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人生的智慧
作 者:阿圖爾·叔本華
I S B N :9787516811023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10月第1版
印刷時間:2016年10月第1版
字 數:
頁 數: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 剋
定 價:29元
編輯推薦
有瞭思想者,纔有理想國!
《西方百年學術經典: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於1850年寫就的晚年著作,正是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傢。尼采、弗洛伊德、榮格、托爾斯泰、莫泊桑、瓦格納、愛因斯坦等都深受叔本華的影響。《人生的智慧》,僅僅書名就已經足夠吸引人瞭。正如作者所言,在這本書裏他盡量從世俗、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本書尤其適閤大眾閱讀。當我們竭盡全力在生活中尋覓幸福時,麵對偉大思想傢這部深入淺齣教導人們如何獲得幸福的書,又有誰會不感興趣呢?
我一翻開他(叔本華)的書,就好像馬上長齣瞭一對翅膀。
——尼采
目錄
*篇
*章人的劃分/ 006
第二章人性、人是什麼/ 017
第三章財産,人擁有什麼/ 048
第四章地位,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 058
第二篇
*章基本定則/ 130
第二章我們和自身的關係/ 143
第三章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184
第四章世俗命運/ 216
第五章生命紀年/ 227
內容介紹
《人生的智慧》取自叔本華的《附錄和補遺》,它實際上是獨立成書的。這本書以簡潔優雅的文筆,從世俗的角度探討瞭人生應遵循的定則,闡述瞭生活的本質並教導人們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叔本華認為人類主體的美好素質對於人的幸福起著關鍵作用,這些美好素質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作者介紹
阿圖爾·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傢,唯意誌論者,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生於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富商傢庭,終身未婚,一直過著隱居生活。他曾受柏拉圖和伊曼紐爾·康德以及東方哲學的影響,提齣“世界是我的錶象”,而意誌是世界的核心與本質。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影響瞭尼采、弗洛伊德、薩特等諸多哲學傢,開啓瞭非理性主義哲學。著有《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論自然中的意誌》《論視覺和色彩》《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等。
最近我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經常感到迷茫,總覺得自己的努力方嚮似乎有些偏差。在朋友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這套精裝係列,本想找點心靈雞湯來安慰一下自己,結果卻被那些嚴謹而深刻的思辨深深吸引住瞭。我發現,很多我今天遇到的睏惑,在幾百年前的先賢那裏就已經被深入探討過。這種曆史的連續性,讓人感到踏實和安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麵對這些難題。這些著作沒有急於解決問題,而是耐心地拆解問題的根源,引導讀者去審視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其中關於“自由意誌”與“宿命論”的論述,尤其引人入勝,讓我對自己的選擇有瞭更審慎的態度。這套書的紙張質量和油墨的印製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拿在手裏甚至能感受到紙張縴維的質感,這在電子閱讀時代,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觸覺享受。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古代的倫理思想,特彆是關於“德性”的探討,這讓我對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成功”有瞭更深層次的反思。許多現代的成功學書籍,總是在教你如何快速達成目標,但很少有人去深究,達到目標之後,我們真正獲得瞭什麼?這套精裝係列,恰恰彌補瞭這種缺失。它更關注的是“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擁有什麼”。我尤其欣賞其中對“自我認知”的強調,那種不迴避人性弱點、直麵生存睏境的勇氣,在當下這個追求錶麵光鮮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翻閱這些篇章時,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自己的人生選擇是否符閤內心的真實呼喚。那種感覺,就像是跟曆史上最偉大的靈魂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充滿瞭敬畏與啓發。裝幀設計上的古典美感,也為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增色不少,讓人覺得每一次捧起它,都是在進行一次神聖的儀式。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收藏的人,尤其偏愛那些具有長久價值的文本。這套“西方百年學術經典精裝係列”,從裝幀設計到內容選取的嚴謹性,都體現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個微型的知識殿堂。我注意到,不同作者的敘事風格差異非常大,有的如行雲流水般優雅,有的則像鋒利的匕首直插核心,這種多樣性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我曾花瞭一個下午,對比瞭其中兩本在“真理”定義上的不同立場,那種思想上的交鋒,比任何小說都來得刺激。這些書籍迫使你跳齣日常生活的小圈子,去擁抱更宏大的人類經驗和精神追求。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書可以代錶對深度閱讀的承諾,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套係列,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浮躁時代的有力反擊,那種厚重的書殼,仿佛就是對知識價值的無聲承諾。
評分說實話,我一直對哲學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些概念太抽象、太高深莫測,與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直到我無意中接觸到這個係列中的某幾冊,纔發現它們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極其貼近人性的探討。比如,其中對於“時間流逝”與“存在意義”的辯證分析,讓我這個平日裏為生計奔波的人,也開始停下來思考:我所度過的每一天,究竟是在為誰而活?這些文字沒有提供標準答案,但它們巧妙地構建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你自己去建構答案。這種“被動引導下的主動思考”,是我認為這套書最成功的地方。我喜歡那種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人類命運的深沉關懷,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平等的探討。而且,這套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也十分講究,即便是閱讀復雜的論述,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非常適閤長時間的靜心研讀。
評分這套書擺在書架上,光是那精裝的質感就讓人忍不住想翻開。我記得上次去書店,光是看著這一係列的書脊排列在一起,就覺得心裏安定瞭不少。我最近沉迷於閱讀一些關於人類文明發展脈絡的書籍,總覺得要理解當代社會,就得追溯到那些奠基性的思想。這套書係列,雖然我還沒能全部通讀,但光是翻閱其中幾本的目錄和引言,就能感受到那種厚重感。它們不像市麵上那些快餐式的讀物,讀完就忘。這些經典,更像是陪伴你成長的老朋友,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它們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讓你在紛繁復雜的現實麵前,能夠保持一份清醒和超然。我特彆喜歡那種作者用近乎詰問的方式,去探討人類永恒睏境的文字,那種直擊靈魂深處的追問,遠比那些空洞的口號更有力量。這本書的裝幀也很有格調,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百年來的智慧結晶,每次閱讀時,都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微的錶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