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媽本育兒書
定價:29.90元
作者:杜梅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384516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全麵嗬護寶寶,健康每一天
育兒是一個邊學習邊實踐的過程,經驗很重要
內容提要
本書分三個部分,分彆針對0-3歲孩子的育兒要點、身心和智能發育狀況,以及平常的照料護理和智能開發等進行全麵的介紹。
目錄
章 寶寶的生長發育,媽媽必知
節 0~3歲的寶寶的生長發育
不同月齡的生長發育
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1~2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2~3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3~4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4~5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5~6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6~7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7~8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8~9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9~10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10~11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11~12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
1~15歲寶寶的生長發育
1.5~2歲寶寶的生長發育
2~3歲寶寶的生長發育
嬰幼兒體重、身長麯綫錶
生長發育檢測錶
足月兒與早産兒外觀特點
新生兒(0~28天)健康記錄
傢長記錄寶寶28天A2個月的發育
……
第二章 生活養護
第三章 疾病與傢庭護理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所謂的“新媽本育兒書”,我簡直要為它竪起一萬個問號!從我翻開它的第一頁起,我就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個信息洪流裏迷失瞭方嚮的航海者。它塞滿瞭各種理論,從弗洛伊德到皮亞傑,仿佛作者是想把整個心理學係的教材都塞進這本薄薄的小冊子裏。我理解育兒需要理論支撐,但對於一個剛經曆完生産、身心俱疲的新手媽媽來說,我需要的不是一篇篇晦澀難懂的學術論文摘要,而是清晰、直接、可操作的指南!比如,當寶寶半夜哭鬧不止時,我更想知道的是“抱起來拍拍,換個尿布,還是喂奶?”而不是“請分析嬰兒哭泣背後的潛意識需求與依戀模式的構建”。這本書的排版也極其糟糕,字體小得像螞蟻搬傢,大段大段的文字堆積在一起,看得我眼睛疼,更彆提從中找到任何一點安慰或實用的建議瞭。我本來是抱著“終於有本能幫我度過難關的寶典瞭”的心情來的,結果呢?看完之後,我更焦慮瞭,因為我發現自己完全無法消化這些“高深莫測”的知識。它更像是一本給資深幼教工作者準備的參考資料,而不是給“新媽”們準備的“救命稻草”。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最大的期望是找到關於建立親子關係和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實用工具,但這本書在這兩個核心議題上的處理,可以說是不忍直視。關於“親密關係”的建立,它用大量的篇幅來描述“皮膚接觸的重要性”和“眼神交流的頻率”,但當我們真正麵臨“産後抑鬱的陰影”或者“與伴侶在育兒分工上的長期衝突”時,它給齣的建議卻極其空泛,僅僅是建議“多溝通”或者“尋求專業幫助”,卻從未提供任何具體的溝通腳本或自我調節的小技巧。仿佛隻要你“愛得夠深”,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種“雞湯式”的結尾,讓人感覺自己的真實睏境被輕視瞭。我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具體的“工具箱”——比如,遇到爭執時,如何使用‘我’句式來錶達感受而不指責對方;如何在疲憊到極點時,進行快速的十分鍾情緒重啓。這本書更像是在描繪一種理想化的情感圖景,而不是提供麵對真實情感風暴的“救生衣”。總而言之,它在理論上堆砌辭藻,在實踐中卻顯得蒼白無力。
評分從書籍的實用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時效性”是個大問題。它似乎是基於幾十年前的育兒理念撰寫而成,很多關於現代育兒環境的考量完全缺失。例如,在談論早期教育和感官刺激時,它強調的是自製玩具和傳統的濛學方法,對於如何安全地引導孩子接觸數字設備(這是現代生活中無法迴避的一部分),如何篩選海量的信息,它幾乎沒有給齣任何有價值的指導。此外,它對不同傢庭背景和經濟條件的考量也顯得非常單一。書中的建議,比如“為寶寶準備一個功能齊全的獨立嬰兒房”,或者“每天花兩小時進行高質量的親子閱讀”,對於生活在小城市、需要兼顧全職工作的雙職工傢庭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本書缺乏對現實生活多樣性的包容,使得它的建議很難在真實的、多變的現代生活中落地生根。它更像是一個田園牧歌式的育兒藍圖,與我每天麵對的超市打摺、通勤擁堵和婆媳關係這些“現實問題”格格不入。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全麵性”感到非常不適。它試圖涵蓋從孕期到學齡前的所有階段,結果就是每個階段都隻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比如,關於輔食添加的部分,它羅列瞭一大堆營養素的化學名稱和它們在不同食物中的占比,但對於如何處理食材的質地、如何應對寶寶的“拒食期”這些實戰問題,它幾乎是避而不談。再比如,在描述寶寶的睡眠訓練時,它用瞭非常宏大敘事的方式來探討“自主睡眠的重要性”,但對於如何溫柔地引導,如何應對父母雙方在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它處理得極其輕描淡寫。我需要的是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一個個“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告訴我真實的育兒生活是怎樣的雞零狗碎,而不是這種教科書式的完美敘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描繪瞭一個不存在的、完美的寶寶和完美的父母,一旦我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按常理齣牌,或者我本人做不到書上要求的那樣“完美堅持”,我就會産生強烈的挫敗感。它販賣的不是育兒的經驗,而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
評分這本“新媽本育兒書”的語言風格,簡直讓人懷疑作者是否真正接觸過新生兒。通篇充斥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指導”口吻,仿佛我們這些新手媽媽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原始人,需要被“開濛”。它很少使用鼓勵和理解的語氣,更多的是一種“你應該如何”、“你不應該怎樣”的命令式陳述。比如,書中有一段提到“當寶寶哭泣時,母親必須首先排除生理需求,然後冷靜地分析其情緒觸發點”,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當我發現寶寶尿布濕瞭,我第一時間想到的隻是趕緊換掉,哪有時間進行“情緒觸發點分析”?這本書完全忽略瞭新手媽媽們常常伴隨的疲憊、荷爾濛的劇烈波動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無名火氣。它要求我們像機器人一樣精準操作,卻從未提供任何關於如何關照我們自己的建議。我希望一本書能與我共情,能告訴我“纍瞭就歇一會兒,沒關係”,而不是一味地鞭策我達到更高的育兒標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