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世纪丹麦宗教哲学家、诗人基尔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又译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以讲述亚伯拉罕故事的奇岖和信仰的悖谬令无数后来的读者和学人的震撼、深思,也给作者带来了不朽的声誉。此新译本里有大量译者的注释,解释、介绍作品中涉及的名词与背景知识、相关隐喻;还选译了克氏自己与本书相关的日记,以及克氏专家对本书的分析“《恐惧与战栗》究竟说了什么?”并有译者专为本书编就的基尔克果年表。使这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名作以更准确的表达、更丰富的背景、更深刻的诠释进入我们的阅读。
##怎样的人才配得上谈信仰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不晓得是否为真,但我将以之为真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我的整个生活,将我的生命抵押在它上面——即使它被证明是假的,即使如此,我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这是我的唯一关切”——克尔凯郭尔1850年日记,题为《一个基督教的苏格拉底》 亚伯拉罕的伟大不仅在于杀子时候的弃绝,更在于其子生命被归还时他即刻喜悦并且不更改自己喜悦的接纳能力。 所谓信仰的一跃,对荒谬的信仰,克尔凯郭尔太会讲话了,他让我感到某种生命的执拗,而这执拗又并非狂热,底色是对于现实的眷恋与爱。 与前几日看到的加缪手记中一句话,“荒谬当道,爱拯救之”可以对读,颇有意思。 信仰者因为自己的笃信创造出上帝,在此角度,他的个人性与特殊性甚至可以超越于上帝之上。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