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定价:29.00元
作者:陈素娟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640532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3岁的孩子,到底面临哪些成长关键点——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从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中国的家长总是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目录
作者介绍
陈素娟,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家教理论专家,儿童心理专栏作家。致力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心理学三元结合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曾主持中央教科所众多课题。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平时看书比较注重文字的韵味和节奏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特别,它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幽默感和真诚,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风趣健谈的长辈在娓娓道来。它没有使用太多专业的心理学术语,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和生活场景来阐述观点,这使得复杂的问题变得异常直观易懂。比如,书中描述的“小怪兽”与“小天使”的内心戏,让我一下子就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做出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而且,作者在谈到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反思时,从不避讳,这种坦诚让读者感到非常亲近,仿佛这不是一本育儿指南,而是一本心与心的对话录。它不仅指导了我如何带孩子,更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了自己童年的经历,从中治愈了不少成年的小伤痕。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充满了积极的能量,它让我意识到,育儿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陪伴成长”。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三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多么宝贵,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或者怕他们弄脏家里而扼杀掉。这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孩子“限制太多”的行为。自从开始有意识地放手,允许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弄脏”和“破坏”(当然是在有监督的情况下),我发现他的创造力和专注力都大大提升了。他现在会自己钻研如何用积木搭出“高塔”,而不是只等着我给他示范。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学习动力,比我拿着书本教他一加一等于二要有效一万倍。这本书像是一剂强心针,让我从“焦虑的完成任务者”转变成了“享受过程的观察者”。
评分哇,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新手父母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刚读完,感觉像是找到了育儿路上的“定海神针”。它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心得。比如,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那一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觉得孩子太小,听不懂道理,所以常常采取强硬的方式,结果弄得双方都很沮丧。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用更温柔、更有引导性的语言去和我的小宝贝交流,效果立竿见影!我特别喜欢它强调“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听话”。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三岁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小世界和情绪,我们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理解和陪伴。它让我对亲子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而是平等的合作者。读完后,我感觉整个育儿的压力都减轻了不少,充满了信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性的早晨。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育儿书是有点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很多都是老生常谈,看了也白看。但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惊喜。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孩子成长中那些微妙的、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一个玩具坏了而大发脾气,我当时束手无策,正准备采取“冷处理”时,突然想起了书里提到的一个场景模拟——如何将孩子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动力。我立刻调整了策略,没有去指责他的“无理取闹”,而是先抱了抱他,等他情绪稍微平复后,我们一起研究如何修理那个玩具。虽然最终修理得不太成功,但整个过程他都非常投入,而且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结果。这种“授人以渔”的指导,比简单地告诉我“该做什么”要高明得多。它教会我如何在高压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创造力,这对我个人成长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较真的人,如果一本书的逻辑不清晰或者论证不够充分,我很容易就看不下去了。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那种漫无边际的叙述,而是用清晰的小章节,针对性地解决了从生活习惯养成到社交启蒙的方方面面。我尤其欣赏它在“规则建立”方面的处理方式。很多父母都头疼怎么让孩子遵守家规,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温和但坚定的框架。它不提倡惩罚,而是强调“自然结果”和“预先设定界限”。举个例子,关于吃饭不专心的问题,它建议的不是没收玩具,而是“如果你现在不想吃,那我们就把这顿饭收起来,等到下次两餐之间的时间才能吃点心”。这种前后一致的执行,让我老公也心悦诚服地加入了育儿阵营,我们俩的步调终于统一了。这套方法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其他许多书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