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选了格伦•古尔德最富代表性的文章,包括一些从未发表的作品,按音乐、表演、媒体等辑分类,在编者精心的编排下,仿佛一部完整的古典乐章,精彩呈现了这位音乐怪杰的玩笑与沉思,堪称是对其音乐人生的最好注释。古尔德的文风精灵古怪,与他的钢琴演奏形成奇妙的呼应。无论是关于贝多芬、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的评论,还是对于马勒、勋伯格创作的理解,他机智幽默的表达中充满真知灼见。对国内众多的古尔德迷来说,本书是一部缺席已久、期待已久、应当第一时间购买收藏的必读之作。
古尔德的大名对爱乐者来说如雷贯耳。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最优秀的
巴赫诠释者之一,在古尔德不同凡响的音乐演奏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音乐理念。这些远远超越于一名演奏家意义上的天赋,在他的文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独辟蹊径、密布陷阱的毒舌评论,到颇具文学虚构感的自问自答,古尔德的文字一如他的演奏一般,精准之中无处不跳跃着天才的火花,带给阅读者无穷的快乐与灵感。
##很有趣,古尔德的写作能力不错,对音乐的分析亦佳。大部分作品是为其所演奏的唱片写的介绍。其中有一篇是在加拿大大学里所做的演讲,谈苏联艺术的,其对苏联及其文化模式认识相当深刻,高于同时代很多学者。其中也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勋伯格等人的,可见古尔德是有多喜欢现代音乐。不过对我来说,这部分依旧提不起太大兴趣,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也许现代音乐在技术上确有特色,且对古典音乐发展也有促进,但这样的音乐对于听众来说,仍是不友好的,在其中很难享受到音乐的愉悦。书的后面部分读得有些潦草,古尔德写得也有些潦草。其实此书可以将文章精选一下,现在有些过于庞杂了。
评分##老实说看不懂。脑壳疼
评分##老实说看不懂。脑壳疼
评分##阅读乐评才让我了解艺术批评的目的和形式是什么,萨伊德和古尔德的乐评又让我知道了好的艺术评论要怎么写。
评分古尔德曾说:“我想人们所能给予一张唱片最高的赞美,无非是去认同这张唱片已经做到将所有过程中和参与者所留下来的任何暗示、任何痕迹,都清除殆尽。”他一直以来宣扬孤独是人类通往快乐的一个可靠的渠道,从他出生的城市多伦多,到他演奏《哥》时所在的苏联,甚至是他选择戚克林钢琴,都是为了他所倡导的“孤独”方向。在他去世后的时间里,他演奏的《平均律》被部分收录在旅行者太空探测器上用于探索宇宙星系,在漫长的时间里永远悬浮于静谧无声中。他是从星辰来的人,终于也回归到星辰。
评分##尤其喜欢《让我们禁止鼓掌吧》那篇!精装版还送了一张明信片,被我顺手拿来当书签了~
评分##喜欢g.g. 采访 G.G. 对贝多芬音乐的看法那篇。另外G.G. 提到一句话“正因为你已经买下了整把弓,所以你不必使用它。” 这也是not not play,是一种ownership而非control relationship。
评分##喜欢g.g. 采访 G.G. 对贝多芬音乐的看法那篇。另外G.G. 提到一句话“正因为你已经买下了整把弓,所以你不必使用它。” 这也是not not play,是一种ownership而非control relationship。
评分##碰巧和小夜曲都是音乐话题,感觉著名作家都喜欢音乐,石黑、村上、余华…//赋格,无调性,十二音;原来他都不喜欢肖邦;巴赫需要认真听一听;少一星是因为太多术语不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