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该办法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该办法规定,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正式公布。
“双一流”的名单可以说是在“千呼万唤”中才走出来的。在教育部于今年6月份回应网上关于“双一流”的名单传言时透漏,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最终名单,而最终时间是9月下旬。名单初现,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有赞赏的(赞赏其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规划)、有批评的(批评其为“211工程”“985工程”的新称呼而已),有开心的(部分高校多个专业入选)、有郁闷的(部分知名高校专业入选少或未入选),甚至出现了很多调侃的“段子”。这些声音更多地是“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发出的感性的认识。抛开这些有情感或有情绪的“观点”,我们要静下心来好好认识一下“双一流”:其目的是什么,基础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路径是什么抓手是什么可能性如何……
述及“双一流”,就不得不提及“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及它们与“双一流”建设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内容的获知和梳理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晰。那么,我们该从何角度、何理路去了解呢?让我们跟随储召生先生的《问道“双一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一书一起去看看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据其2000~2017年所记录的中国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相关新闻报道整理而成的。全书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本科教学、原创研究、学术规范、人事改革、协同创新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翔实的论述,对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作了个性化解读和引导,深刻剖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与闵维方、杨卫、朱清时、李培根等著名高校党政负责人就有关话题进行了对话。
本书论述中所选取的话题有较强的普遍性,选取的高校有较强的代表性,选取的对话有较强的专业性。本书写作绝大部分采用第一手材料,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双一流”建设及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目录
序 //ⅰ
“双一流”不是从天而降(代前言) //ⅴ
第一章观察 //1
大学都要综合性研究型吗? //2
建设一流大学难在哪儿? //3
西南联大是一面镜子 //6
改革止步于体制都是“找借口” //8
博导“能上能下”应成社会常态 //10
大学结盟的要义在于协作 //12
中学办得像大学,大学怎么办? //14
请尊重“赛先生”的专业 //16
中国精英教育的困境 //18
认清“双一流”建设的杪和根 //20
一流大学建设迎来“关键时刻” //22
第二章聚焦 //24
特色办学:中国大学的必然选择 //25
本科教学:清华离世界一流有多远 //33
科学研究:文科搞原创有那么难吗? //40
学科建设:寻找地方高校的发力点 //44
学术规范:需要什么样的防火墙 //49
协同创新:中德大学校长都关注什么? //52
特聘教授: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创举 //56
暑期学校:催热高校学期制度改革? //60
英才教育:青春期已过,少年班转型 //64
校企合作:企业资本闯入高校,双赢? //69
社会融资:大学基金会凭什么吸引捐赠 //74
海外引才:俄罗斯院士缘何“扎堆”武纺大 //78
国际校区:高校国际化办学新探索 //82
第三章实践 //86
元培本科教改实验悄然进行 //87
“姚班”十年:一场精英教育SHOW //90
大学的“哲学” //94
“最牛学院”教授何以治学 //98
一流建设和“科研崇拜”说拜拜 //103
高校“大部制”改革掀起盖头 //108
大学不能只有大师 //113
一所高校120年的坚守 //117
把“法国式”工程教育引进中国 //120
协和百年:世界一流医学院的中国梦 //124
地方大学的一流之道 //129
中医药教学改革亟待“扶正祛邪” //132
一所地方高校的“文化突围” //136
大学改革不需要轰轰烈烈 //139
大学重启“行业校名”的背后 //149
第四章访谈 //153
北大精神是坚持真理、追求卓越 //154
工程硕士教育的新引擎 //158
与世界一流差距最大的是教师队伍 //162
过早“分类”制约了拔尖人才成长 //168
把学生培养成为“他自己” //172
把准工科大学“双一流”建设坐标 //175
一流理工大学须有一流人文教育 //179
大学不能只是钢筋水泥中的绿地 //182
跨学科教育:一流本科的必然选择 //186
仅靠学术逻辑难建一流大学 //190
有了“施工图”,如何加油干 //194
走出“重金挖人”的路径依赖 //200
发挥大学特色,才有教育精准扶贫 //204
师范院校天然缺乏“双创基因”吗? //208
第五章人物 //212
“土货校长”张伯苓 //214
“不拔尖人才”杨承宗 //219
“瓦爿之上”王澍 //227
“香料院士”孙宝国 //235ⅸ
附录一“211工程”建设大事记 //240
附录二“985工程”建设大事记 //243
附录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45
后记 //247
前言/序言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新著,是《中国教育报》的资深记者储召生同志近年来奔波和思考的结晶。他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新闻报道和研究工作,对高等教育的诸多热点问题多有采访和报道,以新闻人的敏锐,捕捉新事、发现典型、引导舆论,以媒体人的担当,抓住热点、推动共识、助力发展。这本书就是他抓住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个热门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视角采访的结果。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对当事人思考的传递,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双一流”建设中的诸多问题:目的是什么,基础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路径是什么,抓手是什么,可能性如何,等等,而这些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由此而带动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都会很有裨益。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双一流”建设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人关切;并且,由于与高校自身发展具有特别直接的利益关系,各高校倍加关切;各地方政府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也十分关切。两年多来,“双一流”建设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词。大家关心支持“双一流”建设,当然是好事,但是,把好事办好,还需要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因此,要全面理解、落实中央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其中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双一流”与“211工程”“985工程”的关系。毫无疑问,当前进行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在“211工程”“985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和其后实施的“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12所(含“985工程”高校39所),累计投入资金1100亿元。20年的持续重点建设,使“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整体水平和学科水平显著提升,大大缩小了我国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且以探索办学道路和育人模式的经验与示范作用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迅速攀升。“两大工程”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在其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洲多国政府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重点建设计划。“两大工程”的实施,成绩巨大,功不可没。那些否定“两大工程”成绩的观点是轻率且不合实际的。
但“双一流”建设并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简单延续,而是“换挡提速”。在“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身份固化、机制不活、结构不尽合理等缺陷,在“双一流”建设中理应努力克服。事实上,在“双一流”建设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不仅把新增高校放在B类,也将若干原来的“985工程”高校列入B类,而且将实行5年一周期的检查评估,滚动发展。“双一流”建设还将更加注重结构的合理性,与“211工程”“985工程”相比,数量略有增加(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比“985工程”高校多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比“211工程”高校多25所)。新增部分除了考量学校和学科水平外,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向重点发展学科等倾斜,从而使重点建设的学校和学科机构更趋合理。改革是为了高校更好地发展。“双一流”建设新机制的建立,希望能起到更强的激励作用,使这些学校和学科提速发展。
二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在一所大学里,存在多个学科,综合性大学如此,即使在单科性大学里事实上也存在多个学科,只是数量相对较少而已。在大学里,学科是局部,学校是整体,局部不能代替整体。学校里有大量并不归属于某个学科的公共设施、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更有每个学校的精神、风尚和文化,它们不能简单地用学科来代替。学科犹如树木,生长在学校的土壤里,不能只想摘学科的果实而不给土壤浇水、施肥和改良,只孤立地抓学科而不管学校,学科则很难成长,更建不成一流。
学校也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累加。一个学校的学科往往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它们相互支持,形成学科群乃至学科生态。割裂学科的内在联系,往往会妨碍学科发展;孤立地发展某个学科,往往会欲速则不达;没有重点,搞“大而全”“小而全”则没有特色,形不成优势。可以说,在一个学校内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也是一门学问。
2009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后,与首都部分高校党委书记开展座谈,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动。其间,我汇报了中国农业大学“建一流学科、创和谐校园”的工作情况,习近平同志当即肯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抓好一流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今天,我们要全面理解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辩证关系,以正确的思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
三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用于学术分类时,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研究分支;学科用于教学科目时,是指依据一定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学科还用于特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深化,学科分类也会相应调整,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与学科是相对于知识体系而言不同,专业则是就社会分工而言的。广义的专业是指特定的社会职业。大学里的专业,是指大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而划分的、能够满足一定社会分工体系中不同领域和岗位职业要求的学业门类。不同专业具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的着眼点是人才培养。
可见,在一所大学里,学科和专业两者并存,相伴相生。一个专业的建设、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几乎毫无例外地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而一个学科又可以在多个专业中发挥作用。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更加侧重人才培养,学科更加侧重知识创新,由于两者的主体功能、利益取向的差异,在日常工作中常表现为教学和科研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屡见不鲜就是这一矛盾的表现。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存在着“抓学科建设约等于抓科研”“抓专业建设约等于抓教学”的现象,而且一般都由两个副校长分管,如果协调不好,教学和科研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个矛盾的最终牺牲品一定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是学校存在的逻辑起点、核心功能、本质所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突出知识创新功能,而且要大力彰显人才培养功能,这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为此,需要科学的管理、合理的政策、得力的措施来调节其中的利益关系,使现代大学全面承担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点的多方面的职能。
四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关系。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文件。当下,大家关注如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关注资金有多少、范围有多大、用什么办法争取、用什么机制管理,等等。这也是自然的、合乎情理的事。但是,我们更要关注中央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步走”战略的首次正式表达。
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仅靠137所大学冲击世界一流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全国近2600所大学的共同提高和进步。国务院的方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也就是说,“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因此,“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让“旗杆”变成“高峰”的一个战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进步提高,最终把我国变成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体系,其层次、类型将更加多样,功能将更加丰富。每个高校都应当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每个高校都可以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高等学校不可以一窝蜂地挤到“双一流”的“单行道”上,走“趋同化”的道路。国家那么大,高校须多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本书中的报道和评论,也可以说是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处理好上述四对关系的重要性。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帮助大家认识和总结一段时间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双一流”高校继续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其他高校的改革发展、争创一流,也会有所启发。
瞿振元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2017年9月
“双一流”不是从天而降(代前言)
“双一流”成为一个热词,源于2015年的国务院文件。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中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至少应该向前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985工程”也应运而生。
幸运的是,1999年我到《中国教育报》当记者,此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高校新闻报道,可以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全过程。在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我对发展中的中国高校改革始终心怀敬意,无意中也创造了多个“第一”:
第一个报道了北京大学“元培计划”。2001年“元培计划”开始实行时,并没有得到北大学生的追捧,连预期的100个名额都没有招满。但其“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培养理念,开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先河。从最初的两个班到后来的试点学院,“元培计划”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一直影响至今。
第一个报道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置换。人民大学以团购商品房的形式把教师从校园迁走,在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的同时,也改善了校园的教学环境。人民大学的校园置换模式,被很多处于城市中心、面积不大的高校效仿,位于京西世纪城的人民大学宿舍楼,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但在当时,却遭到了不少名教授的反对,并且告状信满天飞。
第一个报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治学。2009年社会上对高校“去行政化”呼声强烈,副部级高校的行政级别成为众矢之的,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最大障碍。我不否认高校“行政化”的坏处,但我也想让社会知道,至少在中国科大等高校,副部级并不是高校民主办校、教授治学的天敌。
第一个报道了浙江大学人事分类管理改革。把教师分为教学、科研等四种岗位,实行严格的考核,让不适合上讲台和搞研究的人从事其他服务工作,浙大是第一个吃螃蟹的。2009年改革推行时,一些人认为浙大是在做“政治秀”,社会媒体对“教授下课”表示同情。今天,类似的改革已在全国高校铺开。
第一个报道了武汉纺织大学重启行业校名。在校名“去行业化”的大潮中,武汉纺织大学重拾行业校名,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因素。我之所以报道重启行业校名,并不是鼓励行业背景高校都改回原来的校名,而是希望行业高校重新建构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产教结合,协同创新。
…………
这些“第一次”共同的改革背景,就是中国高校推进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建设。这都是所谓的正面报道,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算不上是典型的宣传;我只是客观地记录我的所见所闻,并非去刻意包装。我不敢说这些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报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高校的改革,但对所报道高校改革的正面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种影响更多源于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报》的信任。得益于这种信任,我们往往能得到独家的新闻线索,我的许多“第一次”大都来源于此。一些被热炒、被误读的热点高校和人物,往往也选择通过我们的平台来发声,比如被丘成桐批评的北大,被媒体称为“行为艺术家”的“根叔”。许多时候我从内心觉得,写不好报道对不起这张报纸,更对不起社会对这张报纸的信任。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许多教育改革举措,在甲地已经是过去时,在乙地却是进行时,到了丙地可能还是将来时。并且,对于某一所高校而言,许多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反复复几个来回。这也是一篇好的改革报道的价值所在。
在“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回顾与反思近20年来我们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来路,不无裨益,也正当其时。
问道“双一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问道“双一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回顾与反思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