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约瑟夫 · E.奥恩提出了教育下一代大学生的方法:发明、创造、发现--填补社会需求,这些需求甚至连最高端的人工智能都无法做到。奥恩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需要数据素养来管理大数据流,需要科技素养来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而作为人类,他们也需要人文素养(人性、沟通和设计)以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中与智能机器协同合作。同时,他认为,经济增长是必然的,而经济增长与培养生产力挂钩。为更好地培养生产力,大学应多和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大学活动,参与调整大学课程内容的制定和设计,同时把大学当成企业一样运营。
##打开思路可以,内容比较宽泛,没有深度
评分##从内容角度来看,这本书是写给大学教育的,陈述了作者所认为未来大学教育的方向:体验化学习、终身学习。为了陈述清楚这个观点,作者情绪的逐步陈述和阐明一些观念,层层递进,结构精彩,也可以作为结构化写作的一个精彩作品 序言结构: Step 1 Situation:当前的科技发展形势 Step 2 Confict:在当前的形势发展下,人类工作的被替代,但新的未知工作将会出现 Step 3 Question: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行“防机器人教育” Step 4 Answer:体验化学习、终身学习 内容结构: Why:机器学习及人类学习的差异及人类的优势 What:三大素养及四大认知差异 How:大学教育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看书,也蛮有意思。
评分##深有启发的一本书!
评分##已售
评分 评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還有人文。
评分 评分##还是了解了一些新的信息点。
评分##提供了几个自己之前没有思考到的点,可以加深我对未来教育的分析深度。书整体读下来觉得不够,但作为参考是有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