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钱锺书的生平、著作,以及作者与其多年交往论学的过程,尝试解读钱锺书的生活世界和学术世界。全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论述“钱锺书的自我”, 参考心理学理论,阐释钱氏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自我剖析、忧患意识,以及内心的价值观;外篇从哲学、文学、诗学、史学分论“钱氏学术境界”,或称之为“微世界”。作者以史家笔法,探究钱氏其人其学,深度与立体地揭示了一代学人钱锺书的精神世界与学术思想。
##所谓“心理学”解读,未免生搬硬套。
评分##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关于钱钟书研究的一本新书,通过对于钱钟书生平和作品的梳理,并结合作者本人跟钱的交往经历,从自我与微世界这两个层面,展开对于钱钟书的论述分析。这两个层面中,前者主要基于心理学方法展开,探讨钱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后者主要基于文本分析和中西比较分析的方法展开,探讨钱的学术与精神文化世界。全书的论述,交融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始终从一手材料出发,论从史出而非以论先行。无论是全新的研究视角,还是对于史料的诸多有新意的解读,都让人印象深刻。值得推荐。
评分 评分##一大半内容是介绍钱钟书作品中的内容,关于钱钟书生活的内容不多,且基本没新的材料
评分##比附心理人格分析云云故不足论,但内外两编,一论其人,一论其学,读来会发现钱锺书先生的文化观念是沟通学术与生活两面的,或者说他本就无所谓区分学术与生活。根本上,钱先生是视文化为本位,早熟、聪慧、洞察、深刻,自然涵养了学人冷眼一切的文化以外的逐名争利的现实闹剧。而也正因文化本位,使得他在生活中养成了极度自尊的个人主义,亦或谓对敏感于文化的人的绝对尊重。这些是他的立世原则,亦是俗世指摘的标靶。汪氏的语言或显啰嗦,但累年交往而生的特有的同情的理解,使得其发论常有通达的认识。第七章尤佳,想钱氏二十识见与博览,自省不觉发汗。钱氏讲理论,亦致力沟通中外古今,物物而不物于物,今之学人尤足当鉴。
评分##比附心理人格分析云云故不足论,但内外两编,一论其人,一论其学,读来会发现钱锺书先生的文化观念是沟通学术与生活两面的,或者说他本就无所谓区分学术与生活。根本上,钱先生是视文化为本位,早熟、聪慧、洞察、深刻,自然涵养了学人冷眼一切的文化以外的逐名争利的现实闹剧。而也正因文化本位,使得他在生活中养成了极度自尊的个人主义,亦或谓对敏感于文化的人的绝对尊重。这些是他的立世原则,亦是俗世指摘的标靶。汪氏的语言或显啰嗦,但累年交往而生的特有的同情的理解,使得其发论常有通达的认识。第七章尤佳,想钱氏二十识见与博览,自省不觉发汗。钱氏讲理论,亦致力沟通中外古今,物物而不物于物,今之学人尤足当鉴。
评分 评分尚可一读,但也确实不好说。最有价值的应该是引用的书信和记录的谈话,可见中书君对于自己某些著作的态度,还有使用方法的剖析,比如说老庄禅宗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而非唯物辩证法,以及自诩域内最先引用绍介狄尔泰的历史理论等等。另、下编从史学角度进行解释,亦尚属当行,或从《史学九章》挪移而来?但一书之中,有弁言、有导论,有复有外编之前言、后语,又有一书之结论,叠床架屋。上编中套用心理学理论进行解释,其实不过一传记而已,用老钱的话说,未能如盐入水,尽成眼中金屑,悉数删去亦无妨。下编分哲、文、诗、史为著述作提要,亦难免点金成铁之讥,唯撮述英文论文内容,不为无助耳。
评分##心理学解读,不是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