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一本优美、好读、丰富的书。它从林西莉学琴的经历和进入古琴文化世界的体悟写起,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古琴这件乐器本身,更是深入古琴与中国文人、与诗歌音乐乃至与人的生活方式及命运的关系,打开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令人感慨的是,如此通俗易懂、清晰详尽却又优雅从容地讲述古琴故事的一本书,却不是出自中国人--古琴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的手笔。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古琴》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2006年书甫一出版,即获得当年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国热、古琴热。
##打5星是因为这套书里的珍贵录音,1962年北京古琴研究会大师们的录音。管平湖教了王迪,王迪教了本书的作者,也就是录下这些曲子用来学习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书还挺适合对古琴没有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人,图文并茂,视角还挺多元的。
评分 评分 评分##对古典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不是来自对著作作品的阅读欣赏,却是来自一个外国人由实操入手的操琴体验。从抽象的诵读没有想象出古代士子生活的日常,譬如曲水流觞,从对琴操研习过程的描述及衍生感觉到了,还是“吾与点也”。
评分 评分 评分##体例完整,配图精美,第一部分谈古琴故事尤其精彩,文笔妙杀很多中国当下的琴人。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