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兹外科学》是一部集外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著,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外科教学、临床及科研。于1969年发行第1版至今,见证并记录了外科学在对疾病的认知和诊断以及在外科技术和补充治疗等领域取得的非凡进步,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由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严苛的充实或更新,以期达到外科教学的高水平。
【作者】
本书由7位国际著名外科学专家领衔主编,150余位外科学各领域专家参编。
【译者】
本书由吴咸中院士、吴孟超院士、王正国院士担任荣誉主译,陈孝平院士、崔乃强教授、邱贵兴院士、孙酉甦教授担任主译,朱正纲教授、赵继宗教授、姜洪池教授、张必翔教授及王西墨教授担任副主译。
第一篇总论
第1章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鉴定委员会指定的核心能力
第2章 损伤的全身反应和代谢支持
第3章 外科病人的水、电解质治疗
第4章 外科出血、止血与输血
第5章 休克
第6章 外科感染
第7章 创伤
第8章 烧伤
第9章 创伤愈合
第10章 肿瘤
第11章 器官移植
第12章 病人安全性
第13章 外科病人的生理学监测
第14章 微创外科、机器人手术与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手术
第15章 分子和基因外科学
第二篇各论
第16章 皮肤和皮下组织
第17章 乳腺
第18章 头颈部
第19章 胸壁、肺、纵隔和胸膜
第20章 先天性心脏病
第21章 后天性心脏病
第22章 胸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
第23章 动脉疾病
第24章 静脉和淋巴疾病
第25章 食管和膈疝
第26章 胃
第27章 手术治疗肥胖症
第28章 小肠
第29章 结肠、直肠和肛门
第30章 阑尾
第31章 肝
第32章 胆囊和肝外胆道系统
第33章 胰腺
第34章 脾
第35章 腹壁、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结构
第36章 软组织肉瘤
第37章 腹股沟疝
第38章 甲状腺、甲状旁腺和肾上腺
第39章 小儿外科
第40章 泌尿外科
第41章 妇科
第42章 神经外科
第43章 骨科
第44章 手外科
第45章 整形与重建外科
第46章 老年病人的外科手术
第47章 外科手术病人的麻醉
第48章 医疗伦理、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
《施瓦兹外科学》是一部优秀外科学教科书,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教学、临床及科研。从第1版的发行至今40余年,我国尚未有中文翻译本,我一直希望把这部书介绍给我国广大医学生、医生及相关科学研究人员。
在一次美国ASA会议上巧遇在East Carolina大学的老同学孙酉甦教授和著名胰腺外科专家John Hopkins 大学的Dana Andersen教授,Andersen教授正是该书的副主编。大家谈起此书一拍即合,决定由我和孙酉甦教授回国组织专家翻译该书。陈孝平院士是我国著名腹部外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已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规划教材《外科学》10部,配套教材、专著及参考书8部,是本书翻译出版的最佳主译。恰巧,陈孝平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李丹医生毕业后加盟我的团队,她工作认真、不辞劳苦、英语基础扎实,是该书翻译工作不二的编写秘书。在陈院士的组织下,建立了一个阵容强大的翻译团队,由吴咸中院士、吴孟超院士、王正国院士作为该书的荣誉主译,陈孝平院士、邱贵兴院士、崔乃强教授、孙酉甦教授作为主译,其他译者均来自全国30家大专院校和三级甲等医院。
非常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对该书编译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特别感谢本书编写秘书李丹医师协调诸多单位和作者以及文字修改等工作付出的巨大艰辛。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说实话,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名字。《施瓦兹外科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权威感和历史积淀,仿佛是外科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再加上它是翻译版,这让我联想到许多世界顶级的医学著作经过严谨翻译才能呈现给全球读者,这背后必然凝聚着许多专业人士的心血。拿到书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这直接影响着阅读体验。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图片和表格的呈现也非常到位,没有丝毫模糊不清的现象,这对于一本需要大量图表辅助理解的医学著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暂时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的章节内容,但仅仅是翻阅前几页,我已经被它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述所吸引。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你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论上的启示,可能比单纯的知识点更宝贵。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打开一个全新的医学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一开始就挺喜欢的,那种沉稳的蓝色调,搭配上“施瓦兹外科学”这几个字,给人一种厚重、专业的感觉。我平时对医学类的书籍涉猎不多,但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外科知识,所以就选择了这本被很多人推荐的“大部头”。收到书的时候,它的纸张质量就让我眼前一亮,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纸,手感很舒服,翻阅起来也不会轻易撕裂。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只是大概浏览了一下目录和章节标题。光是看那些标题,就觉得内容会非常丰富,涵盖了外科的各个细分领域,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似乎无所不包。而且,它还是翻译版的,这一点我很看重。我一直认为,对于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籍,翻译的质量至关重要。好的翻译能够让原著的精髓得以保留,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希望这本译本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语言障碍而产生困惑。总的来说,初步的印象是非常积极的,它给我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感觉,就像一个宝藏等待我去挖掘,我相信它会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评分一开始选择这本《施瓦兹外科学(翻译版)》纯粹是出于“名校情结”。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医学教材,就像是著名医学院的入学指南,它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一种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这本书的外观设计就充满了这种学术气息,封面简洁大气,字体庄重,给我一种“大神”级别的感觉。翻开书页,我就被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所折服。虽然我并不是外科医生,但出于职业发展需要,了解外科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常见病症是必不可少的。我试着阅读了其中几个章节,发现它的语言虽然专业,但翻译得很流畅,很多复杂的概念都通过清晰的描述和生动的例子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性手术的介绍,虽然我不可能亲自去操作,但通过文字和插图,我能够对这些复杂的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于我理解疾病的治疗逻辑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最精准的语言,最系统的方式,向你娓娓道来外科医学的博大精深,让我充满了学习的动力和期待。
评分自从我拿到这本《施瓦兹外科学(翻译版)》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虽然我不是外科医生,但我对人类身体的复杂性以及外科手术如何与之搏斗一直充满好奇。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全”,它就像一本外科医学的百科全书,从最基础的解剖学原理,到各种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再到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几乎无所不包。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翻阅目录,光是那些章节的命名就让我感觉信息量巨大,比如“腹部疾病”、“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等,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医学领域。我尤其对那些图文并茂的部分感到兴奋,那些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解剖图,对于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手术过程非常有帮助,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知识的载体,能够帮助我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具象化。虽然我目前只是作为一个对外科医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但这本书所展现出的严谨和专业性,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外科医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即使不能完全掌握,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宝贵的知识和启发,这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
评分我是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教科书的时候,我总是倾向于那些被广泛认可的经典著作,因为它们往往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施瓦兹外科学(翻译版)》正是这样一本在我专业圈子里被提及频率极高的书籍。我入手这本书,主要是想弥补我在某些外科细分领域的知识盲区,并希望能通过它来巩固和深化我对临床实践的理解。收到书的那一刻,我被它厚重的体积和精美的装帧所震撼,这给了我一种“价值感”。我花了一段时间去熟悉它的结构,目录清晰地划分了各个外科亚专科,并且对每一个疾病的介绍都包含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后等方面,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我觉得非常有条理,便于我进行知识的系统构建。即使只是匆匆浏览,我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信息密度很高,但又不会显得杂乱无章。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在我未来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我案头的必备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