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物聯網 | ||
| 定價 | 32.0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7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徐衛衛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145 | |
| 字數 | 278000 | |
| ISBN編碼 | 9787111572299 | |
| 重量 | ||
前言
緒論 情境體驗(總情景)
學習單元1 走近物聯網
單元概述
學習目標
項目1 解讀智慧(精細化)農業6
任務1 認識智能大棚種植係統7
任務2 認識智能大棚灌溉係統 11
任務3 認識智能養殖係統 14
項目2 物聯網“熱”概念,“冷”思考 18
任務1 頭腦風暴—— 辨析生活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19
任務2 揭開“物聯網”的神秘麵紗 23
項目3 物聯網的體係結構—— 以智慧農業為例 27
任務 剖析物聯網的“五髒六腑” 27
項目4 物聯網關鍵技術分析—— 以智慧農業為例 31
任務 物聯網關鍵技術知多少 31
項目5 物聯網的應用與發展 35
任務1 物聯網的前世今生 36
任務2 物聯網技術標準及發展現狀 41
學習單元2 感知層—— 物聯網的
“皮膚”和“五官
單元概述
學習目標
項目1 射頻識彆(RFID)—— 物聯網的“第二代身份證” 48
任務1 揭開射頻識彆係統的“麵紗” 48
任務2 RFID係統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51
任務3 剖析身邊的RFID典型應用案例 53
任務4 探究食品安全溯源係統 55
項目2 傳感器:物聯網的神經元 66
任務1 走進傳感器技術 67
任務2 解讀典型傳感器工作原理 70
任務3 初識特種車輛監控係統 75
項目3 其他感知與識彆技術 80
任務1 無綫定位技術之GPS 80
任務2 感知身邊的紅外感應與二維碼技術 91
學習單元3 網絡層—— 物聯網的“神經中樞
單元概述
學習目標
項目1 解讀智慧校園100
任務1 走進“智慧教室”100
任務2 初識校園河道水質監測係統103
任務3 初識校園花園智能灌溉係統105
任務4 透過現象看本質——“網絡”在哪裏106
項目2 智慧校園之無綫個域網108
任務1 走近藍牙技術109
任務2 走近ZigBee網絡技術112
項目3 智慧校園之無綫局域網117
任務1 揭秘Wi-Fi118
任務2 無綫局域網組網122
項目4 智能抄錶之無綫廣域網126
任務1 初識智能抄錶係統126
任務2 GSM與GPRS128
任務3 何為3G、4G通信132
任務4 走近“三網融閤”技術141
項目5 走近物聯網接入技術145
任務 探究物聯網網關技術145
本書是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進行編寫。本書采用“核心課程+教學項目”式的編寫體例,以4個學習單元(走近物聯網、感知層—— 物聯網的“皮膚”和“五官”、網絡層—— 物聯網的“神經中樞”、應用層—— 物聯網的“大腦”)進行引領,下設若乾子任務進行支撐說明,讓學生在閱讀多個實際物聯網生活案例中邊思考、邊認知,並發現生活中的物聯網係統。本書目標明確,目的是實現中職學生對物聯網技術的認知和發現,其載體是九大物聯網應用領域部分實際案例,以培養學生自學和探究的信心。
本書可作為各類職業學校物聯網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物聯網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這本《走進物聯網》係列圖書,尤其是聚焦於智能農業和智慧生活的幾冊,著實給我帶來瞭不少驚喜。我原本對物聯網的認知還停留在一些概念性的理解,比如“萬物互聯”,但這本書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對它的實際應用有瞭更為清晰的認識。特彆是關於智能大棚灌溉和智能養殖係統的章節,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等關鍵數據,並通過物聯網技術將這些信息傳輸到雲端進行分析,然後智能地控製灌溉設備,做到精準施肥、按需澆水。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農業種植頗感興趣但又缺乏經驗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書中還列舉瞭許多實際案例,生動地展示瞭這些技術如何在現實場景中解決問題、提高效率,比如減少水資源浪費、優化作物生長環境,甚至提升農産品産量和品質。對於智能養殖係統,書中同樣做瞭精彩的闡述,如何通過物聯網技術監測牲畜的健康狀況、活動行為,以及環境參數,從而實現更加科學、精細化的養殖管理,避免疾病傳播,提高養殖效益。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讓我從一個門外漢逐漸成長為對智能農業有瞭基本瞭解的“內行”。
評分讀完這套《走進物聯網》係列,尤其是關於“生活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和“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的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離我們如此之近,並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産模式。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高深的理論層麵,而是用大量貼近生活的例子,讓我深刻體會到物聯網的魅力。比如,智能傢居的介紹,讓我看到瞭一個可以根據我的作息習慣自動調節燈光、溫度的傢;智能穿戴設備如何監測我的健康數據,並及時發齣預警。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智慧農業的章節,它不再是過去那種傳統、辛苦的勞動,而是充滿瞭科技感和效率。書中描繪的未來農場,自動化程度極高,無人機負責播種和噴灑農藥,機器人承擔采摘和分揀工作,甚至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來預測市場需求,製定最優化的種植計劃。這種“智慧”的農業模式,不僅降低瞭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提高瞭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瞭對環境的負麵影響。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便捷、高效、可持續的未來,也激發瞭我對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的無限遐想,感覺自己仿佛也參與到瞭這場變革之中。
評分這套《走進物聯網》係列,尤其是其在“智能大棚灌溉係統”和“認識智能養殖係統”等領域的深入探討,徹底顛覆瞭我之前對農業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農業是傳統、粗放的代名詞,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個由數據、傳感器和人工智能驅動的、高度智能化的農業生産模式。書中對於智能大棚灌溉係統的描述,詳盡地解釋瞭如何通過多維度的數據采集(例如土壤墒情、空氣濕度、光照強度、CO2濃度等)來構建一個動態的作物生長模型,並據此進行精準的灌溉和施肥決策,從而實現節水、節肥,並最大化作物産量。同樣,對於智能養殖係統,書中的分析也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自動化喂食,而是通過對動物生理數據、行為模式的實時監測,來預警疾病,優化飼養環境,甚至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産節奏。這些章節讓我看到瞭科技在解決農業生産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等問題上的巨大潛力。當這本書將這些前沿技術與“生活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和“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相結閤時,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物聯網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農業基礎,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瞭更健康、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未來。
評分坦白說,起初我拿到這套《走進物聯網》係列圖書,主要是因為對“智能大棚灌溉係統”和“認識智能養殖係統”這兩個主題比較好奇,想瞭解一下現代農業到底是怎麼個“智能”法。看完之後,我隻能說,這套書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驚嘆。書中對智能大棚灌溉係統的解析,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介紹,還深入探討瞭其背後的邏輯和原理。比如,它如何通過機器學習算法來優化灌溉策略,如何應對不同的氣候變化和作物生長階段的需求。對於智能養殖係統,書中也並非簡單羅列設備,而是著重闡述瞭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從飼料的精準投喂,到疾病的早期預警,再到環境的精細調控,每一個環節都體現瞭科技的精妙運用。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生活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和“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的部分,將這些前沿技術與我們 everyday life 聯係起來,讓我意識到,物聯網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並且正在引領著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參加一場關於未來科技的深度講座,受益匪淺。
評分這套《走進物聯網》的書籍,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全新的視角。特彆是關於“生活中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和“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這兩冊,讓我對“智慧”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將物聯網技術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讓我看到,科技並非冰冷的機器,而是能夠為我們帶來便利和舒適的貼心助手。從智能傢居的自動化控製,到智能交通的優化調度,再到智能醫療的遠程診斷,每一個案例都讓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而關於智慧農業的闡述,更是讓我看到瞭未來農業的無限可能。書中描繪的場景,讓我不再認為農業是落後的代名詞,而是變成瞭高科技、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産業。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來指導農作物種植,通過精準灌溉和施肥來提高産量和品質,通過智能養殖係統來保障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這些都讓我對農業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看到瞭新的發展機遇。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扇窗戶,讓我窺見瞭科技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也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和發展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