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由于德国面临失败,希特勒把第三帝国最有价值的囚犯集结起来,将他们作为人质,以展开对盟军的最后一战;并命令如果军事局势恶化,将处决全部139名囚犯。囚犯中包括欧洲总统、总理、将军、英国特工,以及德国反纳粹神职人员、社会名流,1944年7月炸弹事件中协助刺杀希特勒的官员和囚犯家属。
于是一场紧张而致命的行动开始了。囚犯们为逃亡进行的种种谋划、党卫队和国防军之间的对峙、美军的疯狂营救……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在明暗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博弈。
本书首次披露了许多未经发表和曾被忽视的信息,综合许多碎片信息,逐渐拼出了这个"二战"中令世人震惊和着迷的故事。
##无聊的书,可以随便看看。
评分##史陶芬伯格家里竟然这么多人活了下来
评分##战争,会让人堕落,即使是曾经对世界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神学家等上流人士,也会因为战争而堕落,也会因战争而被显露出最真实的一面。
评分##三星半。精英人质历险记。2.5倍速。
评分##浩如烟海的二战历史书籍中又一新的切入点,有点意思。
评分##史陶芬伯格家里竟然这么多人活了下来
评分纳粹的书虽然在不断引进,切入点也日趋猎奇,但是都不是什么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的佳作,无非是一遍一遍单调地重复着广为人知的既定事实:纳粹是恶魔,他们杀人放火————迫切希望停止挖掘纳粹题材的商业出版剩余价值(在当今出版界如此沉重的压力下,纳粹题材好像逐渐变成了灰色地带里最正确最安全的一个,由此引来的炒冷饭和商业炒作值得反思)
评分##黎明前的黑暗总是静悄悄的,尽管过程很漫长,但终究会来临。今天的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去感受那些在纳粹集中营中或被折磨致死,或经历非人虐待依然奇迹般存活下来的那些人的切肤之痛。人类命运与战争是休戚相关的,战争也给了现代人诸多反思。或许,今天的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牢记历史的教训,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评分##不知道编辑是怎么审核的,文学也就算了,历史书审核能不能严谨一些?书中有好几个错误,基本上都是年份的。尤其是最后的一个关于死囚名单中的,一个囚犯出生于1881年,死于2972年,好家伙咱们都活不到那时候,成了活了一千年的老精怪吗?原本挺好的历史书看的有些郁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