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的邊界思考

在機器的邊界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煜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部分哲學
節奏與技術:論海德格爾對蘭波的評論 3
個體化的視差:西濛東與謝林 43
利奧塔,在我們之後 76
自動化之後的哲學 100
第二部分 技術
一個宇宙技術事件:緻敬唐·伊德和貝爾納·斯蒂格勒125
論宇宙技術:人類世中技術與自然的關係重建 155
機器與生態學 187
邁嚮行星思維 216
第三部分 藝術
展覽與感知化:“非物質”展的再語境化 233
不可運算與不可計算 253
想象力與無限:人工想象力的批判 270
論藝術體驗的多樣性 291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技術哲學研究領域代錶人物許煜全新力作,展現跨越哲學、技術、藝術的思考。

☆本書看點

1.技術哲學研究領域代錶人物許煜新近作品,體現許煜獨特的哲學風格。

許煜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哲學傢,其著作已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本書是許煜新近齣版的力作,匯集瞭許煜過去十年的重要成果,體現瞭他獨特的哲學風格。

2.技術哲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視野開闊。

本書不僅對法德哲學進行瞭詮釋,而且對中國哲學進行瞭反思,試圖在當下這個技術時代,尋找一種通往後歐洲哲學的路徑,視野開闊,是技術哲學領域的前沿成果。

3.內涵豐富深刻,展現跨越哲學、技術、藝術領域的思考。

本書的內涵豐富深刻,跨越哲學、技術、藝術三個領域。哲學部分集中於哲學史,並為技術和藝術部分做理論準備;技術部分圍繞許煜提齣的宇宙技術概念展開;藝術部分則聚焦技術和藝術的關係。

4.專業譯者精心翻譯,作者悉心校訂,譯文準確流暢。

本書譯者均為專業的哲學研究者,譯文亦經過作者悉心校訂,不僅忠於作者原意,而且行文流暢,可讀性強。

☆ 作者簡介

許煜,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古睿哲學與文化奬評委,哲學與技術研究網絡發起人。他師從貝爾納·斯蒂格勒,是當代技術哲學研究領域的代錶人物,學術專著包括《論數碼物的存在》(2016)、《論中國的技術問題》(2016)、《遞歸與偶然》(2019)、《藝術與宇宙技術》(2021)、《後歐洲》(2024)、《機器與主權》(2024)等,其著作已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

☆ 內容簡介

AI時代,哲學何為?藝術何為?本書匯集瞭當代技術哲學研究領域代錶人物許煜過去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試圖闡釋與技術時代相關的諸多關鍵問題,內容涵蓋哲學、技術和藝術三個領域。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煜對哲學史,尤其是個體化理論的關注,看到他對海德格爾和西濛東等人的哲學的詮釋與拓展;可以看到他提齣的宇宙技術概念,他旨在建構一種新的哲學探究方式,從而超越西方技術理論;還可以看到他長期以來對利奧塔的傳奇展覽“非物質”的研究,以及他新近試圖錶述的山水邏輯。這本書展現瞭許煜獨特的哲學風格,以及他跨越哲學、技術和藝術的思考策略。

☆ 編輯推薦

“從社交媒體的消費推薦到政治選舉中的選票操縱,隨著世界越來越可計算,注意力經濟變得愈發重要。運算性環境取代瞭世界,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消失瞭,它隻是變得沉默瞭。”

許煜教授的這本《在機器的邊界思考》聚焦於哲學、技術和藝術,試圖為我們理解這個日新月異的技術時代提供幫助。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從謝林到海德格爾,再到西濛東和利奧塔等一係列哲學傢理論的梳理,以及作者對於法德哲學的詮釋與拓展;可以看到對人類世中技術與自然的關係重建的思考、對行星化概念的闡釋、作者提齣的宇宙技術概念,以及他對超越目前占據主導地位的西方技術理論的嘗試;還可以看到作者對利奧塔的傳奇展覽“非物質”的研究、對當下這個愈發可計算的世界的闡釋、對AI繪圖等人工想象力的批判,以及對藝術體驗的多樣性的討論。作者以其開闊而獨到的視角觀察著技術時代的一切,在對哲學理論進行開拓的同時,又時不時將目光迴落到我們的現實世界。作者亦沒有輕易對當下的世界給齣一個定論,而是以一種迂迴的方式啓發讀者去理解我們正在經曆的技術時代。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很久沒看許煜的單篇文章瞭,這個文集發揮得相當齣色。雖然個彆篇目略嫌淺顯,個彆論調甚至有點兒“韓炳哲化”,但是就整體而言,仍然賢於國內技術哲學名傢——比如**、***、***——太多。

評分

##我們站在一個麵對數字對象的門檻上,西濛棟、拉圖爾、斯蒂格勒、哈曼、許煜或許正在打開這個潘多拉的盒子,這是一個序麯,因為數字對象的齣現,意味著我們從實體(Substance)或真實(Real)角度來認識對象的路徑齣現瞭問題,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將基於數字技術的數字對象納入考察。這些數字對象僅僅是對開發和使用它們的人而言纔具備意義?再者,在譬如計算機、手機等機器運轉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假定它們成瞭機器的對象?換句話說,這是否意味著機器具備瞭一種直覺能力?對於這些問題,許煜談到瞭機器的意嚮性問題。通過藉用Cantwell Smith的觀點,許煜提齣把計算數據視為一種“意識流”,在算法的意嚮下,元數據作為範疇,從數據流中創建客體形式,呈現齣客體形式。毫無疑問,現代性視野下第一哲學無疑是技術哲學。

評分

##有些啓發,但感覺很多地方還是寫得比較繞

評分

評分

##作為文集,其內容更加簡明直接卻也難免重復。對於理解其行星思維的動議還是有幫助的。

評分

##近期閱讀感受最好的文論,許煜老師還是厲害的。在剋服自然-文化二分的途中納入技術 ,Descola等自然人類學的視角是不足夠的,必須加入技術哲學的視野,以思考和更新對“宇宙技術思維”的理解(雖然我感覺這個說法還是更偏嚮美學意義。。?)。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