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兴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研究》将新兴媒介环境中的广播媒介作为研究对象,从受众、传播流程、内容和功能等方面,考察广播媒介在新兴媒体时代的变与不变。
《新兴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并提供全球视野下的广播发展经验,对我国广播在新兴媒体时代如何坚守与重塑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相关学者、学生与业界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隋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听觉传播。近年来,发表《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新媒介环境听觉文化复兴的可能》等论文十余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两项。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广播生存观
第一节 媒介竞争与格局重塑
第二节 社会变革中的广播媒介
第三节 广播的媒介特征:“非视觉传播”
第四节 广播“可视化”探讨
第二章 广播受众的转型
第一节 新兴媒体时代的受众特征
第二节 “移动”与“重聚”——新广播时代广播受众转型
第三章 广播传播方式的重塑
第一节 广播内容生产模式变化
第二节 广播技术嬗变:从模拟到数字
第三节 广播接收终端多样化
第四章 广播内容呈现的变革
第一节 广播新闻理念与现实变革
第二节 音乐广播——提供个性化的音乐伴随
第三节 Web2.0背景下广播内容生存模式变化
第五章 国情背景下广播媒介发展空间
第一节 应急广播:重大突发事件中最有效的“生命线”媒介
第二节 社区广播:为民服务的超本地媒介
第三节 广播媒介与信息公平
结语 听觉复兴的可能
后记
精彩书摘
《新兴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研究》:
移动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特征,移动的生活促进人们对移动媒介的消费。广播流动收听量的增加,主要缘于三点:一是汽车快速进入家庭,驾车听众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国内大部分省级交通台几乎全程覆盖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无处不在,从而大大提升了驾车人士的收听量;二是广播电台进入地铁、公共汽车、各大购物商场。在不少城市的公共汽车、购物商场,甚至地铁站等场所都能够听到广播,这扩大了公共场所的广播收听量;三是居民在户外活动休闲的时间增多,“伴随性”特色明显的广播成为许多人的“朋友”。特别要关注的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流动的庞大农民工群体。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为2.53亿,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因此,新兴媒体时代的广播应将庞大的流动人口视为新的目标受众群体。从技术到内容提供贴心服务,这亦是重塑广播责任的时代性课题。
广播的重新崛起过程就是广播所拥有的天然移动性媒体特征被重新发现的过程。人的感知器官大多都必须集中于人的主要活动,而不能长时间独立去获取信息,但人们在大部分活动中,依然可以只依靠听觉获取信息。20世纪以来的传播新技术,不同程度地推动着媒体伴随化的进程。收音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且便于携带,收听质量也越来越好。随着收音机被装进汽车,收听广播给驾车人和乘车人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电视发明之后,广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找到更适合自身与现实的运作方式。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市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在路上”的时间增加,自然也增加了人们与广播的接触度。
……
前言/序言
数字技术与网络引发了一场信息储存与传播方式的革命。得益于互联网、手提电脑和移动电话的出现,数字媒体时代的人指尖一点就能获得不计其数的信息。网民数量日益增长,他们会把喜欢的音视频节目下载到电脑、iPad和手机里。传统媒体发现自己处于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巨大变化。命运多舛的中国广播,虽然在21世纪进入持续发展期,却被强势崛起的新兴媒体打乱了发展逻辑,并站在了全球媒体竞争的舞台之上。这是危机还是转机?
电视没有让广播消失,但让广播媒介的使用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互联网也不会让广播消失,但是会改变我们使用广播的方法。广播业已清醒地认识到新兴媒体崛起与信息全球化为全行业带来的生存压力与变革动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在“变”与“不变”中创新发展。200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中国广播网,并于2005年开播“国家网络电台”银河电台,明确提出实施“台网一体、全台办网”战略。到2008年底,全国已经有80%的电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上千套无线广播节目实现了网络流媒体播出。至2013年,全国已有几十家广播电台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广播应用程序。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个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在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任务日益凸显的今天,需要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这种融合既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也要掌握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在互联网思维下,必须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用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广播行业借助新的媒体技术,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广播传播渠道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接收终端的多样化等变革。从中也可以看到,广播业的发展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服务”等问题。中央至地方所有电台几乎都引进与应用了新技术,而在广播的内容提供、公共服务与价值理念等层面仍然受到现行广播机制、体制、人员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广播节目内容难以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互动化的信息需求。
有学者提出:“数字化将重新塑造广播,并使之成为焕然一新的媒体。”在新兴媒体、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广播有何变化,又如何实现重塑,转变为“焕然一新”的媒体,这是业界的困惑,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新媒介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声音传播的未来图景:广播成为数字化的、高度自由的、交互的音频信息平台,成为音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和运营者,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时效更快。我国广播业距离实现这~美好图景还有很长的路,广播业的重塑需要在现行体制与媒介生态竞争中艰难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融合路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不是在原来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叠加,也不是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兴媒体业务的并行,而是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资源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如何突破技术层面的简单嫁接,实现内容生产与社会服务的良性“化学反应”,这是中国广播业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功课。
新兴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兴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