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閤錢锺書的生平、著作,以及作者與其多年交往論學的過程,嘗試解讀錢锺書的生活世界和學術世界。全書分為內外兩篇:內篇論述“錢锺書的自我”, 參考心理學理論,闡釋錢氏之自我意識、自我認同、自我剖析、憂患意識,以及內心的價值觀;外篇從哲學、文學、詩學、史學分論“錢氏學術境界”,或稱之為“微世界”。作者以史傢筆法,探究錢氏其人其學,深度與立體地揭示瞭一代學人錢锺書的精神世界與學術思想。
##與傳統傳記相比,槐聚“心史”亦為“新史”,但是否“信史”,有待讀者檢閱。內篇心理學與錢氏生平彌閤略顯牽強,外篇哲學、史學兩章恒以錢氏隻言片語與當世西方哲、史兩門之大學者的思想、觀點印證發明,反令人疑惑錢氏哲史兩造的真實成就。汪榮祖自任錢氏“知心”,以心傳史,畫龍畫蛇、點睛添足,恐不免見仁見智。“心史”一詞其來有自,南宋遺民鄭思肖(號所南)心係故國,入元後作《心史》以鐵盒封函埋於蘇州承天寺井中。陳寅恪對此頗為感喟,在《論再生緣校補記後序》中說,“所南心史,固非吳井之藏;孫盛陽鞦,同是遼東之本……知我罪我,請俟來世”,對弟子蔣天樞又說,“孫盛陽鞦海外傳,所南心史井中全。文章存佚關興廢,懷古傷今涕泗漣。” (《廣州贈彆蔣秉南》)若以燭照幽微之心麯而言,無疑陳寅恪比錢鍾書更適閤作為“心史”的傳主。
評分##對熟悉錢先生其人其書的讀者來說,此書無多驚喜,真不如影印書信並加注釋來得好。前三個微世界,把錢說復述一番,亦步亦趨,特彆乏味,史學本色當行,纔有點自傢研究心得。汪先生為錢先生做的辯護,大體可從。當年範旭侖的批評之處,好像都修改過瞭。
評分 評分##與書無關,想起大四時寫畢業論文,崔師專門請汪榮祖先生到辦公室與我長談近兩小時,從題目到材料均提齣不少建議,令我感懷至今,也讓我誤以為所有老師都和崔師與汪先生一樣溫和可親。今昔對比,不免難過。
評分##前半部分是錢鍾書的心理史學分析,後半部分是運用史學理論對錢鍾書思想的闡發
評分尚可一讀,但也確實不好說。最有價值的應該是引用的書信和記錄的談話,可見中書君對於自己某些著作的態度,還有使用方法的剖析,比如說老莊禪宗及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而非唯物辯證法,以及自詡域內最先引用紹介狄爾泰的曆史理論等等。另、下編從史學角度進行解釋,亦尚屬當行,或從《史學九章》挪移而來?但一書之中,有弁言、有導論,有復有外編之前言、後語,又有一書之結論,疊床架屋。上編中套用心理學理論進行解釋,其實不過一傳記而已,用老錢的話說,未能如鹽入水,盡成眼中金屑,悉數刪去亦無妨。下編分哲、文、詩、史為著述作提要,亦難免點金成鐵之譏,唯撮述英文論文內容,不為無助耳。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