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物联网 | ||
| 定价 | 32.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7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徐卫卫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45 | |
| 字数 | 278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1572299 | |
| 重量 | ||
前言
绪论 情境体验(总情景)
学习单元1 走近物联网
单元概述
学习目标
项目1 解读智慧(精细化)农业6
任务1 认识智能大棚种植系统7
任务2 认识智能大棚灌溉系统 11
任务3 认识智能养殖系统 14
项目2 物联网“热”概念,“冷”思考 18
任务1 头脑风暴—— 辨析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19
任务2 揭开“物联网”的神秘面纱 23
项目3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以智慧农业为例 27
任务 剖析物联网的“五脏六腑” 27
项目4 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以智慧农业为例 31
任务 物联网关键技术知多少 31
项目5 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 35
任务1 物联网的前世今生 36
任务2 物联网技术标准及发展现状 41
学习单元2 感知层—— 物联网的
“皮肤”和“五官
单元概述
学习目标
项目1 射频识别(RFID)—— 物联网的“第二代身份证” 48
任务1 揭开射频识别系统的“面纱” 48
任务2 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51
任务3 剖析身边的RFID典型应用案例 53
任务4 探究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55
项目2 传感器:物联网的神经元 66
任务1 走进传感器技术 67
任务2 解读典型传感器工作原理 70
任务3 初识特种车辆监控系统 75
项目3 其他感知与识别技术 80
任务1 无线定位技术之GPS 80
任务2 感知身边的红外感应与二维码技术 91
学习单元3 网络层—— 物联网的“神经中枢
单元概述
学习目标
项目1 解读智慧校园100
任务1 走进“智慧教室”100
任务2 初识校园河道水质监测系统103
任务3 初识校园花园智能灌溉系统105
任务4 透过现象看本质——“网络”在哪里106
项目2 智慧校园之无线个域网108
任务1 走近蓝牙技术109
任务2 走近ZigBee网络技术112
项目3 智慧校园之无线局域网117
任务1 揭秘Wi-Fi118
任务2 无线局域网组网122
项目4 智能抄表之无线广域网126
任务1 初识智能抄表系统126
任务2 GSM与GPRS128
任务3 何为3G、4G通信132
任务4 走近“三网融合”技术141
项目5 走近物联网接入技术145
任务 探究物联网网关技术145
本书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本书采用“核心课程+教学项目”式的编写体例,以4个学习单元(走近物联网、感知层—— 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网络层—— 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应用层—— 物联网的“大脑”)进行引领,下设若干子任务进行支撑说明,让学生在阅读多个实际物联网生活案例中边思考、边认知,并发现生活中的物联网系统。本书目标明确,目的是实现中职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认知和发现,其载体是九大物联网应用领域部分实际案例,以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的信心。
本书可作为各类职业学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物联网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读完这套《走进物联网》系列,尤其是关于“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慧农业应用与发展”的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离我们如此之近,并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高深的理论层面,而是用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深刻体会到物联网的魅力。比如,智能家居的介绍,让我看到了一个可以根据我的作息习惯自动调节灯光、温度的家;智能穿戴设备如何监测我的健康数据,并及时发出预警。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智慧农业的章节,它不再是过去那种传统、辛苦的劳动,而是充满了科技感和效率。书中描绘的未来农场,自动化程度极高,无人机负责播种和喷洒农药,机器人承担采摘和分拣工作,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市场需求,制定最优化的种植计划。这种“智慧”的农业模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可持续的未来,也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和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感觉自己仿佛也参与到了这场变革之中。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拿到这套《走进物联网》系列图书,主要是因为对“智能大棚灌溉系统”和“认识智能养殖系统”这两个主题比较好奇,想了解一下现代农业到底是怎么个“智能”法。看完之后,我只能说,这套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叹。书中对智能大棚灌溉系统的解析,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介绍,还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比如,它如何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灌溉策略,如何应对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求。对于智能养殖系统,书中也并非简单罗列设备,而是着重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饲料的精准投喂,到疾病的早期预警,再到环境的精细调控,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科技的精妙运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慧农业应用与发展”的部分,将这些前沿技术与我们 everyday life 联系起来,让我意识到,物联网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正在引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加一场关于未来科技的深度讲座,受益匪浅。
评分这套《走进物联网》的书籍,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特别是关于“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慧农业应用与发展”这两册,让我对“智慧”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将物联网技术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看到,科技并非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为我们带来便利和舒适的贴心助手。从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到智能交通的优化调度,再到智能医疗的远程诊断,每一个案例都让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而关于智慧农业的阐述,更是让我看到了未来农业的无限可能。书中描绘的场景,让我不再认为农业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高科技、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产业。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指导农作物种植,通过精准灌溉和施肥来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智能养殖系统来保障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这些都让我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科技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走进物联网》系列图书,尤其是聚焦于智能农业和智慧生活的几册,着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我原本对物联网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概念性的理解,比如“万物互联”,但这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它的实际应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智能大棚灌溉和智能养殖系统的章节,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这些信息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然后智能地控制灌溉设备,做到精准施肥、按需浇水。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农业种植颇感兴趣但又缺乏经验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还列举了许多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在现实场景中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比如减少水资源浪费、优化作物生长环境,甚至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对于智能养殖系统,书中同样做了精彩的阐述,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测牲畜的健康状况、活动行为,以及环境参数,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精细化的养殖管理,避免疾病传播,提高养殖效益。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对智能农业有了基本了解的“内行”。
评分这套《走进物联网》系列,尤其是其在“智能大棚灌溉系统”和“认识智能养殖系统”等领域的深入探讨,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农业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农业是传统、粗放的代名词,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由数据、传感器和人工智能驱动的、高度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书中对于智能大棚灌溉系统的描述,详尽地解释了如何通过多维度的数据采集(例如土壤墒情、空气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来构建一个动态的作物生长模型,并据此进行精准的灌溉和施肥决策,从而实现节水、节肥,并最大化作物产量。同样,对于智能养殖系统,书中的分析也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动化喂食,而是通过对动物生理数据、行为模式的实时监测,来预警疾病,优化饲养环境,甚至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节奏。这些章节让我看到了科技在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上的巨大潜力。当这本书将这些前沿技术与“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慧农业应用与发展”相结合时,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物联网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健康、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