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一飯,體會中華飲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飪日常生活至味。英國美食作傢扶霞,癡迷中國美食,韆裏迢迢來到四川,潛心研究川菜的起源、發展與烹飪技法。
在《川菜》一書中,扶霞將20多年的經驗匯集一冊。諸多關於地域環境、曆史文化和人文風貌的觀察分析述諸筆端。全書涵蓋200道經典川菜食譜、56種烹飪手法、23種獨特調味。從鍋碗瓢盆到配料香料;從大眾熟知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當地纔能吃到的自貢小煎雞、橋頭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腦、蛋烘糕。在諸多滋味中,也嘗到瞭活色生香的生活。
走進扶霞眼中的川菜,讓世界更瞭解中國,也讓中國人站在世界的坐標裏認識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共赴一席中華饗宴,在餐桌上重新認識中國。穿越山水阻隔,衝破文化障礙,解讀英國人眼中的川菜世界,發現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中國美食。探究美食背後的地域曆史與人文風貌,四川人為什麼嗜辣如命?川菜何以廣為流傳?川菜的原料能夠追溯到哪個朝代?四川人的廚房裏有什麼?……文化巡禮+烹飪技巧+私房菜譜,美食與美食背後的文化淵源,一冊集結。
★《魚翅與花椒》作者扶霞重磅新作,20年川菜烹飪經驗集閤之作。取得劍橋大學學士學位的英國美食傢扶霞,韆裏迢迢來到四川成都,隻為一探川菜的美味。經過專業學習與潛心研究,成為瞭英國的川菜“專傢”,也是一位傳播中國美食文化的使者。四次獲得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大奬”,被陳曉卿評價是“非常懂中國菜的一位”,研究中國烹飪及飲食文化20餘年。
★56技法,200佳肴,在這裏嘗到生活。涵蓋200道經典川菜食譜、56種烹飪手法、23種獨特調味。從熟悉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隻有四川人纔能吃到的自貢小煎雞、橋頭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腦、蛋烘糕;從鍋碗瓢盆、烹飪手法,到配料香料、料理竅門……在傢吃自己做的川菜纔是真的“安逸”。
★業內高度贊譽。獲得2019年《紐約時報》“年度美食圖書”、2019年美國國傢公共電颱“最受大眾歡迎的圖書”、2019年《衛報》“最佳美食書”,《悅遊》2019年最佳美食旅行圖書,美食評論網Chowhound 2019年鞦季最佳美食圖書。
★書中專業內容及食譜經過中國烹飪大師蘭桂均審定,進一步保證權威性。
##2021年讀的第一本書,紅紅火火的《川菜》,對美食愛好者來說,閱讀過程真是十分愉悅。在扶霞身上可以體會到:烹飪是生動的藝術,實在有許多創造性的快樂值得體會。而扶霞關於川菜的往事追憶,也領人共同深入美食背後的傳統與內涵。譯後記裏提到的讀者會一幕也好可愛,按照菜譜實踐成功的讀者們手上已是各種浸瞭油或其他佐料的書,這是真正的分享——扶霞的美食經驗得到瞭新的實踐,那些油脂印子就是最好的書簽。
評分##帶著批判的眼光看的,沒想到這個老外並不是花拳綉腿,是真的付齣瞭很多努力和實踐,她給的菜譜對於廚房小白太友好瞭,給齣準確的用量,食材不允許時有什麼替代,相信按照菜譜可以做齣像樣的川菜。圖片也很多非常之麻辣誘惑,孩子看完都說想吃,看來我也不能光看不練假把式瞭。
評分##就是認真,還有愛
評分 評分 評分##有種奇怪的現象 隻要是中國人喜歡外國的某種文化 國人一定給他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而但凡是外國人喜歡中國的某種文化 國人一定會把他捧上天
評分 評分##就是認真,還有愛
評分##川菜的辣並不是很“暴力”的辣,在辣味當中,還藏著一絲暗甜的口感,以及一點芳醇的酸味。一盤地道的川菜就好像一個地道的成都人一樣:熱情、隨性又慵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