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对很多国内出版的教材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在对演奏美学的把握上,总有点水土不服。但《新编小提琴双音练习》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机械操练,更渗透着对音乐表现力的追求。我注意到,在练习中穿插的那些听起来像是“小品”的片段,其实都是为接下来的复杂双音和弦做铺垫的。比如,它要求你在练习某个高把位双音时,必须保持弓子的平直和重量的均匀,这直接关系到出来的音色是否干净、有穿透力。我尝试着用它指导的方式去处理巴赫的一些赋格片段,效果立竿见影。原来那些听起来有点“板”的音符,现在因为双音的精准度提升,整体的织体听起来更饱满了,层次感也更丰富了。这本书的难点在于,它要求你不仅仅是把音拉响,而是要把每一个音都唱出来,这对于培养音乐的内在线条感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想冲刺专业水准的琴童或成人学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攻克技术瓶颈的利器,而不是那种只适合初学者的入门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案,这正合我这种老派学习者的胃口。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扎实的纸张质量吸引了,翻页时不会有那种廉价感,油墨印制清晰,即便是像我这样视力不算太好的乐手,也能轻松辨认那些密集的音符和指位标记。我主要想评价的是它在基础功训练上的深度。我练习小提琴多年,总觉得在某些和弦转换和音准的微调上总有那么一丝不顺畅。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讲究,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堆砌练习曲,而是有清晰的逻辑递进关系。你会发现,每组练习都会针对一个特定的技术难点进行反复雕琢,比如某个特定把位的双音组合,或是不同弦之间的快速切换。我特别喜欢它对揉弦力度控制的建议,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却直指核心。练完一阶段后,我明显感觉到手指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那些之前觉得棘手的乐段,现在也能比较从容地应对了。当然,这种进步需要耐心,毕竟要打好基础,没有捷径可走,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确实能让你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明确的提升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作为一本简单的“练习手册”。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小提琴发声原理的深度解析。编著者在引言和一些关键的练习说明中,对于如何找到最佳的琴弦接触点、如何运用指板上的支撑力来确保两个音的响度平衡,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我之前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我拉出来的双音总是头重脚轻,或者一个音被另一个吞没。这本书通过细致入微的图示和文字描述,让我明白了这是由于弓子在双弦上的“压点”不对造成的。特别是关于弓杆的微小倾斜角度对音色的影响,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开始有意识地在练习中调整自己的触弦角度,发现音色变得更加纯净,高把位的双音也少了很多“嘶嘶”的摩擦声。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适合那些不满足于“能拉响”的演奏者。它教你如何“听见”你拉出来的声音,并精确地去塑造它,这对于追求艺术完美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进阶者,我常常被那些曲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双音要求极高的段落卡住。我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我开始系统地使用这本《新编小提琴双音练习》。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有针对性,它不像某些练习集那样,把技术难度一股脑地塞给你,而是分成若干个小模块,每个模块都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技术领域。比如,在处理某个特定张力较高的三度双音时,书里专门设计了一段非常规的练习,它要求你在拉伸音程的同时,要保持弓子的压力稳定,这极大地训练了我的肩部和前臂的协调发力。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某些看似简单的音阶练习中,融入了双音的预备动作,让我感觉自己是在“准备”双音,而不是在“强行”拉奏双音。这种提前预判和准备的训练,极大地减少了演奏时的紧张感。我最近在排练一首勃拉姆斯的奏鸣曲时,那些高难度的双音和弦竟然能流畅地一气呵成,这得益于这本书对肌肉记忆的精准培养。
评分我是一个对练习曲的实用性要求极高的人,如果一个练习拉完后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项体力活,而不是一次艺术的提升,那我基本就会束之高阁。这本练习曲集却给了我一种“事半功倍”的感觉。它的篇幅虽然不短,但节奏感把握得极好,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倦怠感。我尤其欣赏它在节奏型变化上的设计。很多双音练习都是单调地重复同样的音程组合,但这本书会巧妙地加入切分音、附点节奏,甚至是复杂的附点三连音,这不仅训练了手指的独立性和协调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们对复杂节奏的掌控力。我把它和一些西方的经典教材混用,发现这本书在处理一些需要快速换把位的双音时,提供的视角非常独到,能有效地避免手指在把位移动时的“犹豫”。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先用慢速将新节奏型与原有的手指位置锁定后,再逐步加速,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先稳固结构,再加速运动”的思路,对我的日常练习习惯产生了积极的重塑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