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化与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引入公共性理论与知识,借鉴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广泛吸收图书馆理论研究成果与建设经验,紧密围绕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主题,科学阐释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全面分析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起源、发展和危机;重点从主体自觉、制度设计、空间塑造与功能拓展四个方面系统探析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机制;在系统揭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聚焦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协调运行与良性发展,从公共性意识、公共空间、公共参与以及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进行了多维探索,有利于推动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功能拓展,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等图书馆利用需求,为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作者简介
倪代川,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上海大学区域文化新经济培育理论与实践重点创新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数字档案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资源生态管理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场域·文化·公共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复合图书馆条件下低利用率文献资源合作储存机制和模式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培育与管理研究”等课题5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档案科技一等奖、中国图书馆学会论文一等奖、首届上海市信息资源管理青年杰出成果奖、上海大学青年教师奖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学术驱动
(二)职业驱动
(三)问题意识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公共性理论
(三)公共空间理论
(四)场域理论
三、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行业背景
四、研究设计及意义
(一)研究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图书馆社会学研究
(二)图书馆公共关系研究
(三)图书馆权利研究
(四)图书馆社会服务研究
(五)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图书馆公共关系研究
(二)图书馆权利与精神研究
(三)图书馆社会服务研究
(四)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
(五)图书馆公共性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
(二)研究空间巨大,具有必要性
(三)研究时机成熟,具有现实性
第三章 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形成与发展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萌芽
(一)大学图书馆起源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显现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形成
(一)近代大学图书馆的发展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产生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发展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发展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危机
第四章 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内涵与功能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概念界定
(一)图书馆公共性思想及其特征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概念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特征
(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比较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内涵体现
(一)大学图书馆主体公共性
(二)大学图书馆空间公共性
(三)大学图书馆文化公共性
(四)大学图书馆功能公共性
(五)大学图书馆资源公共性
(六)大学图书馆服务公共性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功能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功能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批判功能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整合功能
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机制
第五章 主体自觉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
一、主体自觉释义
(一)主体性
(二)主体自觉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内涵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功能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困境
三、增强主体自觉,促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主体公共性意识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二)主体公共参与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三)主体文化自觉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四)主体职业精神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第六章 制度设计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制度及其功能
(一)社会制度及其功能
(二)大学图书馆制度概念
(三)大学图书馆制度体系
(四)大学图书馆制度功能
二、大学图书馆制度设计
(一)大学图书馆制度设计内涵
(二)大学图书馆制度设计要素
三、加强制度设计,优化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制度环境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制度设计基本要求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制度设计路径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制度设计重点
第七章 空间塑造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
一、公共空间与大学图书馆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功能
二、公共空间文化营造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实体空间文化营造
(二)大学图书馆虚拟空间文化营造
三、公共空间服务创新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创新
(二)大学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创新
四、公共空间资源整合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实体空间资源整合
(二)大学图书馆虚拟空间资源整合
第八章 功能拓展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功能拓展背景
(一)现代技术驱动
(二)社会转型发展
(三)大学社会服务
(四)图书馆业态变革
二、社会服务拓展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
(二)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路径
三、学术服务拓展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大学图书馆学术服务
(二)大学图书馆学术服务路径
四、智慧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一)智慧图书馆理念
(二)大学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服务路径
第九章 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培育发展
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价值
(一)保障用户图书馆权利
(二)促进馆藏资源社会共享
(三)守护现代大学精神
(四)推动社会公共性成长
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发展态势
(一)公共空间更加开放多元
(二)公共性意识日趋增强
(三)公共性载体不断拓展
三、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
(一)公共性意识培育
(二)公共参与培育
(三)文化自觉培育
(四)公共空间培育
四、上海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践探索
(一)实施空间转型,增强服务体验
(二)创新服务举措,凝聚服务品牌
(三)深化学科服务,提升服务内涵
(四)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拓展社会服务路径
(五)强化馆员职业教育,提升馆员综合素养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一、学术著作
二、学术论文
后记
前言/序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公共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属性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的图书馆,公共性已经被视为其内在属性,并日趋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性关注较多,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相对较少。
倪代川博士选择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作为研究主题,一方面源于作者从事的职业,他自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在大学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参考咨询、行政管理以及图书馆学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对大学图书馆实践及其特性较为熟悉;另一方面,作者在工作期间从学科服务、文化功能、空间转型以及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等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相关主题进行了前期研究,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倪代川以“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从公共性视角对大学图书馆开展创新研究,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文化与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这部学术著作,可喜可贺。
当前,大学图书馆正在发展转型,一方面,其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拓展;另一方面,面临着来自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等转型考验,需要对此加强研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路径,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利用需求。作者首先立足于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通过引入公共性理论与知识,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形成、演化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揭示大学图
文化与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文化与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