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卧底揭露美国社交媒体厌女风潮
·匡正被顺直白男误用的古典文献
◆ 内容简介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两个选择:“吞下蓝药丸——故事结束,你从床上醒来,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吞下红药丸—— 你留在这个乐园,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记住:我提供的只有真相。”
在美国第五大网站Reddit上,最有影响力的男性论坛的名称就是“红药丸”(The Red Pill)。它的成立标志了网络厌女的全新阶段——他们不仅嘲弄和贬低女性,也同样相信,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尤其是异性恋的白人男性正在遭受女性的压迫。
他们运用古典形象、古典学著作来推动白人种族主义的宣传,认为自己是智识权威的捍卫者,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继承者。
社交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民主化,但它也为那些持有反女权观念的男性创造了机会。社交媒体已经把厌女症抬到了暴力和恶意的新高度。
◆ 专业评论
这本令人不寒而栗的书讲述了“另类右翼”以希腊语和拉丁语经典的权威性为依托,在网上大肆传播的嘲弄、厌恶女性、种族主义和不良历史。扎克伯格在这本重要而及时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我们需要在古代和现代世界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更具批判性的、不那么舒适的关系。
——艾米莉·威尔逊,著名古典学者,《奥德赛》英文译者
扎克伯格将红药丸网络社区描述为互联网的一角,由男性权利活动家、另类右翼、搭讪艺术家以及被称为“男行其是”的性厌恶社区所主导……几乎所有这些子群体都将古典文学用于自己的目的。
——《大西洋时报》
探讨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如何被当今的反女权主义思想家利用和滥用。
——《时代》杂志
##如果不改这个汉语书名我给它的评分也许会稍微高一点点,但也到不了四星,主要是作者研究方法的问题。之所以说改书名的问题是因为现在的书名给人的印象是“本书研究了作为一个整体的红药丸运动”(本书显然不是这样的作品),但实际上它研究的是“为什么美国(一部分)红药丸运动者着迷于运用古典学”。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也不足以令人眼前一亮,因为粗暴回答一句就够了:“诉诸自古以来是意识形态发明家们的常用武器”。如果要说“性别研究”,各类“男性主义”的确需要研究,哪怕再厌男的人,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敌人”。我搜了下豆瓣,目前名字里包含“红药丸”的中文书除了本书只有一本“泡妞学”,实际上欧美从批判视角研究这个问题的专著也不多,遑论东亚世界,期待后续有更高质量的作品。另外,译者古典学还行,汉语略差,笔记已吐槽,不详论。
评分原版的名字更加直接明了,“不死的老白男”。读的时候会明显有两个很粗暴的直接感受:1)后面长长的术语表,会让人感慨性别主题讨论中的“黑话”如此多;2)当中引经据典的分析,会很容易让人感慨“你们厌女可真‘高级’”。作者似乎没有选择更加通俗地表述,或引证更多的示例来触碰这里的讨论;而是在两百页左右的篇幅,毫无保留地释放、对准所有古典文本。读完之后搜索Donna名字,弹出的sibling…更是关上书本后的不可置信。【2024 #47】【文景·日心说 #3】
评分 评分 评分##有些批评还可以,文本分析没什么启发性。 挑衅性显然大于严肃性,下论断快而烈,读来确实痛快,不太经得起细想。 大众化的快餐读物,不值得这个价。
评分##是博士论文,深度和学术上的出色,跟两三年前看的《乐园之丘》有得一拼。但是没什么生活经验的读者看看就算了,毕竟这是个研究,个别性比较强。
评分##在书店看的,名字有点激烈,鬼使神差翻开目录想看看到底讲的什么,结果被第三章吸引住,一口气看完了,关于QJ的阐述,除了从男性从权利角度等的阐述,其实也可以从女方角度出发,思考和洞察应该可以更进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