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彪西前奏曲:集
:25元
作者:德彪西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544429535
字数:
页码:70
版次:
装帧:
开本:8开
商品重量:
‘’‘’‘’
‘’‘’‘’
这本书的配套价值,或许更在于它提供的文化背景支撑。赵晓生先生的序言中,对德彪西音乐哲学的探讨,为我们这些练习者提供了超越技术层面的指导。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如何去“弹奏”这些前奏曲,却不清楚德彪西是如何打破传统调性体系,建立他自己那个瞬息万变的音乐世界的。序言部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印象派音乐的核心特征,并将其与德彪西的创作手法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使得在练习每一首曲子时,我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审美目标”,而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曲谱”,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演奏指导、译注和艺术评论的综合性教材,对于希望全面提升自身音乐素养的钢琴学习者来说,它的综合价值远超其本身作为乐谱的定价。
评分我一直觉得,研究德彪西的音乐,就不能只停留在“弹响了正确的音符”这个层面,而是要深入到他如何用音乐描绘光影、水波和梦境。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内敛而有深度的法式美学,和德彪西的音乐气质非常契合。特别是它的开本,拿在手上很有分量感,不像那种随便可以折叠携带的便携版,它更适合放在琴房里,沉下心来,如同对待一部珍贵的文学经典那样去研读。我花了一些时间去研究译者在注释中对于踏板使用的建议,这部分内容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德彪西的音乐,踏板的使用几乎可以决定作品的成败,李曦微老师的细致标注,帮助我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必须保持的连贯音响,哪些是需要快速换踏以保持清晰度的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作品的想象空间和表现层次。
评分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入门教材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定位显然是既面向有一定基础,又希望深入研究德彪西作品的学习者。我特别欣赏它“维也纳原始版”的字样,这暗示了它在校订上的严谨性,力求还原作曲家本来的意图,避免了太多后人主观添加的标记干扰。我注意到一些指法标记非常实用,它们不是那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指法”,而是更贴合德彪西音乐本身那种流淌性和色彩感的需求,这对于培养正确的触键感觉非常有帮助。不过,我也觉得,对于完全零基础的钢琴小白来说,可能需要一位老师的引导,因为即便是“入门”,德彪西的和声和节奏的复杂性依然是巨大的挑战。这本书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基础技巧和印象派音乐的审美殿堂,它提供了坚实的蓝图,但如何走过这座桥,还需要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和对音乐细微之处的捕捉。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各类乐谱打交道的演奏者,我对校对的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市面上流传的版本中,不乏一些印刷错误或者音符错漏的版本,这在练习复杂和声时是致命的。翻阅这本书时,我特意交叉比对了几段和声密度较大的地方,包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和《帆船》的某些段落,发现校对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找不到明显的印刷错误。这说明编辑和校对团队是真正用心对待这部作品的,他们理解出版一本严谨的德彪西练习曲集所承担的责任。这种对细节的尊重,是优秀乐谱出版物的灵魂所在,它让学习者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音乐的表达上,而不是分神去质疑谱面本身的准确性。对于专业学习者来说,这种可靠性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中外文对照的设置,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努力啃原版乐谱,又时常需要参考专业译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用过好几个版本的《德彪西前奏曲》,但很多时候,中文释义和德语原文本的对照总是不够紧密,要么是翻译得太意译,失去了原有的音乐语境,要么就是排版混乱,看着看着就得来回翻页,非常影响练习时的专注度。李曦微老师的这个译本,我试着对照着弹了几首,感觉译文的处理非常到位,既保留了德语的精确性,又融入了钢琴演奏者的理解,让很多晦涩的表情术语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实践。而且赵晓生先生的序言,我看完了之后对德彪西的创作背景和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对于提升演奏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翻起来很顺手,不会有那种廉价乐谱容易出现的反光问题,长时间对着谱子练琴眼睛也不会太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