝末節。多瞭解曆史很有用。 15中國篇,16日本篇,中國跟之前日本發展趨勢很像,有藉鑒意義。當然對我們個人而言,基於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多元資産配置很重要,多關注一下黃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