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福尔克·乌尔里希(Volker Ullrich)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
序幕:1945年4月30日
希特勒在地堡的终结——进攻帝国国会大厦——占领慕尼黑——“巴伐利亚自由行动”——解放达豪集中营——任命海军元帅邓尼茨为希特勒继任者
1945年5月1日
尝试单独与斯大林谈判失败——邓尼茨政府纲领和最初举措——公开希特勒之死的消息——戈培尔一家自杀——从帝国总理府突围——自杀潮:代明事件——“乌布利希小组”在柏林——维利·勃兰特和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斯德哥尔摩
1945年5月2日
对希特勒之死的反响——柏林投降——抢劫扫荡——“乌布利希小组”的工作——寻找希特勒的尸体——苏联对于希特勒之死进行的“猜谜游戏”——在意大利的C集团军局部投降——德国军事形势——邓尼茨政府总部迁往弗伦斯堡——韦恩赫尔·冯·布劳恩等火箭研究专家被捕——维克多·克伦佩雷尔在下贝恩巴赫:与美国人的第一次相遇
1945年5月3日
各占领区司令官在弗伦斯堡会谈——汉堡不战而降——吕贝克湾的悲剧:“开普艾柯纳号”沉没——“匿名者”日记:柏林大规模强奸——与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关于在德国西北地区局部投降的谈判
1945年5月4日
签署在德国西北部、丹麦和荷兰的局部投降书——更多的德国军队局部投降——占领上萨尔茨堡山——在希特勒的山庄:李·米勒和克劳斯·曼——阿登纳被任命为科隆市长——废墟中的日常——作为战俘的赫尔穆特·施密特——“莱茵草地营”——汉斯·弗兰克被捕——达豪“特殊囚犯”获得解放
1945年5月5日
“帝国临时政府”成立——布拉格起义——“疯狂驱逐”开始——艾森豪威尔对“流离失所者”的号召——强制劳工的命运——遣返“流离失所者”——犹太“流离失所者”——解放毛特豪森集中营:西蒙·维森塔尔
1945年5月6日
冯·弗里德堡和约德尔在兰斯的谈判——解除海因里希·希姆莱职务——黑尔姆布雷希茨死亡行军——“第三帝国”末期的死亡行军——布雷斯劳要塞投降——德国人被驱逐出布雷斯劳——在汉诺威重建社民党:库尔特·舒马赫——波兰装甲师挺进耶弗尔
1945年5月7日
在兰斯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玛琳·迪特里希在卑尔根-贝尔森——不一样的迪特里希姐妹——阿姆斯特丹最后的屠杀——德国占领军在荷兰——弗兰克一家的命运
1945年5月8日
在柏林-卡尔斯霍斯特重新无条件投降——邓尼茨政府下台?——最后的德国反抗势力停火——“干净的国防军”传奇诞生——保护阿尔陶塞盐矿里掠夺来的艺术品——约瑟夫·特博文在奥斯陆自杀——德国占领军在挪威的统治结束——庆祝胜利:欧洲“胜利日”
后记
1945年5月8日:崩溃还是解放?——邓尼茨政府的垂死挣扎——巴特蒙多夫审讯营——对纳粹岁月的抗拒和排斥——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对许多德国人来说,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死亡与1945年5月7~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之间的那些日子是“时间仿佛停滞”的“零点时刻”。“战争即将结束,但和平尚未来临”很好地描述了他们生命中这个深刻的转折点。

在邓尼茨政府逃往弗伦茨堡时,盟军正在持续推进。柏林投降,火箭专家韦恩赫•冯•布劳恩所在的陆军C集团军在意大利被捕。自杀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大规模的强奸比比皆是。最后的死亡行军、野蛮驱逐、隐姓埋名的纳粹高官、集中营解放……作者描写了柏林、代明、汉堡、布拉格、布雷斯劳、阿姆斯特丹等多个城市在这八天的生死时刻,多角度书写了这个浓缩了无数矛盾的历史转折点。

【编辑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和希特勒传记作家,福尔克尔•乌尔里希从历史的微观图景和马赛克中拼凑出一幅“第三帝国最后八天”的全景图,读起来扣人心弦。在以天为单位的篇章布局中,宏观与微观视角结合,不断穿插个人故事和地区历史,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正在崩塌的世界,一个充满了戏剧性和希望、暴力和恐惧的世界。

本著作极富阅读价值的一点在于,它依据档案、日记、书信、演讲等资料,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心理,并指出,只有清楚那种物质和道德上的破坏程度,才能理解5月8日发生之事是多么难以想象,而德国后来的反思历程又是多么艰难、漫长。

许多历史见证者,无论是作家托马斯·曼、鲁斯·克吕格,还是记者/评论家艾里希·凯斯特纳、威廉·夏伊勒,抑或历史学家齐格弗里德·凯勒,还有后来的政治家维利·勃兰特、康拉德·阿登纳、赫尔穆特·施密特、特奥多尔·豪斯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记录下了一种普遍的五味杂陈:对元首之死的无动于衷、被抛弃的愤怒、失去家人的悲痛、死里逃生的庆幸、对胜利者复仇和前途未卜之担忧,以及理想主义多次遭滥用、信仰无数次崩塌后的空虚感……但同时,很少有人为纳粹罪行感到羞耻、悔恨,人们对占领区胜利国代表卑躬屈膝地顺从,以麻木又近乎顽强的状态勤奋地清理废墟、进行重建,俨然一种“身体和道德上的残废和畸形”。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以引人入胜的写作方式最大限度还原了1945年4月30日至5月8日期间,纳粹德国在大势已去之时,国内不同群体所作所为,将希特勒追随者的顽固不化、帝国内抵抗者的重见曙光、普通人的悲惨遭遇与不知所措、盟军间的精诚合作与暗生嫌隙呈现出来。所选史料精准、说服力强,回首纳粹道德沦丧暴行之时,深感和平来之不易。

评分

##用来作德汉对照的

评分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拥有着自由的幸运,但是我们也明白,也许某一天这幸运就不复存在。希特勒也曾经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幸运的神话,作为元首的他以为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掌控人民和国家,但最终的结果证明,没有人可以成为神话,得不到民心的强硬管制最终会引起强大的反抗。

评分

##从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到5月8日在柏林补签受降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私人回忆录与日记,展现了当时社会各层面的图景。十分引人入胜,并想去看邓尼茨元帅回忆录(有阴谋论说一定是海军元帅偷运了一些高层去南美)。 苏士兵冲进德国人家里,发现了地窖里堆得满满当当的各色罐头,愤怒道:你们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来抢我们!简直是灵魂之问。 战争是一场庞大的生存游戏。活下来的德国人想把自己从罪恶感中摘出去往前看,但那些死去的魂灵不会放过他们。

评分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拥有着自由的幸运,但是我们也明白,也许某一天这幸运就不复存在。希特勒也曾经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幸运的神话,作为元首的他以为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掌控人民和国家,但最终的结果证明,没有人可以成为神话,得不到民心的强硬管制最终会引起强大的反抗。

评分

##一天半的时间读完,行文相当流畅,对纳粹覆灭前德国的方方面面也都兼顾的比较完整。

评分

##可以看做是《帝国的毁灭》的后续,看过多遍这个影片的我感觉无缝衔接。书中描述了上到邓尼茨下到普通平民的生活。从上层来看,海军元帅邓尼茨接过国家元首的位置后,一直就想奉行西线投降,动线抵御苏联的计划,但是现在不同于腓特烈大帝时期,盟国看穿了邓尼茨的伎俩,迫使德军无条件投降。当盟军俘获了这些大人物之后,制定了政策的大人物都一口咬定自己毫无罪行,甚至在羁押的地方戈林和邓尼茨为了座位的顺序还打了起来。下到平民,在盟军进驻后,瞬间去纳粹化,仿佛纳粹从没存在过,前后八天的时间,就消除了五年的痕迹,不得不让人感慨历史的有趣。

评分

##7分。比较平。

评分

##从战败国到战胜国,从高层到底层,各个民族群体在这八天里的芸芸众生相。有些故事在《野蛮大陆》里读读到过,有些则进一步刷新了认知,比如冯•布劳恩和施佩尔的黑历史。“风能够把外套翻转到什么程度,人能够信任别人到什么程度”。战争对人性的毁灭在这本书里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得以展现,无关胜败。愿世界和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