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星 著
图书标签:
  • 公文写作
  • 行政文书
  • 写作技巧
  • 办公技能
  • 实用指南
  • 范文
  • 公务员
  • 文秘
  • 写作入门
  • 全能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89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8518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51种公文体例,囊括所用常见公文形式
200多个公文写作模板,拿来就可以套用
30多个写作技巧指导拓展,一线写手手把手指导技巧
全书配更多拓展阅读二维码资源

先讲理论,后讲范例。对公文的所有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讲解,在此基础上,再依次介绍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这样便于读者更好地消化吸收。
种类齐全,范例丰富。本书针对各种类型下的不同公文,都给出了典型的范例,让读者可以照猫画虎。并对各类公文的特点、种类、写作方法、写作格式进行详细讲解,进而可以对该公文有更系统的地认识。
栏目多样,知识面广。本书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专家点拨”“写作技巧”“扩展阅读”等栏目,丰富书本的同时,可以使读者获取到更多与公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海量模板与案例下载。本书配套的光盘收集了大量的公文模板和案例,并录制有专业的公文写作方法与过程,可以更全面和直观地帮助读者进行学习。

内容简介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 技巧与范例大全》共包含10章内容,具体包括公文的特点、作用、分类,公文的拟制与办理,公文的用纸与版面,公文的印刷与装订,公文的各种要素和相应的格式要求,公文的行为规则与规范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党政机关公文,法规、规章公文,公务往来公文,告启公文,礼仪公文,活动庆典公文和计划公文等7类51种公文的写作方法、格式和范例。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 格式 技巧与范例大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用书,相关教职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用作各行各业人士学习公文的案头工具用书。

作者简介

李星,从事多年文字相关工作,有文学创作、新闻报道、公文起草、政策研究等经历,理论素养深厚,文字功底扎实,公文写作经验丰富。

目录

PART1
公文基础知识
1.1 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2
1.1.1 公文的特点 ........................2
1.1.2 公文的作用 ........................3
1.2 公文的分类 ...................................5
1.2.1 以行文关系为标准划分 .....5
1.2.2 以公文性质、作用为标准划分 .6
1.2.3 按照公文的来源划分 .........7
1.2.4 按照公文的秘密程度划分 ...7
1.2.5 按照公文的紧急程度划分 ...7
1.2.6 按照公文的地位划分 .........8
1.3 公文的拟制与办理 ......................8
1.3.1 公文拟制 ............................8
1.3.2 公文办理 ............................9
1.4 公文的用纸与版面 ....................11
1.4.1 公文用纸技术指标 ...........11
1.4.2 公文版面 ..........................11
1.5 公文的印制与装订 ....................12
1.5.1 公文印制 ..........................12
1.5.2 公文装订 ..........................13

PART 2
公文要素与格式说明
2.1 版头 .............................................15
2.1.1 份号 ..................................15
2.1.2 密级和保密期限 ..............15
2.1.3 紧急程度 ..........................16
2.1.4 发文机关标志 ..................16
2.1.5 发文字号 ..........................18
2.1.6 签发人 ..............................19
2.2 主体 .............................................20
2.2.1 标题 ..................................20
2.2.2 主送机关 ..........................21
2.2.3 正文 ..................................22
2.2.4 附件说明与附件 ..............23
2.2.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
日期与印章 ......................25
2.2.6 附注 ..................................29
2.3 版记 .............................................30
2.3.1 抄送机关 ..........................30
2.3.2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31
2.3.3 分隔线 ..............................31
2.4 页码和表格 .................................32
2.4.1 页码 ..................................32
2.4.2 表格 ..................................33
2.5 公文的特定格式 ........................33
2.5.1 信函格式 ..........................33
2.5.2 命令(令)格式 ..............35
2.5.3 纪要格式 ..........................35

PART 3
行文规则与规范
3.1 公文的行文规则 ........................38
3.1.1 总体规则 ..........................38
3.1.2 上行文规则 ......................38
3.1.3 下行文规则 ......................38
3.1.4 联合行文规则 ..................39
3.2 公文的表达方式 ........................39
3.2.1 叙述 ..................................39
3.2.2 说明 ..................................42
3.2.3 议论 ..................................43
3.3 公文的语言要求 ........................44
3.3.1 明白 ..................................44
3.3.2 准确 ..................................45
3.3.3 直接 ..................................47
3.3.4 平实 ..................................47
3.3.5 简练 ..................................48
3.3.6 规范 ..................................49
3.4 公文的写作流程 ........................50
3.4.1 明确主题 ..........................50
3.4.2 搜集材料 ..........................51
3.4.3 创建框架 ..........................52
3.4.4 着手内容 ..........................52
3.4.5 检查校验 ..........................52


PART 4
党政机关公文范例与解析
4.1 决议 .............................................54
4.1.1 决议的特点与类型 ...........54
4.1.2 决议的写作格式 ..............54
4.1.3 决议的范例 ......................55
4.2 决定 .............................................57
4.2.1 决定的特点与类型 ...........58
4.2.2 决定与决议的区别 ...........58
4.2.3 决定的写作注意事项 .......59
4.2.4 决定的写作格式 ..............59
4.2.5 决定的范例 ......................60
4.3 命令(令) .....................................64
4.3.1 命令的特点与类型 ...........64
4.3.2 命令的写作格式 ..............65
4.3.3 命令的范例 ......................65
4.4 公报 .............................................69
4.4.1 公报的特点与类型 ...........69
4.4.2 公报的写作格式 ..............70
4.4.3 公报的范例 ......................70
4.5 公告 .............................................73
4.5.1 公告的特点与类型 ...........73
4.5.2 公告的适用范围 ..............74
4.5.3 公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74
4.5.4 公告的写作格式 ..............75
4.5.5 公告的范例 ......................75
4.6 通告 .............................................78
4.6.1 通告的特点与类型 ...........79
4.6.2 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79
4.6.3 通告的写作格式 ..............80
4.6.4 通告的范例 ......................80
4.7 意见 .............................................84
4.7.1 意见的特点与类型 ...........84
4.7.2 意见与其他相似文种的
区别 ..................................85
4.7.3 意见的写作格式 ..............86
4.7.4 意见的范例 ......................86
4.8 通知 .............................................92
4.8.1 通知的特点与类型 ...........92
4.8.2 通知的写作格式 ..............93
4.8.3 通知的范例 ......................94
3
4.9 通报 ...........................................101
4.9.1 通报的性质、特点与类型 .............................102
4.9.2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103
4.9.3 通报的写作注意事项 ....103
4.9.4 通报的写作格式 ..........103
4.9.5 通报的范例 ..................104
4.10 报告 .........................................107
4.10.1 报告的特点与类型 ......108
4.10.2 报告的写作格式 ..........109
4.10.3 报告的范例 ..................109
4.11 请示 .........................................115
4.11.1 请示的必bei条件和适用范围 ......................115
4.11.2 请示的特点与类型 ......116
4.11.3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17
4.11.4 请示的写作格式 ..........117
4.11.5 请示的范例 ..................118
4.12 批复 .........................................121
4.12.1 批复的特点与类型 ......121
4.12.2 批复的写作注意事项 ....122
4.12.3 批复与指示的区别 ......122
4.12.4 批复的写作格式 ..........122
4.12.5 批复的范例 ..................123
4.13 议案 .........................................125
4.13.1 议案的特点与类型 ......125
4.13.2 议案的写作注意事项 ....126
4.13.3 议案的写作格式 ..........126
4.13.4 议案的范例 ..................127
4.14 函 .............................................130
4.14.1 函的适用范围 ..............130
4.14.2 函的特点与类型 ..........131
4.14.3 函的写作注意事项 ......132
4.14.4 函的写作格式 ..............132
4.14.5 函的范例 ......................133
4.15 纪要 .........................................137
4.15.1 纪要的特点与类型 ......137
4.15.2 纪要的几种写法 ..........137
4.15.3 纪要与记录的区别 ......138
4.15.4 纪要的写作格式 ..........138
4.15.5 纪要的范例 ..................139


PART 5
法规、规章公文范例与解析
5.1 条例 ...........................................146
5.1.1 条例的特点 ....................146
5.1.2 条例的适用范围 ............146
5.1.3 条例的写作注意事项 .....147
5.1.4 条例的写作格式 ............147
5.1.5 条例的范例 ....................149
5.2 规定 ...........................................150
5.2.1 规定的特点与类型 .........150
5.2.2 规定的写作格式 ............151
5.2.3 规定的范例 ....................151
5.3 办法 ...........................................153
5.3.1 办法的特点与类型 .........153
5.3.2 办法的写作格式 ............154
5.3.3 办法的范例 ....................154
5.4 章程 ...........................................156
5.4.1 章程的特点与类型 .........157
5.4.2 章程的写作注意事项 .....157
5.4.3 章程的写作格式 ............158
5.4.4 章程的范例 ....................159
5.5 守则 ...........................................161
5.5.1 守则的特点 ....................161
5.5.2 守则的写作注意事项 .....162
5.5.3 守则的写作格式 ............162
5.5.4 守则的范例 ....................162
5.6 细则 ...........................................163
5.6.1 细则的特点与类型 .........163
5.6.2 细则的写作注意事项 .....164
5.6.3 细则的写作格式 ............164
5.6.4 细则的范例 ....................165


PART 6
公务往来公文范例与解析
6.1 介绍信 .......................................168
6.1.1 介绍信的适用范围 .........168
6.1.2 介绍信的写作注意事项 .....168
6.1.3 介绍信的写作内容 .........168
6.1.4 介绍信的范例 ................169
6.2 证明信 .......................................170
6.2.1 证明信的特点与类型 .....170
6.2.2 证明信的适用范围 .........171
6.2.3 证明信的写作注意事项 ....171
6.2.4 证明信的写作格式 .........171
6.2.5 证明信的范例 ................172
6.3 公开信 .......................................172
6.3.1 公开信的特点与类型 .....172
6.3.2 公开信的写作注意事项 .....173
6.3.3 公开信的写作格式 .........173
6.3.4 公开信的范例 ................173
6.4 倡议书 .......................................175
6.4.1 倡议书的特点 ................176
6.4.2 倡议书的写作格式 .........176
6.4.3 倡议书的范例 ................177
6.5 慰问信 .......................................178
6.5.1 慰问信的类型 ................178
6.5.2 慰问信的写作格式 .........178
6.5.3 慰问信的范例 ................179
6.6 感谢信 .......................................181
6.6.1 感谢信的特点与类型 .....182
6.6.2 感谢信与表扬信、
慰问信的区别 ................182
6.6.3 感谢信的写作格式 .........182
6.6.4 感谢信的范例 ................183
6.7 聘请书 .......................................184
6.7.1 聘请书的作用 ................184
6.7.2 聘请书的适用范围 .........184
6.7.3 聘请书的写作格式 .........185
6.7.4 聘请书的范例 ................185


PART 7
告启公文范例与解析
7.1 启事 ...........................................187
7.1.1 启事的特点与类型 .........187
7.1.2 启事与启示的区别 .........187
7.1.3 启事的写作格式 ............188
7.1.4 启事的范例 ....................188
7.2 声明 ...........................................190
7.2.1 声明的特点 ....................191
7.2.2 声明的写作格式 ............191
7.2.3 声明的范例 ....................191
7.3 公示 ...........................................192
7.3.1 公示的特点 ....................192
7.3.2 公示的写作格式 ............193
7.3.3 公示的范例 ....................193
7.4 简报 ...........................................193
7.4.1 简报的特点与类型 .........193
7.4.2 简报的写作格式 ............195
7.4.3 简报的范例 ....................196
7.5 新闻稿 .......................................198
7.5.1 新闻稿的特点 ................198
7.5.2 新闻稿的要素 ................198
7.5.3 新闻稿的写作格式 .........199
7.5.4 新闻稿的范例 ................199

PART 8
礼仪公文范例与解析
8.1 贺信(电) ...................................202
8.1.1 贺信(电)的特点与类型 ................................202
8.1.2 贺信的写作格式 ............202
8.1.3 贺信的范例 ....................203
8.2 邀请书(请柬) ...........................205
8.2.1 邀请书(请柬)的写作
格式 ................................206
8.2.2 邀请书的范例 ................206
8.3 讣告 ...........................................207
8.3.1 讣告的写作格式 ............207
8.3.2 讣告的范例 ....................207
8.4 唁函(电) ...................................207
8.4.1 唁函(电)的写作注意
事项 ................................208
8.4.2 唁函(电)的写作格式 ....208
8.4.3 唁函的范例 ....................208
8.5 悼词 ...........................................209
8.5.1 悼词的特点与类型 .........209
8.5.2 悼词的写作注意事项 .....210
8.5.3 悼词的写作格式 ............210
8.5.4 悼词的范例 ....................211

PART 9
活动庆典公文范例与解析
9.1 开幕词 .......................................214
9.1.1 开幕词的特点与类型 .....214
9.1.2 开幕词的写作注意事项 ....214
9.1.3 开幕词的写作格式 .........215
9.1.4 开幕词的范例 ................216
9.2 闭幕词 .......................................217
9.2.1 闭幕词的特点 ................218
9.2.2 闭幕词的写作格式 .........218
9.2.3 闭幕词的范例 ................219
9.3 演讲词 .......................................219
9.3.1 演讲词的特点与类型 .....220
9.3.2 演讲词的写作注意事项 ...221
9.3.3 演讲词的写作格式 .........221
9.3.4 演讲词的范例 ................222
9.4 欢迎词 .......................................226
9.4.1 欢迎词的特点 ................226
9.4.2 欢迎词的写作注意事项 ....226
9.4.3 欢迎词的写作格式 .........226
9.4.4 欢迎词的范例 ................227
9.5 答谢词 .......................................228
9.5.1 答谢词的特点与类型 .....228
9.5.2 答谢词的写作注意事项 ...229
9.5.3 答谢词的写作格式 .........229
9.5.4 答谢词的范例 ................230

PART 10
计划公文范例与解析
10.1 安排 .........................................233
10.1.1 安排的特点与类型 .......233
10.1.2 安排的写作注意事项 ...233
10.1.3 安排的写作格式 ...........234
10.1.4 安排的范例 ...................234
10.2 规划 .........................................235
10.2.1 规划的特点与类型 .......236
10.2.2 规划的写作格式 ...........238
10.2.3 规划的写作注意事项 ...238
10.2.4 规划的范例 ...................239
10.3 计划 .........................................240
10.3.1 计划的特点与类型 .......241
10.3.2 计划、规划、安排的区别 ..............................242
10.3.3 计划的写作格式 ...........242
10.3.4 计划的写作注意事项 ...244
10.3.5 计划的范例 ...................244
10.4 总结 .........................................246
10.4.1 总结的特点与类型 .......246
10.4.2 总结的写作注意事项 ...246
10.4.3 总结的写作格式 ...........247
10.4.4 总结的范例 ...................248
10.5 调查报告.................................250
10.5.1 调查报告的特点与类型 ...250
10.5.2 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区别 ...251
10.5.3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252
10.5.4 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252
10.5.5 调查报告的范例 ...........253
10.6 实施方案.................................256
10.6.1 实施方案的特点 ...........256
10.6.2 实施方案的写作格式 ...256
10.6.3 实施方案的范例 ...........257
《公文写作的艺术:规范、精炼与实效》 引言 在当代信息爆炸、沟通多元的时代,公文以其特有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仍然是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各类组织进行日常工作、传达指令、记录事实、阐述观点、汇报工作的核心载体。一篇优秀的公文,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更是思维逻辑的体现,是文书能力的证明,甚至能够影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关系的成败。然而,不少人在公文写作中常常陷入误区:内容空泛、语言冗杂、格式混乱、逻辑不清,导致公文效用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公文写作的艺术:规范、精炼与实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公文写作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指导,帮助大家掌握公文写作的核心要领,提升写作水平,写出真正具有生命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公文。 本书绝非一本简单的“堆砌”之作,它拒绝照搬照抄的陈旧模式,更不会提供一些流于表面的“万能模板”。相反,我们深入剖析了公文写作的本质,从其产生背景、发展演变、基本特征出发,逐步引导读者理解公文的“灵魂”所在。本书的编写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侧重于培养写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读者能够根据不同情境、不同目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最契合需求的公文。 第一部分:公文写作的基石——理解与规范 本部分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公文写作基础。我们将从最根本的层面出发,深入探讨公文的定义、种类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公文的本质与职能: 什么是公文?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字面解释,更会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公文如何在信息传递、决策支持、法律依据、组织管理等多个维度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解了公文的职能,才能更好地把握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公文的基本特征: 准确性、规范性、严肃性、时效性、实用性……这些基本特征并非枯燥的理论,而是指导公文写作的原则。我们将逐一解析这些特征的内涵,以及它们在实际写作中应如何体现。例如,准确性不仅要求事实无误,更要求概念清晰、表述严谨;规范性则涉及公文的格式、结构、语言、标点符号等方方面面,容不得半点马虎。 公文的分类与特点: 从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到意见、决定、函、会议纪要等,公文的种类繁多,各有侧重。我们将对常见的公文类型进行系统梳理,详细阐述每种文体的产生背景、核心功能、基本结构、写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通过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清晰辨别不同文体的适用场合,避免混淆。 国家公文标准与最新动态: 公文写作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本书将重点介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核心规范,并关注近年来公文写作在语言、格式、电子化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和趋势,确保读者掌握最权威、最前沿的写作规范。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的技法——精炼与逻辑 掌握了公文的基础知识,接下来的核心任务就是提升写作的技法,使公文更加精炼、逻辑清晰,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并达到预期目的。 立意与构思: 任何一篇优秀的公文都源于清晰的立意。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准确把握公文写作的目的,确定核心观点,并在写作前进行周密的构思。这包括明确行文对象、掌握关键信息、梳理逻辑脉络等,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构安排与布局: 公文的结构是其“骨架”。本书将深入探讨各种公文结构模式(如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以及如何根据文体和内容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我们会详细讲解段落划分、层次设置、衔接过渡等技巧,确保公文的条理清晰、逻辑流畅。 语言锤炼与表达: 公文语言要求简洁、准确、庄重、生动。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避免口语化、套话、官话、空话,如何使用专业术语、规范表述。这包括动词的选择、形容词的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适度运用等,让语言的力量在公文中得到充分发挥。 精炼的艺术: “少即是多”在公文写作中尤为重要。我们将传授各种删减冗余、提炼精华的技巧,如删减不必要的副词、同义词、重复句,压缩长句,突出重点等,使公文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逻辑链条的构建: 公文的生命力在于逻辑。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构建清晰、严密的逻辑链条,保证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条理分明。我们将分析常见的逻辑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确保公文的论证有力,说服力强。 数字与图表的使用: 在公文中,恰当使用数字和图表能够直观、高效地传达信息。本书将介绍如何规范地呈现数据,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将数字与文字有机结合,增强公文的说服力和易读性。 第三部分:公文写作的实践——技巧与范例 理论结合实践是检验和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关键。本部分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写作演练,将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常见公文的写作要点与误区解析: 我们将选取通知、报告、请示、工作方案、会议纪要等不同类型的公文,深入剖析其写作流程、关键要素、注意事项。同时,针对每种文体常见的写作误区(如通知缺项、报告内容笼统、请示事由不清等)进行重点分析和纠正,使读者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精选案例深度剖析: 本部分将提供大量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优秀公文范例。但我们不仅仅是罗列范文,而是对每一篇范文进行“解剖式”分析。我们将从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结构安排、语言特色、逻辑运用、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让读者能够从中学习到具体的写作方法和处理技巧。 “如何写”的实操指导: 针对读者在实际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本书将提供“一步一步”的实操指导。例如,如何快速抓住领导批示的精神核心?如何写出一份既能如实反映情况又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报告?如何写出一份既有法律效力又易于理解的通知?等等,都将给出详尽的解答和操作流程。 写作练习与反馈机制: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本书将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题。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同行评审、自我评估等方式,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公文写作水平。 结语 《公文写作的艺术:规范、精炼与实效》是一本致力于提升您公文写作能力的实用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能力的锻造。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和勤加练习,您定能摆脱公文写作的困境,写出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语言精炼、规范得体的优秀公文,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更上一层楼。这本书将是您在公文写作道路上值得信赖的伙伴,助力您在信息洪流中,以文字的力量,准确、高效地传递思想,推动工作,成就事业。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本工具书,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我曾经买过一些声称“全能”的指南,结果发现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范例陈旧不适用当下的政策环境。但这本书显然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书中的范例和格式都符合最新的官方要求。我注意到,它对电子化办公环境下的公文处理也做了探讨,比如在排版和文件流转中的注意事项,这在很多传统教材中是看不到的。此外,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书后附带的索引清晰明了,需要查找特定文种的格式时,可以迅速定位。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写作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极其细致的公文写作导师,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一套完整、可靠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让我对未来处理复杂的行政事务充满了信心。

评分

从实战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范例大全”部分简直是宝藏。我不是那种能光看理论就能掌握写作技巧的人,我更需要看到大量鲜活的、不同层级的范文作为参照。这本书收录的范文数量和质量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们覆盖了从最基础的会议纪要到较为复杂的批复、函件等多种类型。而且,这些范例并非简单地罗列,每一个范文后面都紧跟着一段“要点解析”。这个解析部分非常精妙,它会告诉你这篇范文是如何巧妙地运用了前面介绍的某种写作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嵌入政策依据,或者如何通过措辞来缓和或加强语气。这使得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模仿—理解—内化”的循环。通过反复比对自己的草稿和书中的范例,我发现自己的一些表达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积极的改变,少了很多空洞的套话,多了一些针对性和力量感。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工具书。纸张的质感很舒服,拿在手里有分量,但又不会觉得沉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内容的结构上花了心思。很多公文写作的书,要么是把理论堆在一起,要么是把范例一股脑地塞进去,读起来非常混乱。但这本书不同,它把“格式规范”和“写作技巧”分得清清楚楚,并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对比来解释。比如,在介绍公文的版头、版记部分时,它不仅仅给出了标准样式,还用红线和箭头标注了每一个细节的注意事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我以前处理一份请示稿时,光是签发栏的位置就搞错了好几次,但这本书通过一个详细的流程图,把所有关键节点都串联了起来,让人一看就明白。这种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的设计,让原本枯燥的公文学习过程变得清晰、流畅,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评分

这本书在“技巧提炼”上的功力深厚,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水平的细节时。我以前写公文,总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干”,缺乏必要的感染力或庄重感。这本书没有泛泛地谈论“用词要精炼”,而是具体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下,某些同义词的选择会带来何种不同的效果。例如,它对比了“研究决定”“审议通过”和“批复同意”在正式程度和指令性上的细微差别。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公文逻辑结构”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介绍“总分总”结构,而是深入到如何确保段落之间的递进关系自然流畅,如何避免逻辑跳跃。我尤其喜欢它介绍的一种“层级推进法”,即通过控制句子长短和从句的使用来构建公文的节奏感,这让我的公文阅读体验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变得更具韵律美。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文体差异”的把握非常到位。市面上很多公文写作指南,往往是把所有文体混在一起讲,导致读者在实际操作时分不清侧重点。但这本书显然是深入研究过不同应用场景的。比如,在讨论“通知”和“决定”的区别时,它不仅解释了两者在法律效力上的不同,还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对比了它们在语气的把握上需要注意的微妙差别。我个人对“调研报告”的写作比较头疼,因为这要求逻辑严密且数据支撑充分。这本书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剖析调研报告的“起、承、转、合”,特别是对于如何将复杂的调研数据转化为清晰、有力的结论性语言,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模板和思路。这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写”,更是教你“怎么思考”。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公文背后的逻辑链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写出来的东西也更有说服力了。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没读完,奔着李忠秋去的

评分

不错,包装满意,质量可以

评分

图书很好,正版图书,知道购买,支持自营图书。

评分

有用

评分

作为培训师,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

评分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正版的书 很有帮助 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